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成方圆的《我驾着一只小船》
求 成方圆的《我驾着一只小船》
屈指算来,认识成方圆已十年有余了。那时候的东方歌舞团还在魏公村院内,距离我住的万寿寺总政歌舞团大院很近,如果骑自行车去一趟,只要五六分钟。又因为我俩当时同在中国唱片社广州分社录制独唱盒式带,便经常骑着自行车往来。记得我在录制了第一盒独唱专辑后,成方圆刚好也准备去广州,她来到我这里,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把歌录好,录音需要哪些“方法”。当然,我总是毫不保留地告诉她,那时候我录制过一首刘诗召作曲的新歌《 我驾着一只小船 》,音乐编辑黄美娟说,这首歌成方圆也很适合,你回北京后推荐给她
吧。后来方圆还真到我那里抄了那首歌,也录进了盒式带。
想想那时候我们都年轻,又都是“初出茅庐”,事业心可强着呢。我们不仅在一起探讨录音的方法,甚至还像模像样地探讨未来人生的理想。有时聊得晚了,我说我送你回去吧,她总是婉言谢绝,我说经过中央民族学院后门的那截路很黑很僻,难道你不怕强盗不怕鬼?圆子便把头一昂,颇有英雄气概地说:“鬼怕我呢!”
文艺圈的“哥儿们”都管成方圆叫圆子,实际上这也是北方人的习惯,以表示对人的亲切。成方圆的祖籍是湖南,也生在北京,上小学时曾在山西太原舅舅家居住过,所以她还能说一口流利的太原话。因此,说成方圆是南方人,其实她几乎没有在南方待过,身上却是北方人的风格特点很浓,大大方方、直直爽爽的,很有点男孩子的味道。
我们一道参加了中央“心连心”艺术团到新疆各地慰问演出。一路上她喜欢拿着照相机,到处拍照。有一次我们由新疆风情很浓的伊犁乘车去博州,沿途迷人的景象忙得成方圆“手忙脚乱”。途经闻名遐迩的“塞里木湖”时,当地的民族领导和文艺工作者还专门在湖畔为我们举行了欢迎仪式,大家载歌载舞,吃着烤羊肉。而这时的方圆早已跑到了很远很远的湖边,尽情地拍摄着那千载难逢的湖光山色。我和大家站在绿草如毯的山坡上望着沿湖畔奔跑的她,顿时觉得这不就是一幅摄影作品中的佳作呢吗!可惜当时我手里没照相机,为此还后悔了许久。
方圆也爱写点什么的,但她总说她坐不下来。她问我:“小郁,你是怎么有时间写文章写诗的呢?”我说,我常随身带个小本子,走到哪里便把在哪里随感而发的东西记录下来,尤其是诗句比较方便。这样回到北京后再找个充裕的时间坐在家里认真地整理整理,便能得出一篇篇文章和一首首诗歌。圆子听了后说,很受启发很受启发。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再遇见她时,问她:你写了什么啦?她又总是大大方方、直直爽爽地回答我:“嘿!事情一忙,就把这事给耽误了!”
大方直爽的她也有颗极温柔善良的心。她一直对从小将她带大的老保姆关怀备至。老保姆前几年因岁数大了,便不再帮人家带小孩,重新又卖起了冰棍。谁能想象得到,方圆在去看望她时,竟还陪她在街头卖过冰棍呢!今年老保姆老得实在干不动了,冰棍也不卖了,她那在湖南乡下的孙子便专程来到北京,将她接回湖南老家。当时成方圆正在外地演出,当她在给家里打电话时知道了这一消息后,就在长途电话中让母亲一定转告老保姆大娘,务必等她返京后再走,她知道也许这就是最后一面了。可是因为乡下田里还有许多农活要做,大娘的孙子不愿再等,着急要走。当成方圆再次往北京家中挂长途时,得知大娘已经启程,便赶紧去查看了列车时刻表,并风尘仆仆地往湖南长沙赶去。老天不负有心人,等她刚抵长沙车站时,正好也是老保姆大娘乘坐的列车由北京抵达长沙。当她穿过了拥挤的人流,奇迹般地出现在老保姆的面前,大娘不禁老泪纵横。
成方圆告诉我,那天她一直把大娘送到乡下的老家,当她沿着弯弯曲曲的泥泞田埂走出很远很远了,一回望,老保姆依旧站在那低矮的屋檐下,默默地向圆子告别。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