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搜索 帮助
乔治·詹菲尔这位世界级排箫大师,对排箫的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年62岁的詹菲尔1941年出生于罗马尼亚巴恰雷斯特市,小时候跟随父亲放羊,原本没想过今后的一生将和音乐结缘。小詹菲尔学会的第一件乐器是手风琴,经常在当地的吉卜赛聚会或乡亲的婚礼等场合上露一手。1955年他得到巴恰雷斯特音乐学校的一个入学名额,但该校的手风琴专业因故停办,无奈之下,詹菲尔改修了钢琴和排箫专业。就这样,赞菲尔的音乐课从中学读到大学,也从罗马尼亚读到了巴黎,其间他接触了大量的民族音乐,当过民谣室内乐团的指挥。 詹菲尔自行动手对排箫进行改制,使之更适合于现代音乐的表现。以前欧洲人对排箫的认识源于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帕帕杰诺的咏叹调《我是个快乐的捕鸟人》,是詹菲尔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印象,排箫不再是粗糙、单调、只能发出几个音符的类儿童玩具,而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的现代乐器。六十年代,詹菲尔与法国轻音乐大师詹姆斯·拉斯特展开合作,一张名为《天堂鸟》的轻音乐天碟把悠扬飘逸的排箫定格在千千万万个乐迷心中。八十年代,赞菲尔出版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排箫音乐唱片,特别是他用排箫改编吹奏电影音乐获得巨大的成功,用风靡全球来形容也不过份。赞菲尔的成功不仅提升了排箫在乐器领域里的艺术地位,而且间接导致了排箫艺术的繁荣局面,越来越多的排箫演奏家相继出现就是明证。 除了为数众多的个人专辑,他也参于了许多电影配乐的演出和制作,最为人熟悉的就是“四海兄弟”中那段雄浑悲壮的主旋律!詹斐尔是将排箫带入流行领域,让大众更能领略其神妙之音的最大功臣,称其为“排箫之神”一点也不为过。但若说詹斐尔是潘神转世,似乎又低估了他,因为除了爱恋,他所吹奏出的排箫声还能诠释出多面向、多层次的情感,本辑收录多首他个人的创作曲及改编自罗马尼亚的民歌,或深情、或浪漫、或平和、或活跃,随着那悠扬的箫声,罗马尼亚热情的人们、青翠的草原仿佛从眼前一一略过,让你也能触及那令詹斐尔沉醉思念的美丽家乡! 八十年代,赞菲尔出版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排箫音乐唱片,特别是他用排箫改编吹奏电影音乐获得巨大的成功,用风靡全球来形容也不过份。赞菲尔的成功不仅提升了排箫在乐器领域里的艺术地位,而且间接导致了排箫艺术的繁荣局面,越来越多的排箫演奏家相继出现就是明证。 这张cd的作品就是赞菲尔从一些流传很广的电影音乐中选取的. 《浪漫的感觉》(The Feeling of Romance)荟萃了多达十八首曲目,绝大多数都是乐迷们耳熟能详的旋律。题材包括流行浪漫名曲、流行金曲、著名电影主题曲等,这些熟悉的歌曲改由排箫来唱主角,经过Zamfir的精心改编和演绎,散发出全新的魅力。
排箫又叫排笛、潘笛,是西洋乐器中最有魅力的乐器之一。关于潘笛,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希腊传说:有一个叫“潘”的牧羊神喜欢睡午觉,并十分厌恶嘈杂扰人的声响,一旦被惊醒,往往茫然无措。据说希腊语的“害怕”一词就从他的名字里演变而来。有一次,潘和下山来的宁芙仙子偶然相遇,潘对美丽的仙子一 见钟情,可宁芙仙子被他粗野的长相吓得拔腿就跑,两个人你追我逃地来到了河堤边,仙子向河神求救。潘以为自己终于抓住了仙子的胳膊,岂知手上握住的却是河边的芦苇,宁芙仙子早消失了踪影。潘一阵茫然之后回过神来,割下数根芦苇,把他们绑在一起做成了笛子,虔心吹奏,这就是潘笛。 因为有了这样动人的传说,倾听排笛,就有了深情甚至缠绵的心境和情调。排笛音域宽广,音区变化大,音色丰富。排笛的音色不似筝的饱满,也不比笛子的嘹亮,更不同于小提琴的缠绵,排笛的声音圆润、空灵、绵长,细品还有一点隐隐的忧伤,尤其拖音,音色均匀,连绵不断,却又给人丝丝缕缕的感觉,有一种扯不断的悠扬与通透,总是让我联想到书法中的枯笔,联想到一只水水的,中间带点糠心的新鲜萝卜。它一直在诉说着,将你送到很远很远,却又总是让人看不透,缥缥缈缈,有种欲言又止、欲诉还休的神秘与吸引。这样的音质,适合表现空灵的意境,纷飞的思绪,缥缈的梦境,醇厚的深情. 听这样的音乐,需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万籁俱寂,心情沉静,于是,排笛那种空灵魔幻般的音色飘起来,萦绕在你的四周,为你洗去嘈杂,你的心也会慢慢地升起来,随着音符飘荡,轻盈地,无羁绊地,忘记了尘世的烦扰,进入遐思的状态,体验着自由飞翔的舒展与快乐。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状态: 离线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