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24][分享]【古典】比才:卡门、阿莱城姑娘、贝城佳丽-组曲
唱 片 名:BIZET: Carmen-Suit|L’Arlesienne-Suit|La Jolie Fille de Perth-Suite
比才:卡门-组曲、阿莱城姑娘-组曲、贝城佳丽-组曲
作 曲:Georges Bizet/乔治.比才
演 奏:New Phiharmonia Orchestra/新爱乐乐团
L’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mande/瑞士洛曼德管弦乐团
指 挥:Charles Munch, Ernest Ansermet/查尔斯.孟许,埃内斯特.安塞梅
唱片公司:DECCA 443 096-2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
法国伟大的戏剧音乐大师。1838年10月25日生于巴黎一位音乐教师的家庭,9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从阿列维学习作曲,1857年获罗马大奖去意大利留学三年,1806年回国开始创作生涯,1875年因心脏病在巴黎去世,年仅37岁。比才最著名的作品是歌剧《卡门》、戏剧组曲《阿莱城姑娘》以及《C大调交响曲》。
比才音乐天赋过人,罗曼.罗兰把他列为法国著名的天才人物之一。
L’Arlesienne - Suit
阿莱城姑娘组曲

《阿莱城姑娘》本来是戏剧配乐,剧本为法国著名文学家都德所作,原为三幕剧。戏剧演出并未取得成功,而根据戏剧配乐编成的两套组曲却成为传世佳作。《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由比才自编,第二组曲由法国另一位作曲家吉罗编成。戏剧《阿莱城姑娘》描写了法国普罗旺斯青年农民弗雷德里的爱情悲剧:弗雷德里准备与一位阿莱城姑娘(这姑娘在原剧中并未出场)结婚,突然得悉姑娘的名誉不好,于是弗雷德里想忘掉这姑娘,而与童年女友薇叶特成婚。婚礼当天,一个不速之客带来了那位阿莱城姑娘与其情人私奔的消息。内心依然深爱着阿莱城姑娘的弗雷德里无法控制自己,从阁楼窗口跳下去自杀了。
比才的这一组音乐在风味上和《卡门》有所不同。《卡门》表达出的是一种激情;《阿莱城姑娘》则表达了温柔敦厚而又不乏悲剧性的人情。比如:第一组曲的第一曲《前奏曲》。主题源于普罗旺斯地区的民歌“三个国王的队伍”,其主题威武雄壮、刚健有力;乐曲的中段为“法朗多尔舞曲”(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音乐形式),加入了法国民间乐器--普罗旺斯长鼓作为伴奏的轻松旋律,活泼而又欢快。另一首著名的“小步舞曲”,选自第二组曲的第三曲。这段清新而单纯的长笛独奏旋律,原为比才的另外一部歌剧《美丽的珀斯姑娘》中的间奏音乐。美妙的竖琴以轻巧的琶音伴奏,更加衬托出长笛明澈的音色。
01 I Prelude(8:19)
前奏曲
02 II Minuetto(3:28)
小步舞曲
03 III Adagietto(3:58)
稍慢板
04 IV Carillon{5:04)
钟
05 V Farandole(3:35)
法兰德尔舞曲
Carmen - Suit
卡门组曲
歌剧《卡门》 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 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 —— 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
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 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您现在听到的是:前奏曲,选自《阿莱城姑娘》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