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谁杀了古典音乐?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爱乐之门爱乐之门 [讨论]谁杀了古典音乐?

1  /  2  页   12 跳转 查看:5220

[话题讨论] [讨论]谁杀了古典音乐?

[讨论]谁杀了古典音乐?

<LI>诺曼·勒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著
<LI>查修杰、施璧玉、陈效真 译
<LI>世界图书出版社
<P>  九○年代,台湾古典乐坛终于走出士绅、校园的小圈圈,在社会风行了一阵子。政府、企业、媒体、唱片业合力造势下,屡屡出现数万人在广场争睹古典巨星丰采的场景,台北街头也常见马友友、阿格丽希等巨星身影和豪华名车广告一同出现。正当台湾兴致勃勃地学习国际音乐时尚时,却传来古典音乐被谋杀的消息。</P>推手变杀手
<P>  这则惊世骇俗的宣告出自《谁杀了古典音乐》一书,作者是英国知名乐评人诺曼.勒布雷希特(Norman Lebrecht)。而他所举发的凶手,正是这些创造荣景假象的企业、古典明星、唱片界和经纪人。</P>
<P>  音乐推手怎么会变成杀手?作者综观二、三百年古典音乐来龙去脉,深入了解古典音乐世界每个隐密角落。他掌握丰富的资料,钜细靡遗地观察分析,最后将前因后果交待得一清二楚。看过本书,您将惊叹世上不会有第二人具有他这种超能力。</P>乐评界的奇葩
<P>  勒布雷希特是当今乐评界的奇葩,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m)》和《星期时报(Sunday Times)》专栏作家,具有超强的活动力、记忆力、英国人特有的机灵与几近刻薄的幽默。他对台前幕后无所不知,追踪消息颇有小报传媒“狗仔队”的奋战精神。文笔隽永生动,化陈腐为神奇。时如李敖文风,用字荤素不拘,不避旁门左道,资料旁征博引,得理处不饶人。他的其它著作如《大师的迷思(The Maestro Myth)》、《柯芬园秘辛(Covent Garden The Untold Story)》……都是幕后揭密的另类音乐书籍。</P>
<P>  本书堪称作者竭多年阅历而成的心血之作,全书超过三十五万字。内容涵盖人物、表演、经纪、唱片、版权、企业、政府,每个章节都份量惊人,等于一口气买了几本大书……姑不论作者个人臧否,光大量历史纪录,就有难以估量的参考价值。笔者曾任报社记者和杂志编辑,深知信息取得的难度,看他这种密探般无孔不入的灵通耳目,仍不禁脱帽致敬。</P>谁杀了古典音乐?
<P>  那么究竟谁杀了古典音乐呢?原书英国版标题是《音乐末日(When the Music Stops)》,比较贴近作者“音乐界腐败,造成音乐衰亡”的本意。美国版书名改为《谁杀了古典音乐》,未免有洒狗血之嫌(这种市场导向手法,不也是作者挞伐的吗?),造成外力压迫的误导印象。</P>
<P>  作者的中心论调,认为音乐经纪人缺德、唱片业唯利是图,音乐家名利熏心,联手把古典音乐搞成金钱游戏。不但扭曲过去纯朴真诚的欣赏环境、破坏音乐自给自足的健康生态,也因音乐品质沦丧而流失人口。为了证明其观点,勒布雷希特不厌其详地举事实为证。第一章《性、谎言、激光视盘》描述古典音乐萧条惨状,第二章则加深哀鸿遍野的印象。第三到第六章是一部从欧洲到美国的音乐舞台风云史。第七到第十三章则分门别类细表各领域音乐工作者的劣行恶迹。值得注意的,第十四章长篇叙述日本新力集团介入音乐事业的经过,这是古典音乐史中唯一的强大外力。</P>
<P>  最后一章中,勒布雷希特如致祭般哀悼曾风光一时的音乐工作者,他说,“过去的期待与兴奋如今安在?……答案是消失在同质化、流行化的潮流中,为迎合大众口味而沦为庸俗化的古典可乐。”文末他短短地写出一些光明面,褒扬少数独立唱片厂和音乐活动,并宣称“在一切迹象均指向古典音乐毁灭时,只有追循万宝路音乐节、米开利(芬兰小镇音乐节)、和海培瑞恩(Hyperion,英国独立唱片)等有心人士一步步踏出的朴实脚印,我们才有机会见到世纪末音乐之路的尽头,隐隐透出一线曙光。”</P>五重个性
