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009]【大音文化】曹灿配乐朗诵《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名篇欣赏》(320K MP3)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聆听一辑民乐国粹民乐国粹-Mp3区(VIP) [3/5/2009]【大音文化】曹灿配乐朗诵《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名篇欣赏》(320K MP3)

版块说明:
◎ 本版块为社区本地下载收费版块,需付费成为音乐精灵,回复后才能看见下载链接。音乐精灵详情请查看 论坛置顶帖>>
◎ 『激动社区』品牌唱片公司及专辑下载索引汇总(附本地下载必备软件):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1553975.htm
【本地MP3区下载必备】txt、rar及mp3文件的批量下载自动重命名解压缩教程(简易版):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2556282.htm
   
1  /  16  页   12345678» 跳转 查看:15846

[3/5/2009]【大音文化】曹灿配乐朗诵《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名篇欣赏》(320K MP3)

[3/5/2009]【大音文化】曹灿配乐朗诵《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名篇欣赏》(320K MP3)









专辑名称: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散文名篇欣赏
专辑朗诵:曹灿
专辑制作:大音文化
专辑出版:河北教育音像
出版日期:2003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配乐朗诵系列·第二辑。著名朗诵艺术家曹灿朗诵专辑,进入意境享受听书的感觉。





林语堂(1895.10.10-1976.3.26)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林语堂语录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我的话》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
  
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吾国吾民》
  
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一夕话》





曹灿,1932年12月生于江苏南通,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他从20世纪50年代起涉足广播领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中为孩子播讲了几百个故事,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曹灿叔叔”这个特有的称号已被两代人所接受;在中央和地方广播电台播讲的长篇小说达三十余部。他善于运用自己的嗓音特点和演员职业特长把朗诵和传统评书结合起来,创造出自己的演播风格,他播讲小说亲切口语、节奏鲜明、拟人状物,绘声绘色。他播讲的中篇小说:《向阳院的故事》、《大帆船的故事》、《野蜂出没的山谷》;长篇小说:《艳阳天》、《播火记》、《李自成》、《地球的红飘带》、《少年天子》、《暮鼓晨钟》、《鸦片战争演义》等深受广大听众欢迎:1984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列为“十大演播艺术家”,1991年被评为“听众最喜爱的优秀演播艺术家”。他为电视台录制的《西游记》、《新三字经》影响广泛,并出版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谁最聪明》等录音带和《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西游记》等光盘,成为广大读者收藏的珍品。他关心青少年教育,热心推广普通话工作,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专辑曲目


1 中国人之聪明
2 脸与法治
3 我的戒烟
4 论解嘲
5 秋天的况味
6 人生像一首诗
7 读书与风趣
8 孤崖一枝花









读书与风趣


    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是一句名言,含有至理。读书不是美容术,但是与美容术有关。女为悦己者容,常人所谓容不过是粉黛卷烫之类,殊不知粉黛卷烫之后,仍然可以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男女都是一样。我想到谢道蕴的丈夫王凝之。我想凝之定不难看,况且又是门当户对。道蕴所以不乐,大概还是王郎太少风趣。所以谢安问他侄女“王郎逸少子,甚不恶,汝何恨也?”道蕴答道:“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众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我个人断定,王郎是太不会说话,太无谈趣了。所以闺中日与一个虚有其表的郎君对坐,实在厌烦。

    李易安初嫁赵明诚,甚相得。何以故?因为志趣相同。后来明诚死于兵乱,易安再嫁一位什么有财有势的蠢货,懊悔万分。道蕴辩才无碍,这我们是知道的。凝之弟王献之与宾客辩论,词穷理屈。这位嫂子倒能遣侍女告诉小叔“请为小郎解围”。乃以青绫步障自蔽,把客人驳倒。这样看来,王郎也是一位语言无味的蠢才无疑,人而无风趣,不知其可也。

