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2012]唐宋古韵,华夏正声==吴顺喜《潮乐鼓王》[320K/115]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聆听一辑亚洲流行亚洲流行-分享区(VIP)网盘MP3 [27/6/2012]唐宋古韵,华夏正声==吴顺喜《潮乐鼓王》[320K/115]

1  /  2  页   12 跳转 查看:2695

[专辑\合辑] [27/6/2012]唐宋古韵,华夏正声==吴顺喜《潮乐鼓王》[320K/115]

[27/6/2012]唐宋古韵,华夏正声==吴顺喜《潮乐鼓王》[320K/115]








专辑介绍

  最具潮汕特色的音乐,备受樂迷推崇的鼓师。经典的演绎,活泼的景象,闻其声,如见鼓王风姿!前

期由经验丰富录音师陈新胜先生录音,后期经著名的唱片制作人易有伍先生作母带处理。

  专辑精选了潮州锣鼓乐中各种表演形式的经典曲目,有文套名曲《六国封相》,武套《樊梨花大破金

光阵》,潮阳笛套锣鼓《大登楼》,小锣鼓《四出连》,庙堂音乐《翰庭简》,以及纯打击乐作品《跨海

长虹》等。担任司鼓的是曾获得全国鼓乐比赛最高奖“山花奖”的吴顺喜先生,前期由经验丰富录音师陈

新胜先生录音,后期母带经著名的唱片制作人易有伍先生处理。呈现在您面前的,是一辑原汁原味,散发

着唐宋古韵的音乐精品。

  这张唱片是“艺士林”开山之作,也是鼓王吴顺喜最动人的录音。鼓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能不认识

一下吗?

打击乐:
  司鼓:吴顺喜                                         
  小钹:吴彤楷               
  月锣、亢锣:沈晓凯         
  钦仔:陈焕杰               
  深波:徐惠忠               
  风锣、斗锣:蔡潜润         
  排钦:吴顺意               
  排曲锣:黄灿松             
  定音京锣:陈佳龙           
  定音云锣:许奕金           
                           
音乐:
  唢呐:吴顺意  黄灿松
  大笛:许振烈  郑则瀚
  二胡:刘雨声  辜纯生
  椰胡:杨开贤
  扬琴:许奕金
  琵琶:陈韵芳
  古筝:陈佳龙
  三弦:许先彤
  大提琴:黄佳玲
  笙:魏甲河
  洞箫:郑则瀚

  2002年、2004年,吴顺喜两应中国音乐学院的邀请,到该校指导排练大锣鼓和担任司鼓。中国音乐学

院器乐系主任、琵琶大师刘德海教授曾这样评价他:“吴顺喜鼓乐功底很深,他的表演风格正派又充满激

情。2005年,吴顺喜担任司鼓的潮乐团代表,广东省赴山西参加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获得最

高荣誉山花奖。2006年 吴顺喜获“新世纪之星”荣誉称号,被广东省推荐为“我国民间文艺优秀传承人

”候选人。

潮州大锣鼓的特点

  潮州大锣鼓的音乐格调刚柔相济、恢宏磅礴。乐队中的领奏乐器唢呐以麦杆为哨,发音柔美,司鼓艺

术与我国拳术、剑术相结合,别具一格。

  潮州大锣鼓的音乐格调绮丽清朗、刚柔相济。乐队中使用的唢呐以麦杆为哨,发音柔美,是领奏乐器

。打击乐器选用一些有固定音高的锣,合奏音响谐和。司鼓艺术别具一格,司鼓者以轻重缓急的底鼓和刚

柔徐疾的手势指挥乐队,并以演奏复杂多变的鼓套充分发挥它的表现作用,创造了许多鼓套,以及与我国

拳术、剑术相结合的击鼓动作,是一种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的击鼓艺术。

  唐宋古韵,华夏正声——《潮乐鼓王吴顺喜》专辑前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辑潮州大锣鼓,是历史的缩影,倒影里有无数文人雅士的歌咏,有数不清的乐工的弹唱,有韩愈被