<P>除了题材特别,勒布雷希特撰写体裁也独树一格,兼具以下个性:</P>
<P>一、《教父》</P>
<P>  很难想象一本古典音乐的书可以写得这么麻辣,一如电影《教父》。每个角色都勾心斗角,无人不虚伪。在绝大多数爱乐者心目中,古典音乐如同故宫里的翠玉白菜、罗浮宫里微笑的蒙娜丽莎,是无瑕的存在,不该与任何权谋、丑闻扯上关系。但这本书则满载最劲爆的乐坛黑幕,把熟悉的音乐名词,与金钱、权力、政治和性丑闻贯串一气。</P>
<P>  在这部举目惊悚的社会写实电影中,角色绝非暗处的黑道大哥,而是舞台上的熠熠红星。福特万格勒、卡拉扬、海费兹、霍洛维兹、伯恩斯坦、小泽征尔、史坦、马友友……全都粉墨登场、无一“幸免”。看这些大明星如何为分一杯羹彼此勾心斗角;为图晋身如何奴颜承欢,让人慨叹世上没有挖不出丑闻的艺人。勒布雷希特斗胆直言,不怕法院传票,相信其中必有足够份量足以支持。</P>
<P>  当然,也有些要角是过去乐迷不熟悉的经纪巨人,如Wilford, Judson……等。读者将恍然大悟,叱咤风云的诸多大师,不过是经纪人幕后操控的傀儡。一派潇洒,不过是按幕后教父的剧本演戏。请看Wilford的狂言:“阿巴多是纽约爱乐的助理指挥;那时没人知道他。我遇见慕提时,他只是佛罗伦斯的一个年轻人。小泽征尔曾是为想得到签证到纽约来的小男孩。普烈文是个爵士钢琴手,一生只指挥过一场音乐会,是我告诉他应该成为一个指挥家……对古典乐界愈熟悉的读者,愈能体会个中真味。《教父》是一部演不完的电影,仇杀后复有仇杀。读本书感觉相同,斗争波涛起伏却不断旧戏重演,且日趋惨烈。</P>
<P>二、《水浒传》</P>
<P>  勒布雷希特文章的架构松散中见条理,既连贯又即兴,一如《水浒传》。一帮匪徒,本都有忠肝义胆,之所以犯下不堪回首的恶行,全是情非得已、逼上梁山。也许故事支线太多,勒布雷希特也乐得信手捻来,滔滔不绝。宋江遇上吴用,鲁智深撞到武松,全书由许多各自独立、却又盘根错结的段落组成。其中有个人传记、公司况革和稗官野史。乐界各山头轰轰烈烈聚义,时而结盟、时而厮杀,最后却悬在半空收场。</P>
<P>三、《世说新语》</P>
<P>  名流也有短路脱线之时,勒布雷希特有捕捉爆笑历史片断的长才。灵活的曲笔,特别能让笑话发挥呛人特效。例如记录杜鲁门总统写给华盛顿邮报乐评休姆(Paul Hume)的信:“这位全球最强国家的元首这样写着:‘休姆先生,我刚刚看完你对玛格丽特(杜鲁门之女)演唱会的评论……我希望有一天会跟你见面,到时候只怕你需要一个新的鼻子,一大堆用来敷黑眼圈的生牛排,也许头部以下还会用到支架!杜鲁门笔。’”</P>
<P>  又如他生动记载卡拉扬生前最后晚餐的情形,当时他与新力总裁小聚,卡拉扬豪爽的交待仆人,“今天即使是中国皇帝也不能来扫我们的兴。”辞退他的私人医生,在酒酣耳热之际,心脏病发辞世。
<td>四、《金瓶梅》</P>
<P>  虽然《金瓶梅》作者自称用意是藉风月之事匡正世风,然而描写起风月,也老实不客气露骨到底。勒布雷希特也有这等狂气,如此描写某纽约知名指挥“有一天晚上,一个女孩走过正坐在躺椅上的‘杰克’﹝假名﹞身边。杰克把女孩叫过来,一言不发,就慢慢地伸手把她的内裤脱掉,向上抚摸她的大腿至胯部。……他就是拥有这样的权力。……另一个晚上,这名指挥家命令写信给我的年轻人脱光衣服,一起自慰。这个男孩当时才十七岁,还是个处男……二十年后他仍为此事感到痛苦……”</P>
<P>  被曝光的人很多,包括一直很受尊敬的“唱片制作人之父”华尔特·李格。勒布雷希特这么描写:“五短身材,烟不离手,……李格在公司一点也不得人缘。办公室里,他永远都在调戏秘书小姐,他的属下有一次发现他‘裤子拉链大开地站在秘书身旁’。”</P>
<P>五、《战争与和平》</P>
<P>  借着长篇故事、错综复杂的人物,托尔斯泰表面上写一部历史小说,骨子里抒发他对历史事件的省思以及其人道主义思想;这就是《战争与和平》。所有出现在勒布雷希特书中的人物,同样也默默担负一个任务,反映勒布雷希特重古薄今、泛道德主义的观念。</P>
