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这张赞菲尔演奏的排箫碟片涵盖了巴赫、贝多芬、亨德尔、威尔第、维瓦尔第、勃拉姆斯、舒曼、舒伯特、普契尼等大师的作品选段,同时还选择了一些脍炙人口的通俗曲目如《孤独的牧羊人》、《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Summer of ’42》( 42年的夏天)等。
[center]排 箫
排箫这种乐器的历史,说起来比我们今天常见的很多乐器都要悠久得多。早在古希腊文明时期,排箫就已经出现了,古希腊的壁画上,风度翩翩的神仙和可爱的小天使手中拿的不是竖琴就是排箫。排箫的形体和制作数千年来变化不大,用若干竹制或芦苇制的哨型管按哨管的长短尺寸依次扎成一排,顺次吹奏即可吹出音阶,排箫的哨管数目不一而同,大型的排箫为求得较宽广的音阶,哨管多达二十余根。不知为什么,排箫这种古老的乐器是与古希腊神话中的牧神潘(pan)相关的乐器,又称为潘笛,在南美一带国家,一般由牧羊人吹奏。罗马尼亚对排箫情有独钟,一直维持了排箫吹奏的传统,如今变成名符其实的“排箫之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种通俗抒情的新音乐,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轻音乐”掀起一股热潮,其中一些著名的轻音乐大师在创作中使用了已蜕变成冷门民族乐器的排箫,结果被大众惊为绕梁仙音,于是排箫藉此良机走上流行音乐舞台,成为轻音乐中的代表性乐器,从产生——埋没——复兴,排箫修成正果的过程可谓艰辛。
乔治·赞菲尔(Georger Zamfir) 任何民间乐器假如能风靡世界,除开天赐良机,一定还和一些伟大的音乐家的努力分不开关系,吉他就是个最明显的例子,排箫也是如此。乔菲·赞菲尔这位世界级排箫大师,对排箫的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年62岁的赞菲尔1941年出生于罗马尼亚巴恰雷斯特市,小时候跟随父亲放羊,原本没想过今后的一生将和音乐结缘。小赞菲尔学会的第一件乐器是手风琴,经常在当地的吉卜赛聚会或乡亲的婚礼等场合上露一手。1955年他得到巴恰雷斯特音乐学校的一个入学名额,但该校的手风琴专业因故停办,无奈之下,赞菲尔改修了钢琴和排箫专业。就这样,赞菲尔的音乐课从中学读到大学,也从罗马尼亚读到了巴黎,其间他接触了大量的民族音乐,当过民谣室内乐团的指挥。赞菲尔自行动手对排箫进行改制,使之更适合于现代音乐的表现。以前欧洲人对排箫的认识源于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帕帕杰诺的咏叹调《我是个快乐的捕鸟人》,是赞菲尔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印象,排箫不再是粗糙、单调、只能发出几个音符的类儿童玩具,而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的现代乐器。六十年代,赞菲尔与法国轻音乐大师詹姆斯·拉斯特展开合作,一张名为《天堂鸟》的轻音乐天碟把悠扬飘逸的排箫定格在千千万万个乐迷心中。八十年代,赞菲尔出版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排箫音乐唱片,特别是他用排箫改编吹奏电影音乐获得巨大的成功,用风靡全球来形容也不过份。赞菲尔的成功不仅提升了排箫在乐器领域里的艺术地位,而且间接导致了排箫艺术的繁荣局面,越来越多的排箫演奏家相继出现就是明证。
Gheorghe Zamfir - 《The Lonely Shepherd》
演奏:Georger Zamfir
出品时间: 1997
编号: PHILIPS 454 521-2

01 《柔版》雷蒙.贾左托根据马索.阿尔比诺尼的手稿改编
02 《浪漫曲》NO.2根据贝多芬OP.50改编
03 《西西里舞曲》根据乔治.菲利普泰勒蔓的A大调协奏曲改编
04 《柔版》选自巴赫的《p小调协奏曲》
05 《广版》选自哼德尔的歌剧《西尔斯》中《绿树青葱》咏叹调
06 《快版》选自让.巴普第斯特.勒耶的d大调协奏曲
07 《行版》选自巴赫《管弦乐组曲》
08 《旋律》
09 《42年夏》米尔才.莱葛德作品
10 《孤独的牧羊人》詹姆斯.拉斯特作品
11 《冬》根据维瓦尔地的《四季》选段改编
12 《梦幻曲》根据舒蔓的《童年情景》改编
13 《圣母颂》根据舒波特作品改编
14 《贾尼.斯基基》选曲。普契尼作品
15 《维澳列泰咏叹调》选自维尔第的歌剧《茶花女》
16 《匈牙利舞曲》NO.1根据博拉姆斯作品改编
17 《玛侬莱斯科》选自普契尼歌剧
18 《灰灯光》的主旋律。夏尔.查博林/G.帕森斯的作品
19 《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选自安德鲁.劳挨德.韦伯的音乐剧《依维塔》
曲目试听欣赏18. Theme from "Limelight" 《灰灯光》的主旋律。夏尔.查博林/G.帕森斯的作品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