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9]【古典】多拉蒂指挥: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贝多芬《威灵顿的胜利》(水星唱片)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聆听一辑西方古典西方古典-Mp3区(VIP) [2005-11-9]【古典】多拉蒂指挥: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贝多芬《威灵顿的胜利》(水星唱片)

版块说明:
◎ 本版块为社区本地下载收费版块,需付费成为音乐精灵,回复后才能看见下载链接。音乐精灵详情请查看 论坛置顶帖>>
◎ 『激动社区』品牌唱片公司及专辑下载索引汇总(附本地下载必备软件):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1553975.htm
【本地MP3区下载必备】txt、rar及mp3文件的批量下载自动重命名解压缩教程(简易版):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2556282.htm
   
1  /  36  页   12345678» 跳转 查看:49297

[2005-11-9]【古典】多拉蒂指挥: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贝多芬《威灵顿的胜利》(水星唱片)

[2005-11-9]【古典】多拉蒂指挥: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贝多芬《威灵顿的胜利》(水星唱片)



专辑名称: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
          贝多芬:威灵顿的胜利
资源类型:MP3(320K)
音乐类别:管弦乐
演奏乐团: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
指 挥 家:多拉蒂
唱片公司:Mercury
唱片编号:434 360-2
发行时间:1995年
推荐指数:★★★★★



1812序曲(1812 Festival Overture Op.49)

    柴可夫斯基作于1880年。这年著名音乐家鲁宾斯坦要求他为莫斯科工艺美术展览会举行的音乐会创作一部作
品,并给了他三个题材。柴可夫斯基选择了其中一个题材:救主基督大教堂落成,写了一首序曲这就是《一八一
二年序曲》。
    1812年6月,拿破仑率领了六十万大军侵入俄国国境。由于俄军寡不敌众,只得放弃莫斯科往内地撤退。 同
年10月,俄国元帅库图佐夫在广大人民的积极支持下,全力反攻,一举将法军赶出国境。拿破仑的六十万大军最
后只剩下两万多人逃走。1812年的俄国卫国战争是俄国人民的历史性胜利,是俄国人民的骄傲。柴可夫斯基是一
个爱国主义者,所以他在为毁于1812年战火的救主基督大教堂重新落成而选择音乐题材时,别具匠心地运用了当
年反抗侵略、保卫祖国获得最后胜利的史实,以寄托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序曲用奏鸣曲式写成。开始有一个相当长的引子。引子的前半段是一个庄严的众赞歌,由中提琴和大提琴以
六重奏方式奏出。这首徐缓、辽阔的古老赞歌,表现了人民和平安详的生活。渐渐它变得更加庄严宏伟而有力。
接着低声部出现了惊惶不安的音调。激动、骚乱的情绪在增长,它预示不幸和灾难就要降临。随着弦乐器突然的
冲击,其他木管乐群起呼应,它们在三连音上互相交替,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那呐喊的音调、激烈地
进行,使人感到战事已降临在国土上,战火的蔓延激怒了人民。这时齐奏的大管和低音弦乐器发出庄严的号召。
    主部主题由弦乐开始,那旋风式的旋律、痉孪似的带有闪闪发光的重音和切分音(特别是放在后半拍的特强
音),在我们面前形成一片刀光剑影、人喊马嘶的格斗声响。进而,音乐从弦乐蔓延到木管,再加上铜管和打击
乐,变成了整个乐队的全奏,发展到顶点。这时,圆号吹出马赛曲的开始两小节,接着移到小号上,描写了拿破
仑军队对俄国的疯狂入侵。在不断的调性变化中,上行和下行的音阶旋律不断抗争,展现出俄国人民和敌对势力
的奋力搏斗。突然,炽热的战斗平静下来。一个俄罗斯风格的明朗、抒情的副部旋律出现了:它诉说着俄国战士
们对他们可爱家乡的怀念以及对俄罗斯祖国的热爱。接着,长笛和英国管在铃鼓等的伴奏下,奏出了俄罗斯民歌
《踟蹰门侧》的曲调。这个曲调幽默而热情,带有舞曲性质。它描绘了俄国战士在休息时愉快的生活情景:他们
围着簧火,唱歌、跳舞,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写出了他们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情绪。
    在展开部中,音乐又进入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主部主题、《马赛曲》的片段交错出现,战斗渐渐激烈起来。
惊心动魄的鼓、钹声描绘着大炮的轰击。乐曲进入再现部,战斗仍在继续。但这时主部主题——俄罗斯军队的主
题变得坚强有力,声势浩大。而马赛曲——拿破仑军队的主题则失去了它原有的那种凯旋和胜利的特征,它在低
音区出现,而且被压缩,预示了他们的失败结局。两个俄罗斯风格的副部主题的再现,在这里再一次强调了俄罗
斯人民的胜利。最后,整个乐队暴风雨般的齐奏下行音阶,造成了一种声势显赫、不可抵御的局面,马赛曲声嘶
力竭的回声般的音响被完全吞没。俄国军队终于获得了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
    紧接着,作者引用了帝俄时代的国歌的前半部作为全曲的结尾。十月革命后,演奏时则改用了格林卡的歌剧
《伊万·苏萨宁》中的《光荣颂》的主题。在这里音乐充满了欢乐和凯旋的气氛,宣告俄罗斯人民的最后胜利。

意大利随想曲(Capriccio Italien Op.45)

