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5/8/2009]吴金黛作品:《青蛙 四季唱游》(320k/mp3)
原帖由
nanfangshuo 于 2009-8-5 23:11:00 发表
看曲目,这是台湾四处的青蛙在吟唱。。。
是哪些品种的青蛙,要有劳鸟大哥啦
呵 呵 那我就來補充說明了

謝謝小胖好帖
專輯說明 早春的太魯閣山林 樹洞內的艾氏樹蛙探出頭來 高唱「春神來了」 夏夜裡的嘉南平原 台灣特有的諸羅樹蛙 正站在芒草上 引吭高歌 秋意流轉的溪頭溪澗裡 愛學鳥叫的斯文豪氏赤蛙 忙著和遊客開玩笑,寒冬的烏來人聲鼎沸 最愛泡溫泉的日本樹蛙 也歡天喜地的加入陣營 氣候鮮明的台灣島上 可愛的青蛙歌手們 依序上場 四季唱遊 *楊懿如 小記* 17年來從事台灣蛙類生態研究,是台灣第一位女性本土蛙類生態學家,除在多所學校擔任教職外,積極參與多種生態保育活動,每年至少發表40場以上的生態保育相關演講,聽眾從社區媽媽、老人大學、小學生,影響層面遍及各階層,以推廣台灣蛙類生態保育為目標而架設的「楊懿如青蛙小站」,獲得教育部及勵馨基金會推薦的全國十大千禧兒童優良網站。利用網路,對台灣蛙類生態保育有興趣的人,提供相關的正確資訊,並協解決問題。發表過<賞蛙圖鑑>、<花蓮的蛙類>、<夜訪溪頭尋蛙行>、<蛙-訪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兩棲類>等書籍。 我的青蛙恩仇錄. 在很多人眼裡,我是一個很勇敢的女性,因為我喜歡青蛙,而且經常晚上到荒野尋找青蛙;看到蛙類,不論是善於跳躍的赤蛙、體型巨大的田雞、或者長相醜陋的蟾蜍,我都能在第一時間、手腳俐落的捉住牠們。這些都不是傳統的女性特質,但我卻擁有傳統的中國女性纖細溫柔的外貌。 事實上,在我成長的年代,沒有電視、電動玩具,絕大多數的玩具都是來自大自然,運用小小的腦袋,發揮最大的想像空間。於是下雨之後,成群出現在水溝的青蛙,就成為我捕捉玩耍的對象。我曾經頑皮的把牠們抓到高高的水塔上,然後往下丟,看牠們能跳多遠;也曾經把牠們開腸破肚,再敷以搗爛的野草,假裝自己是醫生。直到現在,想起兒時的情景,印象最深的還是一隻隻跳過眼前的澤蛙。 當然兒時的玩樂和我現在研究青蛙是有些關係,但影響我最深的還是大學時代的學習和研究所的專業訓練。民國70年我剛進入台大動物系時,還以為自己要當獸醫,從來沒想過會研究青蛙。此時正是國內生態保育剛剛開始的階段,我很幸運能參與和目睹目前國內一些保育界前輩例如林曜松、周蓮香教授的研究及努力,他們對台灣這塊土地的努力,深深的感動了我,讓我立志從事生態研究。而讓我選擇蛙類當研究主題的則是王慶讓老師,因為他親自帶領我到野外觀察台灣多采多姿的蛙類,讓我從一個玩弄青蛙的人,成為研究、保育青蛙的學者。當然研究的過程是很漫長,但並不孤寂,因為不管是美麗的樹蛙、身手矯捷的赤蛙、醜陋的蟾蜍都有牠們特殊的生存本能和行為,讓我經常有意外的收穫和喜悅。 以前鄉下到處是青蛙,所以我的父母及親戚都覺得我研究青蛙很奇怪,更沒想到研究青蛙還可以拿博士、當教授、出專書。但現在他們開始瞭解我工作的重要性,因為山裡、田裡的青蛙越來越少了,今天不把牠們記錄下來,以後可能再也沒有相見的機會。而我相信,只要我繼續努力,讓大家認識蛙類有趣的一面,瞭解蛙類的生態角色,台灣蛙類的保育還是充滿光明的遠景,這也是讓我在無數黑夜中,一路走來一直充滿樂趣的原動力。 台灣蛙類分佈區域的台灣地圖圖示 蛙類屬於體溫隨環境溫度而變的外溫動物,一般而言,體溫的調節能力比較差。此外,牠們的體型小,活動和擴散能力差,因此多半分布在溫暖潮濕的平地或低海拔山區,中高海拔山區比較不容易見到牠們的蹤跡。 台灣地處亞熱帶、熱帶,氣候溫和潮溼,適合蛙類居住,一年四季都能賞蛙。但各種蛙類最活躍的繁殖季節不太一樣,每個月看到的蛙種也就不盡相同。目前台灣的蛙類共有三十一種,分屬於五科:蟾蜍科、樹蟾科、狹口蛙科、赤蛙科及樹蛙科。其中盤古蟾蜍、褐樹蛙、面天樹蛙、諸羅樹蛙、莫氏樹蛙、橙腹樹蛙、翡翠樹蛙,台北樹蛙,屬於台灣特有種。另外較特別的「牛蛙」屬於外來種,牠的體型巨大,而且會捕食其他蛙類,尤其近年來,有些鼓勵小朋友飼養蛙類的教材或者提供野外放生的蝌蚪,使用的就是牛蛙的蝌蚪,造成本土蛙類的生存危機。
|

shipman2 最后编辑于 2009-08-06 09:59:06
由於百度網盤 對於台灣網友與對岸限制 以至於過去的鏈結不見 深感抱歉!!!
若能見時可能他們放寬了!!!
*** 上傳的文件 若失效就不再傳了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