<P>  勒布雷希特显然轻鄙资本社会的虚伪,却也不认同社会主义的缺乏自由。他希望藉批驳眼前的人与事,烘托心中纯真的音乐乐土。遗憾的是,他太忙着表达自己的不以为然,却无力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尤其把古典音乐没落原因上纲到人性沉沦时,就再也无法从实务面去寻求解决之道。个人认为这种归结问题的态度,是欠负责任和建设意义的,到头来只为自己赢来“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高身段而已。</P>远见与谬见
<P>  如同媒体文阀一般,这种文风易造成“信息强权”的霸气,结果常是掌握信息的人说了算。作家一枝笔,就算不虚构造假,借着刻意选题和用语,同样可以塑造偏颇的言论效果(好比“得到长期补助”和“搞来一张长期饭票”文意相同,观感却差很多)。勒布雷希特的言论如此笃定,主见未坚的读者很可能被灌输一个群兽相食的丛林印象。在此我想提醒读者,资料是一回事,思考理路是另一回事;勒布雷希特的书再有价值,其欠严谨的推论终有危险的一面。如果尽信其言,施救不当,古典音乐恐怕要加速一命呜呼。在此提出笔者正反两回的看法,供有心读者参考。</P>精辟的表象分析
<P>  就同意的部份而言,笔者完全认同作者对事物表象因果的观察与分析,例如某公司是由何人决策,其个性及偏好如何?因何而促成某事?造成何种效应?这些都得依具体实证来探讨,也因此他的论断比一般人来得铿锵有力。例如他指出“卡拉扬破坏音乐界原本的经济生态平衡。艺术家的报酬不再得自他具有的票房实力,而是被势力超强的指挥家所决定。……卡拉扬手下的女高音里琪雅蕾丽(Katia Ricciarelli),一个晚上可以赚到卡拉丝六个月才能赚到的酬金。……卡拉扬去世前,流风所及已使德国一个平庸之才,指挥音乐会都动辄索价一万马克,使管弦乐团几乎为之窒息。”这样的批判,圈外人哪里举得出来?</P>
<P>  又如这段话:“在二十世纪尾声的时刻,无可避免地音乐总监时代显然已到尽头。洲际间便利的旅行、大师的贪欲、全球一对一人际关系的衰退,都造成主要乐团的首席指挥一年待在乐团的时间少于四个月。……音乐总监鲜少待在他的职务上或坐镇主持。他的领导只是偶尔出现,他间些的介入只让人觉得断断续续,一点也不具启发性。他因为让自己显赫的名字出现在公司的抬头上,就可以收到大笔的薪水。然而许多职员却不知道他到底是来干嘛的。”像这样的警语,可说如刀似剑地砍进人们的心里,如能被相关人员参酌,可以避走一些冤枉路,这真是本书的一大功德。</P>值得商榷的四大疑点
<P>不同意的部份,则有以下几点。</P>
<P>一、私德和艺术没有必然关系</P>
<P>  某方面来看,勒布雷希特像是道德家化身,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认为音乐界是被“性、谎言、商业”所摧毁。其实这是个扭曲的见解,难道在作者推崇的贝多芬、华格纳时期,就没有这些世俗人性吗?勒布雷希特批判的卑劣人性(大部份依作者自己标准),绝非近年音乐界的特产,而是数千年来与人类社会如影随形的“通性”,拿这种通性来解释二十世纪音乐衰亡是说不通的。细数历来音乐人士,风流成性、自私自利、偏执自我、特立独行……之辈大有人在,怎不见音乐败亡?</P>
<P>  又如作者把某支持俄国侵入车臣者当成罪大恶极,这已超出应有的本分;乐评家绝不能把自己膨胀成上帝。如果乐评家可以判定车臣问题的对错,那么他也该有本事解决北爱尔兰独立问题、两韩问题、西藏问题、入侵伊拉克问题、美国与中共问题……。个人觉得由音乐家政治立场或其它私行,判断他是天使还是妖魔,和帽子横行的恐怖时期何异?</P>
<P>二、时代变迁,非因人性</P>
<P>  二十世纪资本主义大获全胜,这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资本社会有其结构和运行模式,以商业行为创造利润,是基本的游戏规则。音乐界是这个大社会的小枝节,自不可能自外于大系统。许多事件的产生是社会大环境的自然规律,例如企业为形象而赞助艺术活动,不是出自某些人的险恶居心。如果这也被视为罪恶,但么全世界的人都已活在地狱。</P>