    1880年间,柴科夫斯基旅居意大利。意大利明媚绮丽的风光、引人入胜的历史遗迹、绚烂多采的民间艺术以
及意大利人民的乐观精神,引起了他的创作冲动!这首富丽堂皇的《意大利随想曲》,就是这样产生的。      
《意大利随想曲》包括五个音乐主题。乐曲从小号吹奏一个乐句(E大调)开始,作为乐曲的前引。    
    第二个主题在a小调,是带有忧郁而悲壮的民间旋律之一,类似威尼斯船夫的歌曲。主题由弦乐器奏出,每当
主题旋律进入延长音的时刻,管乐器便以一些节奏型统一的和弦填充进来。 随后在主题重复呈现之前,可以听到
军号合奏的一段穿插,弦乐器的颤音和管乐器的和弦为它提供强有力的背景,效果更加辉煌。
    第三个主题是一首简单而朴实的街头小歌曲(A大调), 起先它在低音弦乐器强调出的进行曲节奏背景上,
先后由两个双簧管、两个短号、第一和第二小提琴保持三度平行进行的方式奏出,后来迅速发展成为乐队的全奏
由于一些打击乐器加入演奏,使这一主题越加显出兴高采烈和扬扬得意的情绪。
    第四个主题用原先陪伴着第二主题的节奏的重现作为准备。这些间歇反复的和弦衍化成一种齐整、精确的新
节奏,作为果敢、欢乐的新主题的陪衬。第四个主题包含有两个性格相仿的旋律:第一个旋律从四度上行的音调
开始,先由第一小提琴和长笛奏出(在降E大调),后转到独奏小号上(降D大调),那急剧向前的飞跃以及类似回声
一般的衬腔,表达出一种和健爽的欢乐情绪;第二个旋律同样活跃,它从一件乐器转到另一件乐器,从一个声部
转入另一个声部,给人一种急速飞奔的感觉。接着第二主题又简短地再现,那有点悲戚的旋律,用来反衬即将出
现的最美妙的一瞬,使最后一个塔兰台拉舞曲主题(a小调)的呈现显得更加光辉、热烈和充满热情。
    这是十九世纪欧洲音乐中最优秀的塔兰台拉舞曲之一,柴科夫斯基在这段舞曲中最充分地反映出他从罗马和
佛罗伦萨的狂欢节所得来的深刻印象的。飞快的速度、精确的节奏、鲜明的和声,意大利人民所特有的悲壮音调
意大利民间音乐常用的即兴发挥。所有这些都促使这一主题得以席卷整个乐队,并形成全曲的最高潮。随后第三
主题又在一个新的调性中(降B大调)重现,朴实无华的曲调和意大利民间歌调中典型的三度衬腔, 转化为一支
强有力的颂歌,由乐队辉煌地奏出。然后音乐重回到塔兰台拉舞曲主题(A大调)上来, 不过它的旋律片段只是
不连贯地分散在一些声部中,实际上却是协同定音鼓的不停顿的滚奏作为进入尾声之前的一个过渡。最后在尾声
中,速度极快,旋律的进行象不断在打转,就这样,音乐在真正大喜若狂的场面中宣告结束。

▲▲▲▲▲▲▲▲▲▲▲▲▲▲▲▲▲▲▲▲▲▲▲▲▲▲▲▲▲▲▲▲▲▲▲▲▲▲▲▲▲▲▲▲▲▲▲

威灵顿的胜利(Wellington’s Victory)



    这首《威灵顿的胜利》又称《战争交响曲》,贝多芬作于1813年,题献给英国摄政王腓特烈。1812年拿破仑
攻入莫斯科败迹后,欧洲各国联合, 1813年6月21日在维多利亚与拿破仑军队作战,英国名将威灵顿击溃拿破仑
这首标题音乐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描摹。此作应节拍器发明者梅泽尔(Maelzel, 1772-1883)之邀而作,当时梅泽
尔发明了一种称为Panharmonicon的自动管弦乐。 曲中为模仿炮声与枪声,使用大鼓和木制齿车。全曲分为“战
争”和“胜利交响曲”两部分。第一部分,鼓号声中代表英军的《保卫大不列颠》进行曲,代表法国的根据《马
赛曲》作成的进行曲。在枪炮声中又引用了《冲锋进行曲》。 第二部分,D大调,以英国国歌《神佑吾皇》为序
引,圣歌的曲调共反复四次,使气势愈演愈烈,尾奏中,英国国歌织入赋格曲主题,在华丽的赋格展开中结束。




01. 1812 Festival Overture Op.49......................................................【14:49】
02. Commentary by Deems Taylor........................................................【12:08】
03. Capriccio Italien Op.45...........................................................【14:43】
04. Wellington’s Victory ("The Battle of Vitoria"), Op. 91, Part 1....................【08:21】
05. Wellington’s Victory ("The Battle of Vitoria"), Op. 91, Part 2....................【06:52】
06. Commentary by Deems Taylor (2)....................................................【09:15】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 试听曲目:05. Wellington’s Victory ("The Battle of Vitoria"), Op. 91, Part 2 ▒▒▒▒▒▒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回复

谢谢P版带来经典之作,我在您的帖子里试试加精哈
 

回复

谢谢一叶版的精彩分享
 

回复

谢谢舟版
 

回复

要好的喇叭及音響才能聽到震撼砲聲
 

回复

many thanks
 

回复

Thank you
 

回复

 

回复

 

回复

BRAVO! BRAVO!! BRAVO!!!
 
1  /  36  页   12345678»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