[2005-3-21]【古典】维瓦尔第:四季(马里纳指挥圣马丁乐团版)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聆听一辑西方古典西方古典-Mp3区(VIP) [2005-3-21]【古典】维瓦尔第:四季(马里纳指挥圣马丁乐团版)

版块说明:
◎ 本版块为社区本地下载收费版块,需付费成为音乐精灵,回复后才能看见下载链接。音乐精灵详情请查看 论坛置顶帖>>
◎ 『激动社区』品牌唱片公司及专辑下载索引汇总(附本地下载必备软件):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1553975.htm
【本地MP3区下载必备】txt、rar及mp3文件的批量下载自动重命名解压缩教程(简易版):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2556282.htm
   
1  /  9  页   12345678» 跳转 查看:15759

[2005-3-21]【古典】维瓦尔第:四季(马里纳指挥圣马丁乐团版)

[2005-3-21]【古典】维瓦尔第:四季(马里纳指挥圣马丁乐团版)

唱片名:VIVALDI: THE FOUR SEASONS/维瓦尔第:四季
演奏:Academy of St. Martin-in-the-Fields/圣马丁乐团
指挥:Neville Marriner/内维尔.马里纳
小提琴独奏:Alan Loveday/艾伦.洛夫迪
古键琴独奏:Simon Preston/西蒙.普雷斯顿
唱片编号:argo FC0029




引用:


    维瓦尔第的四季版本众多,就在本论坛也已经发了5个版本:
        lawn发的穆特版
        lesxin发的四花版
        蜡笔小新发的未知版本
        本人发的GalaStradivariusConcert版(最昂贵的音乐会)以及沙汉姆版
    本人手中还有几个版本:斯托科夫斯基版,天龙版,DG版(斯特恩(Stern)、朱克曼(Zukerman)、帕尔曼(Perlman)、明茨(Mintz)小提琴,梅塔(Mehta)指挥以色列爱乐乐团协奏)。
    现再发另一个版本,就是这个马里纳指挥圣马丁乐团的版本,这是argo最佳录音之一,独奏者艾伦.洛夫迪和指挥内维尔.马里纳均有创意表现,再听一听西蒙.普雷斯顿的那手古键琴如何出彩,非常值得一听,据说这是维瓦尔第《四季》全球销量第一的版本,也是发烧友手中必备的试音天碟。






The Four Seasons, Le quattro Stagioni
四季

From:IIcimentodell’armoniaedell’invenzioneop.8
选自:和声与创意的试验,作品第8号




引用:

    《四季》只是维瓦尔第于l725年以《和声与创意的试验》为总名的一套十二首协奏曲(作品第8号)中的前四首。几周内一个巴黎出版商出版了维瓦尔第的《试验》的非法翻版,这是维瓦尔第的声誉之广的最雄辩的证明。
    维瓦尔第在扉页上说明自己是文切斯拉夫.莫尔津伯爵和里塞—达姆拖塔特的菲利普亲王“在意大利”的音乐大师。在献词中维瓦尔第提到久已承蒙莫尔津欣赏《四季》,说他从中获得享受(从这一点可以推测《四季》的创作日期要比I725年早得多)。然而维瓦尔第表示他希望协奏曲可能听上去差不多像新的,不仅因为他在每首协奏曲前加了一首解释音乐的十四行诗,而且还因为音乐的描绘本身也有所扩展。
    这些十四行诗(可能是维瓦尔第本人所作)并非惊人之笔,但音乐显然确实用来极为详细地描写十四行诗中所说的一字一句。对于维瓦尔第究竟严肃到何等程度,或者他希望我们在聆听她的“标题音乐”(这是我们今天的叫法)的细节时认真到何等地步,这些都可以打个问号。但是他创作这些描绘性细节的热忱是不容置疑的。为了避免任何可能发生的误解,维瓦尔第把十四行诗的每一句印在它所解释的乐曲各句的上方;甚至还印了讲一步说明的词句。
    维瓦尔第把他在《四季》中如此显然津津乐道的描绘性细节倾注于晚期巴罗克的协奏曲形式中,从而把这一曲式推向最为辉煌的顶峰。
    这种曲式通常由三个乐章(快,慢,快)组成,两个快乐章用副歌(ritornello)的形式。这一名称源自迭句(refrain),它在乐章的开始处呈示,整个乐章中不时简短地重现,结束时再出现一次。在副歌重复的间隔中,一小组轻巧的乐器,甚至一件独奏乐器,演奏与副歌形成独特对比的插部。



