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8-14][试听]【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穆洛娃SACD版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一曲倾心外语单曲 [2005-8-14][试听]【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穆洛娃SACD版

1  /  16  页   12345678» 跳转 查看:20978

[2005-8-14][试听]【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穆洛娃SACD版

[2005-8-14][试听]【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穆洛娃SACD版


Viktoria Mullova


引用:




喜欢她那忧郁的眼神

    维多莉亚·穆洛娃50年代末生于前苏联,从5岁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曾师从小提琴大师科冈
16岁获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1981年获赫尔辛基国际音乐比赛第一名,1982年获柴科夫
斯基音乐比赛第一名,当时一举囊括如此众多重要的奖项,无疑展现了她无限光明的前景。1983年7月
趁着国外演出的机会,到瑞典的美国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后展开国际演奏事业.1985年签约 PHILLIPS
唱片公司,不久名声鹊起并相继录制了大量唱片. 她的首张唱片是由小泽征尔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演
奏的柴科夫斯基和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该张唱片曾获得法国唱片大奖. 接着是由阿巴多指挥欧
洲室内乐团录制的维瓦尔第《四季》。

    1988年穆洛娃又与马里纳指挥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合作录制了帕格尼尼第一,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她
与这个乐团合作录制的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获得了法国“金音叉”奖。同年她又与普列文指
挥的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合作录制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一与普罗科菲耶夫第二小提琴协奏曲,而另一张与
钢琴家卡尼诺合作录制的斯特拉文斯基,拉威尔,普罗科菲耶夫的三首奏鸣曲的唱片也获得了"爱迪生
录音奖". 穆洛娃对巴赫的音乐也是情有独衷,她曾经录制过巴赫的三首奏鸣曲,最近又录制了以轻松
的风格演绎的巴赫小提琴协奏曲。
  一般认为穆洛娃不是像穆特那样四射的演奏家, 表面上听去具有高贵冷艳的气质,常常藏而
不露、有条不紊地处理着乐曲的风格、乐句、力度、表情等,但仔细听去,却让人可以触摸到她内心
深处不可抑制的激动。冷漠的外表与炽热的情感不期而遇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穆洛娃与众不同的演
奏特色。穆洛娃的表演曲目从古典到现代十分宽泛,可见她的艺术与技术功底的厚重。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首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38-1844年间,于1845年首次上演。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这一首是最为著名的,与贝多芬的 D大调,勃拉姆斯的D大调
和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整部作品充满了柔美的浪漫
情绪和均匀齐整的形式美,小提琴的处理手法精妙绝伦,旋律优美,技巧华丽,达到了登峰造极
的境界,不仅是门德尔松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美丽的小提琴代表作。
有人甚至认为这部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压卷之作"。

  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乐章之间不中断地连续演奏,这在当时算是新的手法,作曲者可能意
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围的快速流动被切断;而各乐章却各自独立,体现了门德尔松以古典派传统为
基础,并灌入新时代气息的典型作风。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以第二乐章中段主题为基础发展部为活泼的快板,转成E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
题开头动机反复4次后,活泼地展开第一主题,经经过句,第二主题以B大调由乐
队呈示,主奏小提琴接替.发展部由主奏小提琴以第一主题始,出现新旋律,乐队与
主奏小提琴的表现交替。再现部第一、二主题同时以E大调呈现,结尾部主奏小提
琴奏长大的颤音后,乐队以辉煌而结束.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最后编辑聞到咖啡香 最后编辑于 2008-11-02 14:54:16
 

回复

有兴趣收藏的朋友如果多,我再打包压缩320k上传!
 