    凡人之性格,都由谈吐之间可看出来。王郎太无意思了。处于今日,道蕴问他看电影,他也好,道蕴说不去,他也好。要看西部电影。他也好。要看电影,他也好。这样不把道蕴气死了吗?《红楼梦》大观园姊妹,都是在各人的说话中表达出来。平儿之温柔忠厚,凤姐之八面玲珑,袭人之伶俐涵养,晴雯之撒泼骄憨,黛玉之聪慧机敏,宝钗之厚重大方,以至宝玉之好说怪话,呆霸王之呆头呆脑,都由他们的说话中看出。你说读书所以养性也可以,说读书可以启发心灵,增加风趣也可以。只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断断不可以。

    或谓清谈可以误国。我说清谈可以误国,不清谈也可以误国。理学家“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一样的误国。东晋亡于清谈之手,南宋何尝不亡于并不清谈者之手?所以,以亡国之罪挂在清谈上头是不对的。纣王亡于妲己,你想这个昏君,没有妲己就可以不亡吗?虐生暴君亡国,都得找一个替身负罪。由于昏君暴主政治不良,武人跋扈,像嵇康洁身自好的人犹不能免于一死。所以清谈是虐政生出来的,不是虐政由清谈生出来的。向来儒家,倒果为因,不思之甚。



        见 1974 年 10 月台湾开明书店初版《无所不谈合集》








试听曲 07 读书与风趣(320K MP3)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专辑本地下载

(320K  MP3)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本帖被评分 1 次
本论坛音频仅供网友试听之用 勿作商用 专辑版权归唱片公司所有     
特别提示:社区VIP版块资源 只有音乐精灵级别网友回复可见下载链接
音乐精灵获取方式请点击 

音乐无限    我爱音乐    感谢音乐
 

回复:[3/5/2009]【大音文化】曹灿配乐朗诵《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名篇欣赏》(320K MP3)

“读书不是美容术,但是与美容术有关。”——严重支持!

谢谢小屹,培养气质的好教材
 

回复:[3/5/2009]【大音文化】曹灿配乐朗诵《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名篇欣赏》(320K MP3)

“曹灿叔叔”,小喇叭,这个声音是越听越熟悉!
 

回復:[3/5/2009]【大音文化】曹燦配樂朗誦《秋天的況味-林語堂散文名篇欣賞》(320K MP3)

三日不聽歌,便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謝謝小屹的  秋天的況味-林語堂散文名篇欣賞

林語堂故居簡介: http://blog.udn.com/litaisan/2502187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國文學家、發明家。福建省龍溪(現為漳州市平和縣)坂仔村人[1][2],乳名和樂,名玉堂,後改為語堂。林語堂父親林至誠是一個基督教牧師,但他詳盡探索中西方哲學思想後,於晚年才真正成為一名基督徒,其哲學探索歷程記載於《信仰之旅》一書,他嘗自提一副對聯曰:「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

[編輯] 生平
1912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習英文,1916年獲得學士學位,畢業後於清華大學英文系任教。1919年赴哈佛大學文學系留學,並於1921年獲比較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語言學。1922年獲博士學位。1920年與廖翠鳳女士結婚。

1923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出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同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到武漢任中華民國外交部秘書。隨後的幾年當中,他創辦多本文學刊物,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閒適為格凋」的小品文,對之後的文學界影響深遠。1924年5月將英文的"humor"譯為「幽默」,有人說這是中文「幽默」一詞首次出現,其實並非如此,這隻是首次把英文中的humor對譯為中文中的「幽默」。

1930年代林語堂所編著開明英文讀本,與張其昀所編初高中地理和戴運軌所編著初高中物理教科書鼎足而立,成為全國各校通用之教材。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撰寫《吾國與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京華煙雲》(Moment in Peking1939年)、《風聲鶴唳》(1941年)等作品。《吾國與吾民》介紹和譯述中國的傳統思想、哲學和文化藝術,對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性格、精神作出了敘述,為當代歐美人士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著作,有許多著作都被再翻譯成其他語言,作品風行各國。《生活的藝術》更是所有著作中,譯本最多,銷路最廣的作品。1944年到重慶講學。

