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古典】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上)
唱片名:Mozart Violin Concertos (complete)/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全集)
作曲:Wolfgang amadeus Mozart/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小提琴:Arthur Grumiaux/阿图尔.格鲁米欧(1921-1986)
协奏: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伦敦交响乐团
指挥:Colin Davis/科林.戴维斯
编号: Philips FC 0140/FC 0141

比利时籍小提琴大师格鲁米欧与戴维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这个录音版本久负盛名,自从出版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该作品的权威版本,它收齐了莫扎特的前五首小提琴协奏曲,入选日本《唱片艺术》最佳名片。格鲁米欧的这个录音版本自然也在这首批之列,高精度的抽样和量化使得本来就已出色的录音效果立马升级,几达天碟级数,音色通透,定位鲜明,音场的深度和宽度都是普通数码录音所难以企及,款款琴声带出万般迷人的风情,足以取悦高级音响玩家。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1773年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了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的全部作品中洋溢着他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其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织体干净细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共创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著名歌剧,使歌剧成为具有市民特点的新体裁。并作有大量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和室内乐重奏。

莫扎特: 小提琴协奏曲
MOZART: Violin Concertos 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乐队而作的协奏曲,有编号的为5首:第一号,降B大调,k207,作于1773年;第二号D大调,K211,作于1775年;第三号G大调,K216,作于1775年;第四号D大调,K218,作于1775年;第五号A大调,K219,作于1775年。另有未编号的3首(因亲笔谱已散佚):《D大调协奏曲》,K271a,也称为第七号;《降E大调协奏曲》,K268,也称为第六号;《D大调协奏曲》,Kanh294a,这3首作曲年代均不详。莫扎特有编号的5首协奏曲中,经常演奏的是后3首,其中尤以第三与第五最为美妙。
Violin Concerto No.1 in B flat Major, K.207
降B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07
作于1775年4月14日,萨尔茨堡。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第一、第二号比后3首知名度低,在演奏会上出现机会较少。这首协奏曲共3个乐章,乐器编制为主奏小提琴与双簧管2、圆号2、弦乐5声部。3个乐章分别为:================================================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先由弦乐五声部表现主题,后半部加人双簧管与圆号,反复后,奏快速音群,第一小提琴奏活泼的曲调与管弦乐追逐,然后主奏小提琴才在小提琴二声部伴奏下,奏有几分悲情的副主题。主要主题回到主奏小提琴上后,主奏小提琴又奏副主题,在细碎音符为中心的快速音群后,再现副主题,然后又在小提琴二声部伴奏下奏主要主题。此时转为行板,G小调,以主奏乐器为中心,弦乐伴奏,管乐器在后半部介人,以长音符润饰。接着是小快板,G大调,民歌调,仍以主奏小提琴为中心。小快板主题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后半部变成三连音拨奏的分解和弦,双簧管表现主题,主奏小提琴奏新音型,双簧管奏主题,主奏小提琴再以三连音分解和弦伴奏。小快板主题因接近斯特拉斯堡古老曲调,有人称此协奏曲为"斯特拉斯堡协奏曲"。这--乐章最后回到开头的快板,G大调,表现主奏小提琴与乐队的追逐,最后在双簧管与圆号的音响下平静地结束。您现在听到的是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16,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