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11/2017]【怀旧老歌】女高音歌唱家邓韵1975年演唱的《热烈欢呼越南人民的伟大胜利》暨歌...
吴祖强 中国作曲家。原籍江苏武进,1927年7月24日生于北京。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1] 1947年入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学习。1950年转入中央音乐学院,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1953年赴苏联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学习作曲。回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1970~1973年任《光明日报》编辑部音乐组长,1972~1974年任中央乐团创作组组长。1974年回校任教。1978年任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历任副教授、副院长,1982年起任院长。由他担任音乐整体设计、主持创作并作为作曲者之一的舞剧《鱼美人》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音乐,以高度的民族性和交响性成为中国舞剧音乐的经典。《二泉映月》原是民间艺人华彦钧创作的充满了浓郁民族色彩和风格的二胡曲,吴祖强将此曲改编为弦乐合奏的形式,以使国内外的交响乐团和室内乐团都能演奏,使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1979年,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带领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再一次选中并演出了这部作品。那次音乐会上还演奏了吴祖强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与刘德海和王燕樵合作),这是我国音乐史上首部成功地将民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相结合的协奏曲,融合得天衣无缝,成为典范之作。后来小泽征尔将这两部作品带回美国演出。此后,弦乐合奏《二泉映月》被世界上许多交响乐团演奏,出过多个版本的唱片。主要作品有歌曲
《平原万里稻花香》,1953《燕子》(新疆哈萨克族民歌改编,艾图瓦尔夫译词)《让歌声随着浪花飘荡》影片《12次列车》主题歌(集体作词,女声独唱、混声合唱及管弦乐队,八一电影制片厂,1960年。)
《囚徒之歌》(托尔斯泰名著《复活》小说改编的话剧《复活》主题歌,)
《托起明天的太阳》
室内乐
《主题与变奏》《小奏鸣曲》《回旋曲》《弦乐四重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根据阿炳二胡独奏曲改编,1973—1976年,1977年于北京首演,1979年音乐出版社出版总谱。)
《听松》(根据阿炳二胡独奏曲改编,1990年于北京首演,见《融汇集》。)《良宵》(根据刘天华原作二胡曲改编,1992年于北京首演,见《融汇集》。)
乐器与乐队
《草原小姐妹》(琵琶协奏曲,五乐章不间断演奏。1973—1977年。1977年于北京首演,198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总谱。合作者:刘德海、王燕樵。)
《春江花月夜》(琵琶与管弦乐队音诗,1980年于美国坦格伍德音乐
《江河水》(二胡与管弦乐队,1980年于美国坦格伍德音乐节首演,见《融汇集》)
舞剧音乐
《鱼美人》(中国舞剧,三幕四场及序幕、尾声。1959年于北京首演。1961年、1982年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及日本音乐之友社先后出版不同版本钢琴独奏曲谱。200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音乐会组曲》管弦乐总谱。合作者:杜鸣心。)
《红色娘子军》(现代芭蕾舞剧,六场及序幕,1964年在北京首演。“文革”期间作为“样板戏”197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剧管弦乐总谱。八十年代后部分恢复早期原版本,200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音乐会组曲》管弦乐总谱。合作者:杜鸣心、王燕樵、施万春、戴宏威。)
清唱剧
《在祖国大地上》(交响音画,为大型交响乐队,两乐章,1958年于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大音乐厅首演,见《融汇集》。)
《涂山之阳——与洪水搏斗》(清唱剧类型康塔塔,为大型交响乐队、混声合唱、女声合唱、女高音独唱、男声合唱、男中音独唱。郭沫若诗,吴祖强摘编唱词。全曲六段,创作于1958年。其中第三段女声独唱《等待》当年曾以钢琴伴奏用俄语在莫斯科演唱,博得好评。2007年全曲在北京首演距作品完稿已49年,见《融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