回复

    雅克勃·路德维希·费里尔·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r Mendelssohn-Bartholdy 1809-1847) 德国作曲家.生于汉堡,犹太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之孙,父亲是一位成功的银行家,费利克斯在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环境中成长.他的母亲是钢琴家,他的钢琴启蒙课就是母亲教的.姐姐范尼·卡西里(1805-1847)也是一位在钢琴和作曲方面的可造之材,而且是费利克斯珍贵的挚友.费利克斯作为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演奏家的才华得到了玛利o比戈(在巴黎)、路德维希o贝格尔、莫舍莱斯等钢琴老师和策尔特(1817年在柏林教他作曲)的鼓励.1821年他在魏玛拜访策尔特的朋友大诗人歌德.门德尔松九岁即公开演出,十二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op.1),十四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十六岁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十七岁发表第二首杰作、为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所作的序曲.他也为其他作曲家而工作,特别是巴赫:二十岁时他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的首次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作品.这是1829年,演出地点为柏林歌唱学院.同年赴英国指挥伦敦爱乐乐队,这是他十次英国之行的第一次.在苏格兰度假后,以《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和《苏格兰交响曲》(no.3,A小调)表现他的观感,虽然这两部作品是直到他1830-1831年访问意大利时才动笔写作的.在罗马与柏辽兹邂逅,并开始酝酿《意大利交响曲》(no.4,A大调).下一个主要停留点是巴黎(1831-1832),在那里与李斯特和肖邦相遇.1833年返回德国,完成《意大利交响曲》并在杜塞尔多夫就任音乐总监.1835年成为莱比锡著名的布业大厅音乐会的指挥.1837年与出身于法国胡格诺教派家庭的塞西尔o让莱诺结婚.1842年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又设法再度访问英国,在1846年的伯明翰音乐节上指挥他的清唱剧《以利亚》,取得辉煌成功.此时他的健康已是每况愈下,次年他心爱的姐姐病故,给他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他的死亡.他于六个月后去世.
    门德尔松最早的"成熟"作品《仲夏夜之梦》序曲(1826)和《赫布里底群岛》(1830-1832)展现出他的精湛的技巧和独特的旋律风格,标志着标题性或描写性音乐会序曲创作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后来的作品中他的视野大为扩展(交响曲、协奏曲、清唱剧、合唱音乐、室内乐、钢琴曲、管风琴奏鸣曲、歌曲),但在"技巧"或表情方面却未见有多大的进展.他的很多音乐作品所共有的精练、美妙与和声上的规规矩矩在《以利亚》的伯明翰首演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为维多利亚中期的音乐趣味定下了规范.但是他也大胆探索,那首被低估了的《宗教改革交响曲》(no.5,D小调)中不同寻常的结构和瓦格纳风格的先兆就证明了这一点.钢琴独奏《无词歌》是一些精致的小品,柔媚之极,以致使人无法一首又一首地连续聆听,但其中充满令人悦意的创新.他为《马太受难曲》所作的那次著名的演出大大推动了巴赫音乐的复兴;而自从他指挥布业大厅乐队后,他的盛名开始蒸蒸日上;管弦乐演奏也因他的指挥而确立了新标准.




感谢楼主分享好音乐!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Lawn 发表

有兴趣收藏的朋友如果多,我再打包压缩320k上传!


期待中......谢谢!
 

回复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非常浪漫的乐曲,门德尔松要求第一段全部用E弦,以展现乐曲华丽光辉灿烂的旋律,第二节柔板,小提琴引出深刻朴实的乐章,第三节,不太快的快板,活泼的主题,管乐和提琴层层的铺垫下,展现精致华美舞蹈场面和生机勃勃的结尾,一部伟大的协奏曲。期待搂主完整的版本。
 

回复

期待......
 

回复

期待中......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Lawn 发表

有兴趣收藏的朋友如果多,我再打包压缩320k上传!


熱烈期待中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Lawn 发表

有兴趣收藏的朋友如果多,我再打包压缩320k上传!




非常喜欢这部浪漫的杰作!!!堪称历史上最闻名的小提琴协奏曲!!!

请上传!!!!!!!!!!!!
 

回复

Thank you for the good music.
 
1  /  16  页   12345678»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