The Spring (La primavera)

E大调,作品第8号,第一首




引用:

Spring has arrived, and merrily
the birds greet it with happy song;
and the brooks, at the blowing of the zephyrs,
with sweet murmuring rush along.

Then, covering the air with a black cloak,
come lightning and thunder chosen to herald it;
then, when these are silent,
the little birds return anew to their melodious enchantment.

And now in the pleasant flowery meadow,
to the soft murmur of boughs and grasses,
sleeps the goatherd with his faithful dog at his side.

To the festive sound of pastoral bagpipes,
Nymphs and shepherds dance under their beloved sky
At Spring’s sparkling arrival.

(注意,维瓦尔第用大写字母来标记他的十四行诗的段落。这些字母和乐曲每段上的字母相符。)

A.春临大地
B.众鸟欢唱
C.和风吹拂
溪流低语

D.天空很快被黑幕遮蔽
雷鸣和闪电预示着暴风雨的前奏
E.风雨过境,鸟、花语再度
奏起和谐乐章

F.芳草鲜美的草原上
枝叶沙沙作响,喃喃低语
牧羊人安详地打盹,脚旁睡着夏日懒狗

G.当春临大地
仙女和牧羊人随著风笛愉悦的旋律
在他们的草原上婆娑起舞



I.Allegro
第一乐章:春光重返,快板

    开始的副歌确定整个乐章的标题“春临大地”的意境。意大利原文的节奏就几乎可以使人联想到这一兴高采烈的曲调,或反之,这一曲调暗示了语言的节奏:

    第一个形成对比的小提琴独奏插部的乐队中的另两把小提琴独奏作为伴奏,这里标有“鸟之歌”,由轻柔的颤音和细致的独奏跑句组成。这一插部的中途继续着十四行诗“鸟儿快鸣啭,迎接春天”。开始的副歌很快地重复之后,小提琴中的轻声絮语组成第二个插部(相当于十四行诗的c字部分),它先现了一个半世纪后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中的森林的喃喃细语。副歌的第二次再现(字母D)。后是“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由小提琴声部迅速跑动的音阶和随后整个弦乐组中低音上的碎弓加以描绘。

II.Largo e pianissi mo sempre
第二乐章:牧羊人,最缓板

    慢乐章于字母F处开始,乐队描写牧羊人小睡(独奏小提琴的徐缓而流畅的旋律)外加一个显然不能纳入十四行诗的描绘性片段。牧童的“忠实的狗”显然在清醒地守卫着,因为中提琴被要求以“非常响亮而短促”的重复音符来模仿狗的叫声。听众可以感觉到这一天真的细节给维瓦尔第带来的心情愉快,因为狗在整个乐章中自始至终吠叫不停。

III.Allegro
第三乐章:乡村舞曲,快板

    乡村舞曲开始的曲调(十四行诗中的字母G)令人想起农村的风笛。小提琴中的轻快活泼的曲调,和模仿风笛。嗡嗡声的低音弦乐器中的持续音都造成这样的印象。





The Summer (L’estate)

G小调,作品第8号,第二首




引用:


In the harsh season parched by the sun,
man and flock languish, and the pine withers;
the cuckoo raises its voice and as soon as it is heard,
the turtledove and goldfinch sing.

Zephyr blows sweetly, but, in contest,
Boreas suddenly moves nearby;
and the shepherd boy weeps, for, in suspense,
he fears the violent storm and his own fate.

His weary limbs are deprived of rest
by fear of lightning, and wild thunder,
and by the furious swarm of flies and bluebottles!

