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史海珍闻:历史珍档讲述上海战役难忘一刻(组图)

急救袋由29军87师259团机炮连指导员陈守律使用
图为29军87师260团政治处在1949年4月印制的《进军日记》,由260团担架连指导员张德惠使用。里面详细记载了260团在上海战役中的伤亡情况,全团2000多名士兵,有400多人牺牲,800多人受伤,一线士兵最后只剩下120多人。该《进军日记》现陈列于上海解放纪念馆。
人民功臣:群龙无首时,组织部队向前冲60年,锈迹爬上了“人民功臣”奖章,同时颁发的一等功奖状也早已泛黄。纸上的字迹却还清晰可见:“邱祖清同志于卅八年五月十三日在月浦战役中,因英勇顽决消灭敌人,建立功勋……评定为一等功”。
字迹背后的故事也没有被销蚀。1949年5月14日,惨烈的月浦攻坚战才进行两天,邱祖清所在的29军87师260团3营某连,4个连级干部,1位牺牲(副指导员印达),3位负伤(连长曹海云、指导员沈士德、副连长印信权)。3个步兵排的排级干部也全部牺牲或负伤。连队只剩30多人,战况正烈,战士们却没有了指挥。
年仅18岁的连长通信员邱祖清,当机立断,主动出面代理连长职务。他火速赶到营长张景昌处报告情况,并赶回连队把战士组织起来继续战斗。邱祖清发动大家把原来绑在腿上的绑带解下来,将手榴弹4个一捆扎起来,组织4人爆破小组,用火力掩护突破敌军的防御工事,冲上去爆破,将手榴弹塞进敌军的碉堡内,炸毁了敌军的一座子母碉堡。爆破成功了,但一起冲上去的3位战友也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上海战役胜利后,29军87师政治部为邱祖清颁发了一等功奖状和人民功臣奖章。
战地急救袋:看上去不起眼,却能提供及时护理不要小看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布袋,对于负了轻伤的同志,它能够提供第一时间的护理。这是上海战役前,参战部队发给指战员的“战地急救袋”。内备简单药棉、药品,供指战员在负伤时先自行简单处理伤口。
《挺进报》是1945年华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四团创办的团报,四团正是上海战役中29军87师259团的前身。《挺进报》创刊时,陈守律是四团三营八连的文书,文笔出众,常常给报社投稿,为此,报社特意给他颁发了记者证。
一等人民功臣奖状团长、政委、副团长、参谋长、主任——时隔60年,在李洪韵同志的“一等人民功臣”奖状上,5位领导的签字还分外清晰,可见主人对奖状的爱护。
1949年6月17日,28军授予参加渡江、上海战役的侦察排长李洪韵的奖状。奖状(如上图)分为内外页两张,表扬了他“打刘行时侦察敌情,勇敢到敌人地堡前面,完成任务;抬担架救伤员不顾一切,不折不扣,以身作则。能起模范作用,带头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