1947年林語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後到巴黎寫小說《唐人街家庭》。1948年返回美國從事寫作。1954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受聘擔任首任校長,但後來由於經費等問題,與南洋大學董事會意見不合,在大學開學前離職[3]。

有鑑於那個時代的中文檢字技術不夠發達,學術界普遍不滿意康熙字典之部首檢字法,乃傾家盪產全心研究中文檢字法則,歷經「漢字索引制」、「漢字號碼索引法」、「國音新韻檢字」、「末筆檢字法」、「上下形檢字法」等,終在1947年,發明了「明快中文打字機」,1952年獲美國專利;「上下形檢字法」後來也用於《當代林語堂漢英詞典》,並曾授權給神通電腦公司作為其中文電腦之輸入法,神通稱其為「簡易輸入法」。

1966年定居台灣,論古說今的雜文,後來收集在《無所不談》一集、二集(1967)中。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他於1972年和1973年被國際筆會推薦為當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同年四月移靈台北,葬于台北陽明山仰德大道林語堂故居後園中。

林語堂有三位女兒,分別為林相如、林太乙及林如斯。1989年林太乙記父親之一生,出版了《林語堂傳》。


[編輯] 政論演說
1945年的「關於中國該怎樣統一」舌戰林語堂。


[編輯] 雜誌

林語堂創辦的《人間世》雜誌封面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
1934年創辦《人間世》
1935年創辦《宇宙風》
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

[編輯] 林語堂的作品

[編輯] 小說
《京華煙雲》(Moment in Peking),又名《瞬息京華》,張振玉譯,1940年,上海若干出版社
《風聲鶴唳》
《賴柏英》
《朱門》The Vermillion Gate (1953)
《啼笑皆非》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1947年(5版),商務印書館
《唐人街家庭》
《逃向自由城》
《紅牡丹》

[編輯] 散文和雜文文集
《人生的盛宴》
《吾國與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國人》
《剪拂集》,1928年
《歐風美語》,1933年
《大荒集》,1934年
《我的話》(第1卷,又名《行素集》),1934年
《我的話》(第2卷,又名《拙荊集》),1936年
《生活的藝術》"The Importance of Living",1937年
《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1938年
《新生的中國》,1939年,林氏出版社
《俚語集》,1940年,上海朔風書店
《錦秀集》,1941年,上海朔風書店
《中國聖人》,1941年,上海朔風書店
《語堂文存》,1941年,林氏出版社
《諷頌集》蔣旗譯,1941年,國華編譯社
《撥荊集》,1941年,香港光華出版社
《愛與刺》,1941年,明日出版社
《有不為齋文集》,1941年,人文書店
《雅人雅事》,1941年,上海一流書店
《第一流》,1941年,上海地球出版社
《文人畫像》,1947年,上海金屋書店
《無所不談》(1一2集,1969年,文星書局);(1—3合集,1974年,開明出版社),又名《無所不讀》
最后编辑shipman2 最后编辑于 2009-05-04 00:40:26
由於百度網盤 對於台灣網友與對岸限制 以至於過去的鏈結不見 深感抱歉!!!
若能見時可能他們放寬了!!!
*** 上傳的文件 若失效就不再傳了 所以......***
 

回复:[3/5/2009]【大音文化】曹灿配乐朗诵《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名篇欣赏》(320K MP3)

  難得又聽到台灣藝文界的幽默大師林语堂散文名篇,謝謝大力士的分享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回复: [3/5/2009]【大音文化】曹灿配乐朗诵《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名篇欣赏》(320K MP3)

不错,喜欢!
 

回复:[3/5/2009]【大音文化】曹灿配乐朗诵《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名篇欣赏》(320K MP3)

谢谢分享 非常感谢
 

回复:[3/5/2009]【大音文化】曹灿配乐朗诵《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名篇欣赏》(320K MP3)

谢谢小屹分享!
 

回复: [3/5/2009]【大音文化】曹灿配乐朗诵《秋天的况味-林语堂散文名篇欣赏》(320K MP3)

文學類的有聲書,總是特別難遇.

感謝版主
 
1  /  16  页   12345678»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