<P>  作者忠实描述了在唱片市场和表演经纪人炒作之下,表演者的价码如何被不合理的拉抬,造成生态扭曲。但别忘了若没有唱片事业无远弗届的传播力,古典音乐在二十世纪初早就该亡了,没有乐团和明星可以活到现代。换句话说,音乐事业已尽力延长扩大了古典音乐的寿命,直到连他们也无能为力。作者单以修道院的夸大道德标准来衡量音乐界,自然会得到一个夸大的罪恶结论。如果他真的对这种社会结构不满,他应该去搞社会改革,而不是苛责音乐界。</P>
<P>三、古典音乐是时代产物</P>
<P>  从宗教观点,教主诞生是永恒而唯一的事件,往后人们只能在纪元上逐年加一,不能期待每年冒出一位新救世主。如果贝多芬是音乐的唯一救主,那么作者的忧虑是可以成立的,他警告说:“古典音乐陷于危机之中……目前它在中产阶级生活里所占有的比重,是贝多芬逝世以来最小的……”然而音乐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不断新生的东西,任何艺术都有其产生的时空背景,我不明白贝多芬在现代生活的浓度减低,算是什么危机?如果任何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必需自古到今保持一样的浓度,那么现代人该忧虑的事儿可太多了。</P>
<P>  读者不妨自问,我们(尤其是东方人)有没有必要把生活中西方歌剧、交响曲的比重,维持在贝多芬去世当天的程度?这种为遗迹而活的人生有何意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本书罗列的诸多疑虑,岂不是多此一举?</P>
<P>四、死亡的是古典音乐事业,不是古典音乐</P>
<P>  最后,作者最根本的谬误,是误把“古典音乐事业”的灭亡,等同于“古典音乐”的灭亡。企业发展本是优胜劣败的斗争,但文化则是永恒的,未必因事业荣景不再而灭绝。好比“中国诗词”、“英国戏剧”、“希腊哲学”……早非营利品,但谁能否认这些东西永远有深厚影响力呢?自由社会让市场决定事业的存废,唱片是时尚、舞台表演也是时尚,其命脉随社会结构而变,它们的存灭一丁点都不会动摇音乐的本质。当唱片市场有朝一日被宽频网络完全取代的时候,古典音乐亡了吗?不会,它将以新姿态永世流传。</P>
<P>  另一方面,三百年音乐传统已深植欧洲音乐底蕴,化为多采多姿的新貌。从巴赫以降,每个音乐家都极力探索新天地,为什么到这一代反而瞻前顾后,只害怕盛景不再呢?古典音乐已经万岁不朽,古典事业该任它自然生灭。时代巨轮永不休止,有生即有灭,一如成住坏空四相、无始无终,感时伤怀不过是对自我缺乏信心罢了。与其担心挽不回西落的夕阳,何不抬头挺胸迎朝阳而起呢?</P>新保守主义
<P>  勒布雷希特最后歌颂Hyperion、Chandos等独立厂牌,并宣称从他们身上看到古典音乐的新曙光。然而寄望这些蚂蚁厂牌负起挽救古典音乐命脉的重责大任,是否太浪漫了?突然冒出这段温馨结语,就像讲遍黑街帮派火并故事的老江湖,突然从童子军的路不拾遗看到社会光明前景一样。若不是突然犯了天真病,就是勉强自圆其说。</P>
<P>  作者语多活泼,似是时代尖端的先知,实则是保守主义的代言人。在他眼中,古典音乐是神圣经典,不容许被淘汰。从事古典音乐的人,则应像神职人员一样高洁,全心奉献不得踰矩。有心读者可能会从中印证“以为天要塌了,其实是自己站歪了”的名言。</P>
<P>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珍贵又复杂的书。混杂许多精准、第一手的观察,和许多值得商榷的推论。奉劝读友不要以偷窥隐私的心情,专挑辛辣地方过瘾,也不必以一颗纯洁的心,全盘接受作者过度直观的道德情怀。古典音乐在台湾,渊源不比欧美和日本,正在接触观摩的阶段。与其盲目跟随模仿,不如透过这本书对现实面多几分了解,刺激出一些思考,不要太浪漫和一厢情愿。就这个功能而言,这本书绝对值得所有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读上一读。</P></LI></td>
最后编辑megajoycn005 最后编辑于 2008-08-27 15:12:02
 

