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江红》是宋词音乐的一支曲牌。(据说)岳飞 写的这首歌词,可经结合这支曲牌来歌唱。宋代《满江红》的曲调是些什么音符,现今并未知晓。满江红 现在较为流行的有两个不同的曲子,一个 来源于清人王善为岳飞词作曲的古琴曲《精忠词》,王善,字元伯,陕西长安人,编有《治心斋琴学练要》琴谱。该谱除了收有传统琴曲以外,还收有王善创作的《易春操》、《幽涧泉》、《精忠词》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为《满江红》饲谱写的《精忠词》是一首较好的作品。此曲看来是王善在传统琴歌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昆曲的某些长处而创作的,曲调激昂慷慨,十分感人。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曲折地反映当时与阶级矛盾交织的现象。他创作的这首琴歌,曲调雄壮,气势磅礴,形象鲜明,在琴歌中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杰作。另一个 来源于1920年,在当时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所编的《音乐杂志》第一号、九、十两期合刊上,又见到另外一首《满江红》曲调,所配的歌词是元代诗人萨都剌的《金陵怀古》。关于这首《满江红》曲调的来源,至今并未得到确切的证明,一般称为“古曲”。其音乐曲调甚为悲壮雄伟。至1925年,又由杨荫浏先生将岳飞的《满江红》歌词对上述的这首“古曲”予以配唱,词曲也十分贴切契合,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自此,人们便常唱这首岳飞作词的《满江红》。

何彬、马圣龙 創作的二胡協奏曲《滿江紅》亦有吸收提煉這两个歌譜的旋律,创作了二胡曲满江红。何彬,1929年5月生,泰兴市黄桥镇人,国家一级作曲,原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马圣龙,著名民族音乐指挥家、作曲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指挥,原上海民族乐团常任指挥.生前创作、演出并出版了大批民族音乐作品,其中,《东海渔歌》《欢乐的日子》等享有盛誉。

二胡协奏曲《满江红》
作曲 何彬 马圣龙
二胡独奏 肖白镛 上海民族乐团伴奏
指挥 马圣龙
中唱上海出品
1994
全曲分为四个部份,演奏时不停顿,一气呵成
引子 0000-0058
1.潇潇雨歇
乐曲第一部份「潇潇雨歇」以乐队齐奏出悲壮而激越的序曲,刻划金兵入侵,百姓受苦,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奔波流离的悲惨场面 。
2.还我河山、
乐曲进入第二部份,岳飞投笔从戎,率领岳家军奋起抗敌的场面。二胡独奏部分强劲快速,音符多变,与乐队相互交织回响,营造出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惊心动魄战争场面。及至征调式《满江红》旋律之主题完整奏出。「还我河山」,这段音乐充满乘胜追击的气势,大有不捣黄龙誓不休的决心。

3.风波遗恨 1018
第三部分「风波遗恨」,开端是有不祥预兆的「三通鼓」声,不安定的片断音型在二胡声中出现,带来低沉而急促的不安情绪。这部份的音乐带有层层压抑感,其中有一段较长的二胡独奏华彩乐段,用以刻划岳飞在狱中的悲愤波动情绪,倾吐他的恨与憾,对「风波亭」事件造成的千古遗恨作出无尽的控诉。
4.精忠报国。
乐曲开始的引子再现时,引入第四部份「精忠千古」,乐队与独奏者奏出《满江红》的主题旋律,壮烈激昂,将全曲情绪推向高峰,有如一曲悲壮的颂歌,倾诉着千日年来,对这位伟大的民族忠魂,深切的研痛、凭吊及无限崇敬之情。

Man-jiang-hong 128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