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0/2/2011]【40后老人,国语时代曲系列】很老很老的歌:第11-13辑【王人美 姚敏 严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人美(1914年12月-1987年4月12日),原名王庶熙,中国湖南长沙人,著名电影明星,暱称“小野猫”。
生平
王出生于长沙书香门第,其父王正权曾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数学教员,门生包括毛泽东等人。因父母早逝,王被迫于1928年随其兄前往上海谋生,加入黎锦晖创办的中华歌舞团。黎十分赏识王的才华,为其改名“王人美”。不久,王即走红上海歌舞界,与胡蝶和黎莉莉并称三杰。
1931年,王随团加入联华影业公司,次年出演影片《野玫瑰》而成名。1934年,王在影片《渔光曲》中出演“小猫”一角,大获成功,奠定其在影坛的地位。此后她又出演了《风云儿女》等影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拒绝为日本人拍摄电影,转而出演一系列的抗日话剧。抗战结束后,王进入昆仑影片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留在上海,初在长江电影公司拍片。1957年,因受反右运动影响,王精神错乱,痊愈后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
1980年,王中风,瘫痪在床。次年,王在多年努力后终于加入中国党。1986年底,王再次中风,成为植物人,次年4月12日在北京病逝。
王曾于1934年1月1日同影帝金焰结婚,后因对王投身抗战宣传两人意见不同,于1945年离婚。1955年,王又与叶浅予结婚。
===========================

姚敏
上海老歌 (1931-1949) 的 Disc Eleven 屬唱作俱皆的“姚敏”﹐這位早在上海已出道的作曲家﹐在50/60年代成為最重要的國語時代曲創作人之一﹐影響以後華語/粵語歌曲發展深遠。
早期他跟妹妹姚英及姚莉在上海各大電台播音﹐其後也隨妹妹姚莉進入百代唱片灌錄唱片﹐除了創作歌曲之外﹐也擔當男聲與各大女歌星合唱﹐這也填補了嚴華退居幕後﹐甚至離開唱片業的空檔。初到香港時﹐在大長城唱片還算有發聲﹐但百代在香港成立之後﹐姚敏已完全退居幕後了。
=====================================

嚴華
上海老歌 (1931-1949) 的 Disc Ten 屬“桃花太子”嚴華﹐這位早在“明月社”時期已出道的帥哥﹐是上海時期比較罕有的男歌星﹐他能唱能寫歌﹐不過至今仍深受人認識﹐乃是因為他曾是“金嗓子”周璇的丈夫。
嚴華 (1913- )﹐原名嚴運華﹐生於北平﹐出身於書香門第。1929年從北京尚志商業專科學校畢業之後﹐即在伯父的安排下在印刷局做事﹐但因為工作沉悶﹐翌年正當“明月社”從上海移師北平發展﹐與妹妹嚴斐遂要求黎錦暉要加入該社。因為當時歌舞團根本沒男演員﹐故此一臉帥氣的嚴華﹐又有京劇票友舞台經驗﹐甚得黎錦暉欣賞﹐之後他改名為“嚴華”。
進入明月社之後﹐他跟隨黎錦暉學習作曲﹐又跟王人美學拉小提琴﹐甚至在演出時幫忙擔任跑龍套等小角色。當“明月社”回到上海﹐被“聯華影業”收編為“聯華歌舞班”之後﹐他也跟小周璇認識了﹐並且幫助她學習。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聯華歌舞班”解散﹐原班底復又組成“新月”﹐嚴華擔任副社長﹐但未幾又解散﹐之後他又組成“新華”。這時嚴華恰巧又晉身大銀幕﹐演出天一公司的“芭蕉葉上詩”﹐於是漸有知名度﹐不過因為“新華”演出不多﹐故此他跟周璇經常到電台播音﹐又為唱片公司灌錄歌曲。1936年下旬﹐嚴華的“新華”跟黎錦光的“明月”共同組成“大中華”﹐聯袂到南洋演出﹐可惜未幾因團體內部人員不和﹐於是嚴華等人先離團回國﹐歌舞團也宣告解散﹐之後他又參與“上海藝術劇團”到菲律賓演出半年﹐之後就加入百代擔任特約創作及灌片等事務。1938年嚴華與周璇戀愛成熟結婚﹐可惜1941年離異﹐在這段短暫婚姻期間﹐他為妻子主演的電影創作了不少歌曲﹐包括“春花如錦”﹑“百花歌”﹑“縹緲歌”﹑“月圓花好”﹑“難民歌”及“天堂歌”等﹐然而嚴華也由幕前轉到幕後。與周璇離婚後﹐嚴華與大家閨秀潘鳳娟於1948年再婚﹐婚後育有 二子一女。
1939年﹐嚴華受百代灌音部主任傅祥撰之邀﹐與吳發等人共同集資從商﹐創立“遠東製造廠”﹐製造唱機用的唱針。1945年抗戰勝利後﹐遠東改組成“中國唱針廠股份有限公司”嚴華擔任經理一職﹐1955年“ 中國唱針”又與“大中華製針廠”合併﹐他又擔任副廠長。其後這家製針廠先後跟幾家公司合併改組﹐成為了日後的“中國唱片”。1962年﹐嚴革被調入唱片編輯部﹐與昔日老友黎錦光共事﹐直到退休。1992年﹐已屆80的嚴華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