Unfortunately his fears are justified,
The sky fills with thunder and lightning,
and hail decapitates the proud stalks of grain.

奄奄一息的人们和动物躺在
酷热无情的太阳底下
松树彷佛就要起火
杜鹃高歌著,加入斑鸠和金翅雀的行列中

微风轻拂
但很快地大风卷起
若有风雨欲来之势
牧羊人被突如其来的狂风惊吓
担心着他的羊群以及自己的命运
他开始忙著做风雨前的准备不安的心在灰暗的天色下
蚊蝇的嗡嗡作响下显得更加孤立无援

终于他担心的事发生了
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及冰雹
阻挠了他回家的路



I.Allegrononmolto
第一乐章:夏日炎炎,不太快的快板

    维瓦尔第的诗告诉我们:“夏日炎炎,人畜萎靡不振”。协奏曲的开头几句与之共鸣而精神萎顿。独奏小提琴的一个比较活泼的乐句描绘杜鹃,斑鸠和金翅雀的叫声。微风的柔声细语(小提琴和中提琴)被“狂风”和风神的突然发作所中断,它们是由小提琴声部奔驰着的音阶和整个乐队的突然猛烈的爆发来描绘的。
    如泣如诉的小提琴独奏表示。牧童害怕即将来临的风暴而哭泣。风神又多次袭击,第一乐章以此结束。

II.Adagio: Presto
第二乐章:雷雨之前,慢板

    远处雷声所引起的恐惧扰乱了代表牧童的镇静悠缓的独奏小提琴乐句(Presto:全部弦乐器沉重的碎弓),他试图再睡(Adagio)。但是苍蝇蚊子叮咬他。

III.Presto:
第三乐章:夏日雷阵雨,急板

    开始处的副歌标有十四行诗中的词句:“啊,他的恐惧理所当然。”第一和第二小提琴飞速进行的音阶一个紧接一个,是闪电在乐队中放射:

    低音提琴和大提琴则是隆隆的雷声。



The Fall (L’autunno)

F大调,作品第8号,第三首




引用:


The peasant celebrates with dances and songs,
the pleasuers of the happy harvest;
and glowing with the wine of Bacchus,
many end their merrymaking with sleep.

The mild air that gives such pleasure,
causes all to leave off dancing and singing;
it is the season that invites all and sundry
to the fair delights of sweet sleep.

The hunters, a-hunting at dawn,
set out with horns, guns, and hounds.
The beast flees, they follow its tracks;

Already terrified and exhausted from the noise
of the guns and hounds, the wounded creature
tries weakly to flee, but is overcome and dies.

A.农民载歌载舞
欢庆丰收
B.酒神的琼浆玉液使
C.众人在欢愉的气氛中沉沉睡去

D.在歌声及舞蹈停止之时
大地重回宁静
万物随庄稼的人们
在秋高气爽中一同进入梦乡

E.破晓时分
F.号角响起
猎人带著猎狗整装待发
鸟兽纷逃 而猎人开始追寻猎物的行踪
G.枪声和犬吠,一片嘈杂
G.猎物惶惶不安,精疲力竭
受伤而逃,奄奄而死



I. Allegro
第一乐章:农民载歌载舞,快板

    第一乐章相当于十四行诗的头四行(A—B—C)。开始时的刚劲有力的副歌上标有头两行的字句(字母A),以后的两行(B和C)是一个有补充标题。“醉汉”的插部。酗酒者狂饮,脑子越来越不清醒,步履蹒跚,东倒西歪,这些部由那位技巧辉煌的小提琴独奏者担当(最初几次演出时肯定是维瓦尔第本人),醉汉的天昏地转变得更为狂野。与此同时,比较清醒的庆贺者的歌曲以副歌的形式一再重现。