贬潮州的落魄,有文天祥流亡南疆的浩叹……
  遥想韩愈当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他骑着一匹瘦马,身上沾着几片蓝关的雪花

,脸上写满失意与落寞。他万没有想到,短短八月客旅,会给潮人留下无限的回忆,令潮州士民衷心感戴

,使得潮州江山改姓韩。
  回望宋帝昺、文天祥流亡潮州的路线,忽然发现,他们随行的从人还背负着宫廷礼乐文化,这当中赫

然就有后来流寓潮阳的笛套古乐。战火绵延,硝烟不息,南逃的宋帝昺终于没能躲过亡国的灾难,文天祥

的《正气歌》也只能化作一声浩叹。
  还有那如恒河沙数的吟叹与歌咏,那风流的翰墨,炫彩的戏服,俱在历史的角落里呢喃。
  白云苍狗,梦里云归何处寻。明月有情应笑我,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斯人斯事,俱往矣!惟有

这锣鼓的声音,跨越千载,依然在这片热情、包容的土地上鸣响着。
  潮州锣鼓乐起源于唐代鼓吹乐,韩愈在《又祭止雨文》中写道:“吹击管鼓,侑香洁也”,所谓“吹

击管鼓”,即鼓吹乐也。明宣德七年(1432)手抄演出剧本《刘希必金钗记》中有“三棒鼓”和“得胜鼓”

的锣鼓字谱记录。嘉靖丙寅年(1566)刊行的《荔镜记》“睇灯”一场中,对潮州元宵佳节的描述有“鼓乐

吹唱”、“满街锣鼓闹喧天”的词句。说明了明代潮州戏剧演出中锣鼓乐的表现形式已相当完备。
  潮州锣鼓乐包括大锣鼓、小锣鼓、笛套大锣鼓、苏锣鼓、八音、十音、花灯锣鼓等。
  大锣鼓是以打击乐为主,以击鼓指挥并配以管弦乐的一种合奏形式,以唢呐为旋律主奏乐器的便称“

唢呐大锣鼓”,这种演奏形式最普及,流传最广。国内外人们时常提起的“潮州大锣鼓”多是指这一种。

大锣鼓除大鼓外,锣器较有特色的有钦仔、深波、斗锣;其次有苏锣(形制比马锣大)、亢锣、月锣、大

钹、小钹等。由于锣器各具特点,且各有固定音高,演奏时丰满协调,并且有简单的和声效果,与管弦乐

交响时,刚柔相济,动静得宜。大锣鼓传统的演奏分“长行套”与“牌子套”。“长行套”常用于节日喜

庆、盛会、游行等大场面。“牌子套”多脱胎于“正字戏”的曲牌锣鼓,原主要用于表现戏剧故事情节,

由若干牌子连缀而成,传统曲目共有十八套之多,如《六国封相》、《洪迈追舟》等。
  小锣鼓,是大锣鼓减去斗锣、苏锣等强烈而声浊的打击乐器后,派生出来的一种合奏形式,具有轻快

、明朗的特色,如《画眉跳架》。
  笛套大锣鼓。是唢呐大锣鼓的支派,流传于今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以大横笛(四至八支)为领奏

,辅以笙、箫、管等乐器,具有高亢、清悠、柔婉、古朴的特色。
  苏锣鼓。是以苏锣苏鼓演奏而得名,原脱胎于“外江戏”伴乐的演奏形式。此外还有八音、十音、花

灯锣鼓等。
  专辑精选了潮州锣鼓乐中各种表演形式的经典曲目,有文套名曲《六国封相》,武套《樊梨花大破金

光阵》,潮阳笛套锣鼓《大登楼》,小锣鼓《四出连》,庙堂音乐《翰庭简》,以及纯打击乐作品《跨海

长虹》等。担任司鼓的是曾获得全国鼓乐比赛最高奖“山花奖”的吴顺喜先生,并由著名录音师陈新胜先

生担纲录音与后期制作,呈现在您面前的,是一辑原汁原味,散发着唐宋古韵的音乐精品。
  红泥小火炉,杯茶正馨香。品一杯甘醇的工夫茶,放松,任音乐浸润您的每一个毛孔,滋润您的心灵


