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王夫人与黛玉(我本真心托明月)

转载



    王夫人是贾府二老爷的夫人,黛玉是贾府的外孙女。读过此书的人都知道王夫人是个善于用和善作掩饰的人,其实做事最是狠毒。王夫人不喜欢黛玉,大家都明白的。

    王夫人是黛玉的舅妈,王夫人相比于邢夫人来说出身好,又有子女,所以比邢夫人的地位在贾府高了许多,她是贾府实权的操纵者。本来王夫人是用不着和黛玉计较的。黛玉是一个晚辈,而且是一个没了父母的可怜孩子,对于王夫人这样树形象的人来说,亲近黛玉是有百利无一害的,可以得到老太太的欢心。而且黛玉不过是个女孩子,十几岁就要出嫁了,而且实在是不会影响王夫人的权利与利益。

    黛玉入贾府,王夫人没放在心上,当然她不会真心欢迎的。看的出来,王夫人是比较淡漠的,必竟和她没什么亲戚。所以老太太忙着掉眼泪,黛玉正在哀伤。凤姐忙着呀哄老太太高兴。王夫人对这一切都漠不关心的样子,她开了口,淡淡的问凤姐月钱发了没有。非常的冷静,在这样一个场合极不自然,不知道贾母是何感想,肯定觉得的扫兴。但是也说不了什么。黛玉是个小孩子,想不了那么多。接下来,王夫人有了和黛玉书中交待的唯一 一次的单独谈话。王夫人很随意的说,不要接近自己的儿子宝玉,王很谦虚把自己的宝玉说的极是玩劣,大面上听上去说的是,我的儿子很差劲,你要离他远点,免的让你生气。大家都清楚宝玉有什么事,王从来都认为是别人的错,她的宝玉是好的,都是让人给调唆的。所以这番话真实的意思是,你要离我们玉儿远些,别把我们玉儿给带坏了。黛玉口口声声说是,其实也没放在心上。一个五岁小女孩子那里懂王的高深话语。

    接下来王大失所望。老太太居然让宝玉和黛玉都随她居住。宝黛成了一个待遇。就算这不让王吃醋,可是也让她不安。她可不乐意让黛玉过分的接近宝玉。那个让儿子一见面就摔玉的小姑娘,那个天仙般灵透的女孩子,直觉让王夫人不安了。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王就是高度紧张。可是她管不了老太太,也约束不了宝玉,老太太宠黛玉,那是可以理解的。宝玉有那么多的妹妹,却偏最喜欢和黛玉在一起,这让王无奈而愤怒。

  王等待着沉默着。终于她的妹妹来了,带来了她的一双儿女,那个美丽稳重的宝钗才是王夫人的喜欢。宝钗的形象气质都是王喜欢的那一类型。和气顾家稳重大方,都是天然的大家闺秀气质。姐妹俩对金玉之说都是十分满意。一样的家世,特别的亲戚,宝钗的温婉,王大喜过望。只是宝玉依然近黛玉而远宝钗。

  看着宝钗成了府中上上下下喜欢的人物,王夫人不动声色的欢喜着。可是宝玉与黛玉天在一起,有时开心有时生气。那个天之骄子的儿子就肯对黛玉低头。黛玉的泪水总会让宝玉失魂。王夫人看着儿子给黛玉赔不是,她是一百个不喜欢。只是她只能忍。等到,宝黛大闹,一个摔玉一个大哭大病,王夫人更是生气。可是她什么也不能做。

  黛玉和宝玉相处的时候,大约从来没想过王夫人的态度。王夫人对黛玉是一个礼节放在那里,其实并没有多余的热情。要不然黛玉也不会管薛姨妈叫她去。黛玉在一个时期是我行我素的,她不知道她和宝玉的关系早已让王夫人气愤无奈了。王在等待着。

  紫娟试宝玉,宝玉大病一场,书中没写王夫人的态度。其实王夫人明知都是因黛玉而起,怎会没想法。黛玉的一切都成了宝玉最重要的事。王夫人怎会不怒。

  王夫人深知黛玉的身份她是动不得的。所以晴雯才成了黛玉的替身,王夫人说起晴雯时,痛骂中不忘强调模样像黛玉,王夫人说我最看不上那个样子。又责晴雯,天天打扮的像个病西施给谁看,贾家真正的病西施可是黛玉呀。王终于在晴雯身上表达了她对黛玉的愤恨。

  王不是软弱的人,从她不顾金钏跟了她十多年而撵金钏,能看出她的果断。她把病中的晴雯赶走,连衣服东西也不让拿,可见其狠。她到了老太太那里又说一出另一番话来。从她厚待袭人,拉拢袭人来看,最有谋略。王的胆略决非凤姐可比。所以王夫人是不能也不会成全黛玉的。

    从黛玉一出现,到黛玉在贾府十来年,王一直是不乐意黛玉与儿子的接触的,但是因为老太太的坚持,她只能忍耐。自己的儿子自己做不了主,自己的儿子心里都为了会黛玉生生痛痛的。王当然生气。只是因了自己的身份,只能表面上和气着。可是真到了老太太不能维护的时候,真到了儿子的婚姻大事上,她是不会听之任之的。

    黛玉一直尊敬着王夫人,一直希望能得到王的喜欢,只是王对黛玉是没有空间的。有宝钗王要成全金玉,没有宝钗,王夫人也不会接受黛玉的。黛玉的体弱,黛玉的个性不是王欣赏的那一类人,加上黛玉对宝玉的影响超过了王夫人的力量,王更是不能容忍。所以黛玉和宝玉在王夫人那里是不能成全的。

    王夫人静看着大观园,她在等,等儿子长大,等黛玉离开。黛玉也在等,等有一天她真能如愿嫁到贾府,天上人间,她和宝玉是真的有情,但求有缘。

    她们是宝玉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却因为宝玉而成了敌人!
读你读过的,听你听过的,想你想过的,爱你爱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