    醉汉们终于瘫倒,沉入梦乡。这时维瓦尔第突然离开第一乐章的正常急速,顿时慢下来,进入Largetto。

II. Adagio
第二乐章:沉睡的醉汉,缓板

    缓慢的第二乐章越来越轻,表示睡得越来越熟。它与十四行诗的第二个四行(字母D)相应。

III.Allegro
第三乐章:狩猎,快板

    自有记录以来,音乐家们都很喜欢用狩猎号角声,但是这一乐章的副歌中以小提琴所模仿的原始猎号声。必定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用这样一个主题作为管弦乐曲整个一小乐章的基础的最早范例。

    几个插部仍然主要是由小提琴独奏奏出,说明猎物的奔逃和逐渐衰竭而死。


The Winter (L’inverno)

f小调,作品第8号,第四首




引用:


Trembling, frozen, in the icy snow
at the horrid wind’s harsh breath;
running while constantly stamping one’s feet;
and feeling the teeth chatter from the overwhelming cold.

Passing quiet and contented days by the fire,
while outside the rain soaks people by the hundreds;
walking in the ice with slow steps,
for fear of falling, turning cautiously;

Turning suddenly, slipping, falling down,
going on the ice again and running fast
until the ice breaks open.

Hearing, as they burst through the bolted doors,
Sirocco, Boreas, and all the winds at war.
This is winter, but it brings such joy!

人们在冷冽的寒风中
在冰冷的冰雪里不住发抖
靠着来回跺步来保持体温
但牙齿仍不住地打颤

在滂沱大雨中坐在火炉旁度过
安静而美好的时光

小心翼翼地踩著步伐前进
深怕一个不留神栽了个跟斗
有时在冰上匆匆滑过
跌坐在雪上,来回地跑步玩耍

直到冰裂雪融的时刻,听见温暖的南风已轻叩
冷漠的冰雪大门
这是冬天
一个愉快的冬天



I.Allegro non Molto
第一乐章:严寒,不太快的快板

    第一乐章开始时由小提琴上的颤音生动地表示冬季酷寒(人们会想起,在古英国术语中表示颤音的正是“颤抖”一字,在多数欧洲国家内,颤抖与颤音显然也是通用的)。独奏小提琴中的飞速的琶音和音阶描绘“可怕的烈风”之严峻,一串强劲有力的和弦令人联想到快速奔跑和跺脚。然而这样的活动显然不起作用,因为第一乐章结束时以快速的碎弓来说明牙齿在打战。

II.Largo
第二乐章:炉边的温暖,最缓板

    传统的徐缓如歌的中间乐章不仅以小提琴上的拨弦来令人联想到使户外“数百人淋湿”的雨滴声。而且还以小提琴独奏的流畅的旋律来亲切地表达坐在室内炉火旁的那些较幸福的人宁静而心满意足的情绪。


III.Allegro
第三乐章:冬天的欢乐,快板

    末乐章的一长串滑行的乐旬开始。描写在冰上行走之险况。全奏进入。节奏慢下来,说明“步履缓慢”和怕跌。可是猝然而来的音阶和跌跌撞撞的破碎音型表明小心翼翼是徒然的,有一个人跌倒了。更大的危险还在前面。以下的激烈的音型代表裂成碎块的冰:

    独奏者奏出的一条直泻而下的音阶暗示(虽然这最后一点没有用文字说明)有人跌进了冰窟。然而过了不久,我们安然无恙地返回室内,倾听着户外的“风神们开战”。
    在协奏曲的最后七小节上维瓦尔第所写的结束语是:“这是冬天,但这样的冬天带来欢乐。”

您现在听到的是全部“春”第一乐章:



 

回复

谢谢楼主的好音乐和详尽的介绍
辛苦了!
 

回复

这个版本真好!艾伦.洛夫迪的演奏无懈可击,在细节上有特殊表现而不唐突。一个字:好。

马里纳和圣马丁演奏的莫扎特也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强定这个帖子。

一口气听完!
 

回复

谢谢楼主的好音乐和详尽的介绍
辛苦了!
 

回复

好,谢谢。
 

回复

这贴太强,不顶不行!
 

回复

没错!这就是《四季》的最佳版本!
 

回复

强贴!支持
 

回复

 

回复

经典中的经典,严重支持~~
 
1  /  9  页   12345678»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