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虫是华语乐坛一个很奇特的存在,以r&b特质存在的那个小虫将以杜德伟为代表的
一众歌手搞得很黑,而以连续两张电影原声大碟《阮玲玉》和《红玫瑰与白玫瑰》示
人的小虫又是完全的三四十年代上海风骨。对于小虫这样在台湾土生土长,既没有多
年大洋彼岸黑人社区生活,又没有上海风花雪月浸淫的人来说,拥有如此宽泛的音乐
才能,实在是个异数。
一九九八年,小虫受托再次操刀电影原声大碟,此部影片便是著名影星陈冲初执导
筒之作《天浴》。相较于《阮玲玉》和《红玫瑰与白玫瑰》,《天浴》在空间和时间
上起了很大变化:影片讲述了在文革期间发生在北部草原上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因而小虫为此所作的原声音乐和前两部作品产生了非常大的分野。
最大的分别是,今次的这张电影原声在音乐表现力上有了极大提升。
从广度上来说:整张唱片涉及多种音乐类型。如最先三段"葬爱""半甜欲水" "欲望之
水"的管弦乐作品,非常的西化;又如"凉夜窗情"和"幸福"的五声音阶和民族乐器所导
出的绝对中国味道;再如"whispering steppes"和"欲水"中齐豫如天籁般美丽的吟唱
以及"送别离"中相当文革样板化的革命歌曲; 其他还有象"星光满天""愤怒之火""第
二个苹果"中的电子音乐"神魂迷颠"中的宗教吟颂等等。
从音乐的深度来说:其实整部原声作品, 总共只有两段音乐主题,却要完成十八轨,整
整一小时的音乐内容,难度非常之大。除了用各种音乐类型来诠释这两段音乐以保持
可听性外,小虫还采用尽量多的乐器来表现音乐主题,在这张唱片中,小虫所指挥的
美国管弦乐团中几乎每一样主要乐器都曾以主角面貌出现演奏。比如首段 "葬爱"就
是很好的例子:长笛开场,整个管弦乐团跟进,继而是小提琴独奏,再是中提琴,打击
乐器过门后,出现的是以乐器性质出现的人声,高潮部分是所有乐器的交错的主题再
现,令整段音乐华丽饱满。以后的各段中,更多的乐器和人声把这两段音乐主题从各
个侧面去演绎,用来配合情节发展和人物内心变化,创作者的功力之深,实在令人叹
为观止。
再回到对音乐的感悟力上,面对《天浴》电影原声大碟,我们再次讶异于小虫对于他
自己并不熟悉的时间和空间里发生的事情的准确再现.如果说小虫在上海住一星期便
能深谙上海风情,拿出《阮玲玉》和《红玫瑰与白玫瑰》两部作品尚可理解,那么,他
远在美国完成的《天浴》在音乐上的成功就只能用天才去形容了。 原声唱片的第五
轨《送别离》是一首很典型的红太阳式的革命颂歌,原本以为是一首真的五六十年代
作品,拿给好多经过那个时代的人听却没有人知道,后来在唱片的credits中发现,原
来连这首歌曲也是小虫的原创!仿民谣的音乐风格,高亢却刺耳的演唱,机械化的节奏
--从没有经历过文革的小虫是如何创作出这首原汁原味革命歌曲的,始终是个迷。

陈冲的这部导演处女作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重了原声音乐的力量。
当代华语电影音乐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并不多,
《天浴》是九十年代众多华语电影音乐中一款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