回复

要了解古典音乐需要花很多的时间,现代人比较没有这份闲心哦:-))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Lawn 发表

要了解古典音乐需要花很多的时间,现代人比较没有这份闲心哦:-))


20多年了,我连德奥系作曲家的作品都没听完过。

中间走过一段弯路,买了很多世界音乐和新世纪的很多音乐。但很快发现这些音乐雷同的严重,比莫扎特的交响曲还严重雷同。
 

回复

我这方面的知识更是少得可怜。。。555。。。
 

回复

古典音乐不一定全听完,可以选择性的听,奥德音乐主要能听完勃拉姆斯的就不错了,如果能听懂他,就相当了不起了,呵呵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Lawn 发表

古典音乐不一定全听完,可以选择性的听,奥德音乐主要能听完勃拉姆斯的就不错了,如果能听懂他,就相当了不起了,呵呵


古典音乐到勃拉姆斯也就基本结束了。。。还好,勃拉姆斯还有一个我喜欢的作品;)猜猜看?
 

回复

484勃拉姆斯:学院庆典序曲啊?
我喜欢他的海顿主题变奏曲:-))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lawn 发表

484勃拉姆斯:学院庆典序曲啊?
我喜欢他的海顿主题变奏曲:-))


不是,是波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穆特和大为.奥伊斯特拉赫的版本都很好。处于过渡时期的人物德勃拉姆斯,在这部作品中完全展现了其作为最后一个古典音乐旗帜的风采,四个乐章中规中据,含蓄浪漫。和贝多芬的《田园〉一样迷人。
 

回复

干吗不喜欢柴科夫斯基?他才是古典音乐最出色的代表!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ard 发表

干吗不喜欢柴科夫斯基?他才是古典音乐最出色的代表!


这位同志,这里讨论的古典音乐是指严格意义上的古典乐派的古典音乐,柴科夫斯基音乐当然好听,这个不错。但它的音乐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古典音乐。
 
1  /  2  页   12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