    ——部分内容参考了郑诗敏先生所写的《丰富多彩的潮州音乐艺术》一文,《潮乐研究》创刊号。



 
专辑曲目

01. SOLO
02. 六国封相
03. 樊梨花大破金光阵
04. 洪迈追舟
05. 跨海长虹
06. 四出连
07. 翰庭简
08. 小桃红
09. 大登楼



试听曲:跨海长虹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本帖被评分 2 次
 

回复:[27/6/2012]唐宋古韵,华夏正声==吴顺喜《潮乐鼓王》[320K/115]

  刚柔相济、恢宏磅礴的潮乐鼓王。 谢谢一如即往  !
 

回复: [27/6/2012]唐宋古韵,华夏正声==吴顺喜《潮乐鼓王》[320K/115]



引用:
原帖由 lkk001 于 2012-6-27 22:52:00 发表
  刚柔相济、恢宏磅礴的潮乐鼓王。 谢谢一如即往  !

今天来得快呀,我一个转身你就跑来了
 

回复: [27/6/2012]唐宋古韵,华夏正声==吴顺喜《潮乐鼓王》[320K/115]



引用:
原帖由 nsyzj 于 2012-6-27 22:56:00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lkk001 于 2012-6-27 22:52:00 发表
  刚柔相济、恢宏磅礴的潮乐鼓王。 谢谢一如即往  !

今天来得快呀,我一个转身你就跑来了


  一板晚上好,俺动作不快些,鸟锅锅就飞进来啦  !
 

回复: [27/6/2012]唐宋古韵,华夏正声==吴顺喜《潮乐鼓王》[320K/115]



引用:
原帖由 lkk001 于 2012-6-27 23:12:00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nsyzj 于 2012-6-27 22:56:00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lkk001 于 2012-6-27 22:52:00 发表
  刚柔相济、恢宏磅礴的潮乐鼓王。 谢谢一如即往  !

今天来得快呀,我一个转身你就跑来了


  一板晚上好,俺动作不快些,鸟锅锅就飞进来啦  !


呵 呵 好采即往的米田共落到一鍋家的田

潮汕的樂曲一直是兄弟班的專利 能夠在即往的手上聽到 有給她
聽了之後 好似兩廣的獅隊的對決  謝謝即往

由於百度網盤 對於台灣網友與對岸限制 以至於過去的鏈結不見 深感抱歉!!!
若能見時可能他們放寬了!!!
*** 上傳的文件 若失效就不再傳了 所以......***
 

回复:[27/6/2012]唐宋古韵,华夏正声==吴顺喜《潮乐鼓王》[320K/115]

鼓声阵阵  很有 气势的  来听听
 

回复: [27/6/2012]唐宋古韵,华夏正声==吴顺喜《潮乐鼓王》[320K/115]

感谢楼主分享,好听的歌曲
 

回复:[27/6/2012]唐宋古韵,华夏正声==吴顺喜《潮乐鼓王》[320K/115]

支持我们潮州的音乐
 

回复:[27/6/2012]唐宋古韵,华夏正声==吴顺喜《潮乐鼓王》[320K/115]

鼓声悦耳  很有气势
 

回复:[27/6/2012]唐宋古韵,华夏正声==吴顺喜《潮乐鼓王》[320K/115]

潮州大锣鼓是广东潮汕地区民间传统音乐中的一朵奇葩.我看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有资格.感谢一如即往推介分享.
美妙的音乐 令人回味无穷
 
1  /  2  页   12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