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2009]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爱乐之门求歌互助 [24/7/2009]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1640

[24/7/2009]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

[24/7/2009]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

好的太少了!我全部浏览了!希望大家不要太俗!所谓发烧的很多就是垃圾!也不要骂我!希望能提高更专业啊!下里巴人太多了,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还是谢谢大家喜欢音乐!我也是喜欢音乐的人!
 

回复:[24/7/2009]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

何谓阳春白雪?举例看看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回复:[24/7/2009]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

你先起个示范 带个头吧~~
回首望星辰 往事如烟云
犹记别离时 徒留雪中情
 

回复: [24/7/2009]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



引用:
原帖由 lvzi 于 2009-7-24 10:02:00 发表
何谓阳春白雪?举例看看

阳春白雪记得是指高雅的音乐,
与之相对的是下里巴人。

                        至
                  爱        冰
                        倩
                永远追随冰姐


      停,止,
 

回复: [24/7/2009]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

先请你说说发烧定义。

请你看看下面:




      SACD(Super Audio Compact Disc 缩写)是由Sony及飞利浦两家公司所订定的音源储存规格,于1999年创立。





简介


        SACD是Sony与Philips合力研发的音乐碟片规格,是继CD的发明之后,成功超越CD录音品质的新产品。SACD的取样频率高达2822.4kHz,是一般CD 44.1KHz取样的64倍,而且SACD频率范围更是高达100KHz以上,也因此使得SACD改善了原来CD音乐给人冷硬的刻板印象,而以更细腻、更多细节、更柔软的声音呈现。 SACD的录音方式是用Direct Stream Digital(DSD,即直流数位技术)方式录音,摒除传统的PCM录音方式,将所有讯号以每秒280万次,直接把类比音乐讯号波形转变为数位讯号,也就是所谓的‘直接位元流数位’,因此取样波形非常接近原来的类比波形。另外,SACD省去位元转换程序(一般的DAC会把PCM格式的数位讯号会先转换成DSD格式再转换成类比讯号),降低了数位滤波而可能产生的失真与噪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SACD也可以容纳多声道以及影像,由于SACD自身的定位以及1bit量化DSD直接资料流程在技术方面的简洁和优势,使得大多数的资深音响发烧友经过亲耳聆听后,主观感觉都认为SACD在音质上不但胜过CD,也略胜DVD-Audio一筹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回复:[24/7/2009]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

我和你说一声!山外有山。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回复:[24/7/2009]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

你要知道上海是人才密集的地方!打击面不要太广。看看你在说些什么:“好的太少了!我全部浏览了!希望大家不要太俗!所谓发烧的很多就是垃圾!”

在这里指出:不能说大家  不能说很多 请打击面不要太广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回复:[24/7/2009]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

中国古典名曲
  
  它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阳春白雪》:由民间器乐曲牌仪《八板》(或《六板》)的多个变体组成的琵琶套曲。“八板头”变体的循环再现,各个《八板》变体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奏的关系,后又插入了《百鸟朝凤》的新材料,因此它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结构。
  《阳春白雪》流传有两种不同版板,“大阳春”和“小阳春”,《大阳春》指李芳园、沈浩初整理的十段、十二段乐谱。《小阳春》是汪昱庭所传,又名《快板阳春》,流传很广。这里介绍的是《小阳春》。
  《小阳春》分七段:1、独占鳌头 2、风摆荷花 3、一轮明月4、玉版参禅 5、铁策板声 6、道院琴声 7、东皋鹤鸣 小标题出自李芳园之手,与乐曲内容并无多大关系。
  全曲七段可分成起、承、转、合四个组成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乐曲.
  起部:(一)《独占鳌头》。曲首出现长达十七拍的“八板头”变体,它在以后三个部分的部首循环再现。原《八板》的旋律以“隔凡”和“加花”等技法加以润饰,运用“半轮”、“夹弹”、“推拉”等演奏技巧,音响效果独特有趣,使花簇的旋律充满活力。
  承部:(二)《风摆荷花》、(三)《一轮明月》。这两个《八板》变体,在头上循环再现《八板头》之后,旋律两次上扬,在高音区上活动,表现情绪较为热烈。
  转部:(四)《玉版参禅》、(五)《铁策板声》、(六)《道院琴声》在这三个段落中出现了不少展开性的因素。首先是乐曲结构的分割和倒装,并出现新的节拍和强烈的切分节奏。其二是运用“摭分”、“板”和“泛音”等演奏指法,使音乐时而轻盈流畅,时而铿锵有力。特别是《道院琴声》,整段突出泛音,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生命活力。
  合部:(七)《东皋鹤鸣》。是本部的动力性再现,在尾部作了扩大,采取突慢后渐快的速度处理,采用强劲有力的扫弦技巧,音乐气氛异常热烈。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 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当然宋玉与楚襄王的这番讨论的目的不是谈论歌曲本身,而是强调雅与俗的巨大差距,并为自己的才德不被世人承认而辩解。宋玉进而说"鸟有凤而鱼有鲲",自然非凡间俗物可比。宋玉说,"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最后,宋玉引出了自己的结论,即"夫圣人 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宋玉的意思是,但凡世间伟大超凡者,往往特立独行,其思想和行为往往不为普通人所理解。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中指出,《宋玉答楚王问》中明明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即有客人在郢中唱歌。而不是郢人在唱歌,更不是郢人善唱歌。沈括认为,郢中为楚国旧都,"人物猥盛",之所以和者寥寥,是由于不知道或没有听过这首歌曲。宋玉 以此自况,未免有些不讲道理。以郢人不熟悉阳春白雪这样的曲子而指责他们,这不是很荒谬么?沈括还指出,阳春白雪典故中的一些细节后来被错误的解读和传播,例如,善歌者都被称为"郢人",而原文的意思是郢人不善歌。
  阳春白雪这个典故说明了不同的欣赏者之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存在着的巨大差异。乐曲的艺术性越高,能欣赏的人就越少。不得不承认,这种差异又和欣赏者的主观趣味有很大关系,有时很难得到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正如西晋葛洪在《广譬》一书中所指出的:"观听殊 好,爱憎难同。" 对于听惯桑间濮上之曲、下里巴人之声的人,当然无法理解阳春白雪和黄钟大吕的高贵雅致。从这点来说,古今并无太大区别。今人欣赏音乐,大都是"入耳为佳,适心为快。"
  "雪唱与谁和,俗情多不通。"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是不能离开"雪唱"和"俗情"的。任何音乐似乎越通俗,支持者也越众。这和今天票房收入最好的往往是流行歌曲演唱会是一个道理。当然高雅的艺术自有其价值,时代愈久,愈弥足珍贵。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毛泽东试图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统 一 起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曾说,"就算你的是‘阳春白雪'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群众还是在那里唱‘下里巴人',那么,你不去提高它,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的。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 一 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 一 的问题。不统 一 ,任何专门家的最高级的艺术也不免成为最狭隘的功利主义;要说这也是清高,那只是自封为清高,群众是不会批准的。"
最后编辑dazed 最后编辑于 2009-07-25 12:32:18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回复:[24/7/2009]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概述

  《阳春白雪》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两首高深的歌曲名,即《阳春》和《白雪》,是由楚国著名歌舞家莫愁女(姓庐,名莫愁。郢州石城,今湖北钟祥人)在屈原、宋玉的帮助下传唱开来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乐曲产生的年代没有确切的史料可以说明。唐代显庆二年(657年)吕才曾依琴中旧曲配以歌词。《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回复:[24/7/2009]希望能多听听阳春白雪

真是惭愧啊,平时净听些小调类的靡靡之音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