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搜索 帮助
Tristan and Isolde (崔斯坦與伊索德)屬於騎士文學,故事的情節,最早來源於凱爾特人的故事集中關於阿圖斯國王與崔斯坦的傳說,後者見於戈特弗里德·馮·斯特拉斯堡(13世紀)的一長篇詩體小說。華格納不但讀過這中世紀後期的文字,而且還把同時代奧古斯都‧馮·帕拉藤,卡爾‧利特和尤利烏斯‧摩瑟的改變版本。除此之外,劇情中也可見諾瓦利斯的詩集「夜之頌」的蹤影。1842年 華格納讀到了尤利烏斯‧摩瑟的崔斯坦之詩,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故事。1854年 逃亡瑞士之時,華格納讀到了卡爾‧利特的崔斯坦戲劇,這激發了他要將之改編為歌劇並編寫劇本的慾望。但當時他的精力大多花在尼伯龍根的指環中,這個計劃不了了之。1857年與維森東克的戀情使得崔斯坦計劃再度浮出水面。同年8月底,華格納與其妻子敏娜遷入維森東克在蘇黎世的花園公寓。華格納與其贊助人維森東克的妻子有曖昧,受此刺激,他首先創作了歌曲集《維森東克的歌》,後來更是停下手中《齊格弗里德》的譜曲工作,全力投入到崔斯坦的創作之中。劇中人物因而有了自傳的意味:華格納和馬蒂爾德就是崔斯坦與伊索德,奧拓·維森東克就是馬克國王。9月18日崔斯坦詩稿完工,華格納將作品給瑪蒂爾特過目並在朋友圈內朗誦。12月完成第一幕音樂初稿。1858年 8月末,第一幕總譜完工,華格納到威尼斯旅遊,並在那裡完成了第二幕。1859年 3月,華格納回到瑞士,在琉森他完成了第三幕。8月中,整部歌劇完工。1862年 在維也納,經過艱難的談判後,歌劇才得以彩排,但經過77次的排練後,在1863年,首演仍然是被擱置下來了。1865年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促成了歌劇的首演,當此劇於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宮廷和國家劇院首演時Ludwig和Malwine Schnorr von Carolsfeld飾演崔斯坦與伊索德,由畢羅( Hans von Bulow )指揮。圖為崔斯坦與伊索爾德首演時的宣傳海報崔斯坦和伊索德是從中世紀以來流傳久遠的賽爾特傳說,一段稱之為黑暗時期(Dark Ages)的時期,界乎羅馬帝國淪亡和文藝復興之間。這是一個悲劇故事,就像《Camelot》中的亞瑟王和Guinevere,或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莉葉》。這是兩個分隔兩地的戀人,他們的愛情毫無希望,但他們還是克服萬難要在一起。崔斯坦與伊索德介於英國兩族在羅馬帝國衰亡後對權力領域的爭奪,這個時期非常混亂,幾個日耳曼民族Angles, Saxons和Jutes從東方入侵英國,當時愛爾蘭唐查王(大衛派區歐哈拉飾演)則由西方入侵英格蘭西南的康瓦爾。在這些村落其中之一,崔斯坦(詹姆斯法蘭科飾演)由馬克王(盧菲斯索沃飾演)撫養長大,當時他的家人被愛爾蘭人殺害,他為了保護崔斯坦甚至失去了一隻手。崔斯坦年輕、帥氣、聰明,領導一支游擊隊對抗愛爾蘭的攻擊,並打敗了唐查王最精良的一支軍隊。崔斯坦對愛爾蘭人殺害他的家人充滿仇恨,他把形同父親的馬可看為模範,也是最佳的領導者,只有他能統治英格蘭。他會盡全力拿下愛爾蘭的兵力。伊索德是愛爾蘭皇室的成員,她渴望自由。她重視精神層面的東西,總是覺得有一天會出現重大改變重新給出她的一生。有一天她發現一名年輕人被海水沖到海邊,她對他一見鍾情。兩人無助地陷入愛河,維持了一段短暫的日子,在彼此身上找到安慰,遠離各自家國戰爭紛擾。他是一名戰士,但遇見伊索德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他對自己,對他和這世界的關係的看法,都不同了。國王向全國公告找到崔斯坦要殺死他,所以伊索德秘密將他安全送回英格蘭。回到馬克王身邊後,崔斯坦沒向任何人透露他的遭遇。同一時間,唐查王邀請英國各親王參加一場鬥賽,贏的人就可以得到伊索德,希望這個舉動能籠絡其他英國派系。馬克王派出他最優秀的大將崔斯坦到愛爾蘭,他也真的替馬克王贏得了冠軍,帶回做為獎品的康查的女兒,沒想到那竟然是伊索德,崔斯坦深愛的女孩。馬克和伊索德結婚,成為統一起英格蘭的國王,破壞了唐查想要毀掉其他族系的算盤。馬克忽視他的新娘深愛著崔斯坦這件事,他不只愛她,他也愛就像他兒子的崔斯坦,於是這變成了一個難解而危險的三角習題。崔斯坦是典型的悲劇英雄,夾在對王的效忠與無可抵擋的真愛之間,他的悲劇就由兩邊為難這樣的痛苦構成的。圖為本試聽曲出處封面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状态: 离线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