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017]《孩子,你可知道》,李谷一和朱逢博的两款录音
有李谷一的歌迷回忆,李谷一曾经在1980年的CCTV元旦晚会演唱过一首叫做《孩子,你可知道》的歌曲。网友“故乡是北京”在百度李谷一贴吧写下当时的演唱场景——“李老师一身白西服,先是坐在旋梯旁,然后缓缓站起”。这应该是这首歌曲最早“公演”的“场景”。
李谷一演唱《孩子,你可知道》的这台晚会没有传下来视频,只有一些歌迷的描述。北京录音录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电影套曲 扬帆·小路》盒带[注]有这首歌曲的录音。

[注:盒带为“艺美”牌 ,编号YY116,出版年份大约在1983-1984年。该盒带另有注明“ 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录制”的封皮,编号仍为YY116,《孩子,你可知道》盒带B面第2首]
“扬帆”和“小路”是两部故事片的名字,《扬帆》,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于1981年;《小路》,江苏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于1982年。都是王酩担任作曲。如果按照音乐概念上的“套曲”来理解,盒带A、B两面的15首歌曲可能是按照为哪部影片而作作为分组依据的。(根据笔者的分析,其实这盘盒带包括了王酩为《西子姑娘》创作的插曲,但展开说太长,略了。)
《孩子,你可知道》被排进《扬帆》。看过故事片《扬帆》的人该知道,影片音乐是在开机前写好的,全部插曲的创作可能完成于1980年甚至更早,这样,《孩子,你可知道》由该片的配唱者之一李谷一在1980年元旦晚会上演唱合情合理。当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现在《扬帆》这部影片里。原因不详。
歌词
孩子你可知道,孩子你可知道,什么是妈妈的欢喜?什么是妈妈的烦恼?当你还在妈妈的怀抱,妈妈最爱你那梦中的微笑。啊,我的孩子在梦中微笑。 孩子你可知道,孩子你可知道,什么是妈妈的忧愁?什么是妈妈的骄傲?当你离开妈妈的怀抱,像是一只飞来飞去的小鸟。啊,一只飞来飞去的小鸟。 孩子你可知道,孩子你可知道, 什么使妈妈最伤心?什么使妈妈最自豪? 当我听见路边的人们说道,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好。啊,谁家的孩子这么好。
潇湘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完成《小海》,影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海热爱航模,但小海妈妈认为航模耽误小海的课业,坚决反对儿子继续做航模,并说要把小海的航模材料和书籍都烧掉。倔强的小海不肯放弃,在爸爸、妹妹以及少年宫航模教练廖老师的帮助下坚持做航模,他唯恐在家里做航模被妈妈发现,便利用海滩上一艘被丢弃的小船,建立起自己的航模制作间。为了探求更多航模知识、做更精细的航模,小海课余时间收集废品卖钱,用来买参考书和航模材料。【后面的剧情略】
《孩子,你可知道》在影片中出现时的画面是:
小海拿着一卷图纸,偷偷去海滩,进入小船船舱;
小海一次次背着辛苦积攒的废品与商贩交易换取零钱;
小海在海滩独自看航模参考书(显然那是用卖废品的钱买的)
......
此刻、此画面,出现以妈妈口吻唱出的《孩子,你可知道》与剧情契合吗?显然不!剧中小海妈妈在这个时点并不具备这样的母爱情感,歌词中的那些话与小海妈妈的想法也都不沾边。
单纯考虑剧情的话,此处的插曲从描绘小海内心活动出发,或者以第三者口吻赞美他的恒心与志气更合适些。
朱逢博很投情地演唱了这首歌,她把握的是慈母口吻,可这恰恰不像影片中那位母亲。这虽是一首很出色的歌,但不是一首合适的故事片插曲。
结合上文提到的那盘盒带看,《孩子,你可知道》恐怕不是王酩为故事片《小海》创作的。很可能他把这首现成的歌曲提供给编导,而编导也没有仔细斟酌就用在了影片里。
《小海》的声音后期在上海完成(儿童配音演员来自上海,乐队与独唱也请上海的院团和歌者担任)。猜想,如果这部影片在北京做声音后期,王酩会力荐使用李谷一的录音吧?

注意啦!
朱逢博与李谷一的演唱,使用的歌谱不尽相同。
李谷一的录音—
请点击这里聆听朱逢博的录音【取自电影音轨,并调正了音调】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亲们听完,有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