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2011]侯旭为十年音乐路正名 大气底蕴值得慢慢回味


腾讯音乐讯 候旭大概是伴随着内地乐坛网络音乐兴起后最著名那一拨歌手中,发展最为曲折的一个。很多人会把《一杯接一杯》《不哭》当成是候旭在歌坛的起点,也习惯性地把这首歌当成了是候旭的标点和定点。事实上当初2004年在网络音乐如火如荼的时候,谁都没寄望过这首歌要红,谁也没想过这首歌会红。可见这首歌最初在候旭心里,并没有把这首歌寓望成自己的音乐座标。而在这首歌之前,候旭已经唱了很多年,而那之前,候旭在夜场里最擅长的,是唱
张学友唱
姜育恒(
微博
姜育恒听众:896388人+收听已收听最新消息
2011年3月11日 15:14好歌送朋友
更多)唱
王杰(
微博)的华语音乐经典男声,他最早走的也是从歌词到演唱都很讲究的正统经典风范的歌唱路线。
人生本来就充满意外,太多的可遇而不可求,更何况本身就更充满变数的演艺圈。已经唱了10多年的候旭,没能把自己唱到一个乐坛起眼的位置,却因为一首谁都没抱太多想法的《一杯接一杯》,把自己唱成了内地网络乐坛的一个标杆。从此,候旭被看成了彩铃歌曲之王,而人们总习惯他第一次见到的某人的成功,作为今后辨认这个人的定式方位,而接下来的候旭,却一度沉寂下来,直到《东北人》《大雪》《乌苏里船》这些充满民族底蕴、渗透着浓郁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感的三首作品呈现在我们的耳边。可以预见,这是一系列会被老百姓喜闻乐见,随口就能唱到处都能唱的歌曲,再加上候旭本来就很朴实的外貌,身处时尚的主流的音乐圈,候旭虽然享有了音乐的人气和最广的市场,却依然没在音乐圈里找到自己期望被肯定的位置。
事实上最初的我也是对候旭多多少少抱着这样的一种偏见,觉得他可能就是那种只要把歌唱顺嘴了就行的歌手。直到无意间我听到他的一首《大雪》,大气苍凉的音乐走向,有一种时光在褶皱中流转的感觉,恍如回到了五六十年代那些流离而漫伤的场景之中,而歌词的意向也显然有很多的讲究和细腻,那时就想,原来候旭还可以唱这样的歌曲?
当然,这样的歌曲在当时的候旭的职业安排中,并没被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中,事实上,候旭有很多这样的歌曲,像这张EP中的《乌苏里船歌》《东北人》,都不是广义上的网络情歌,而是一种新民族音乐、新民乐摇滚风格的宣扬与铺张。这些歌曲在当年都只能潜藏在一张张大卖专辑里最不显眼的角落,然而,那可能才是候旭最想为自己留住的歌曲,而庆幸的是,十年来,不管怎样,他一直坚持了,并留住了这样的歌曲。
蛰伏多年的候旭,像是候旭这十年来一直为自己苦守的一条底线,尽管曾经被淹没在候旭众多的商业演唱任务之下,如今,当候旭终于可以自主自己的音乐时,才终于有机会浮出水面,现出它们本来的面目,上升到它们原本该有的位置。相对于候旭从前被大众定型的那些歌曲,这三首歌,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极具底蕴的“气质”,浅吟慢唱,娓娓道来,从心里出发,最终又在心里找到位置。
而这种底蕴,在我看来,恰恰是最能凸显候旭演唱特质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从候旭从前的演唱习惯来看,还是从候旭本身受过的音乐教育,以及他的声音特质来讲。虽然从前我们也多次听到候旭很多洒狗血似的唱腔,但候旭最好听的音色,我以为还是在他的中低音部分,他的音质中是那种带有些许颗粒感有一定饱和深度感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其实最适宜去表达一种经过磨砺后趋于圆熟的深层次感悟,所以,以这样的声音,去听带有岁月风尘后自省感悟的《大雪》,就会有很强的代入感,它会让你觉得,这样的人生感悟让这样的声音唱出来,是真实可信的,并且会让你因为这样的一点简单的真实而心生暖意,并愿意反复去回味这种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