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7/4/2009]【怀旧】涂佩岑《浅浅的蓝是我的天空》320K
戀班: 坐在人來人往的商店門口,
尋找似曾相識的臉孔
看來戀班在找帥鍋哦
------------------------------------------------------------------------------------------------------
大學城的故事
民國七十二年,臺灣電視公司製作了臺灣電視史上,第一個專爲大專院校同學所設計的電視節目”大學城”,不僅提供了當時年輕學莘一個可以展現各項才藝的電視舞臺,更成爲當時校園文化中,最健康、最驕傲、最羡慕、最被肯定的課外活動之一。”大學城”的節目主持人是楊賽芬、葛天培,製作人陳光陸先生,更是當時電視圏中最年輕的電視製作人,當前擔任臺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運行長。
當時同學們的各項精彩才藝競賽如:辯論比賽、歌唱比賽、舞蹈比賽、益智問答…等,是節目呈現的主軸,其中尤以歌唱比賽最受同學們的熱烈參與,節目中有許多單元內容,更是廣受社會教育各界好評,如:校園書城、美國名校暨留學生生活報導、手語歌教學、以及老少鹹宜的帶動唱,均蔚爲當時的話題風潮,更造就了多位風雲人物:如手語教學的王莉茹老師,以及帶動唱的戴南祥老師,真是家喻戶曉。也由於歌唱比賽得到校園同學的熱情回響,因而蘊育了”大學城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的誕生,更圓了製作人的夢想:不僅要讓同學唱,還要唱自己寫的歌,自己來編曲伴奏,再錄製成紀念專輯,和更多愛好音樂創作的同學一起聆賞。於是在臺灣電視公司前總經理石永貴先生大力支持下, ”大學城第一屆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延續校園民歌的生命並發揚光大,於民國73年3月29日青年節,在高雄市立體育館舉辦,由台視錄影轉播,盛況空前。而校園民歌也正式進入”大學城時代”。
一直持續到民國83年,十年來,在每年的青年節前夕,共計十屆的”大學城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走遍臺灣北中南各縣市、各校園,全國各大專院校暨三軍官校各校音樂精英傾巢而出,13張紀念專輯爲很多同學的年輕歲月譜下最動人的樂章,更爲當前的國內歌壇培育出許多位幕前幕後傑出的歌手及音樂工作者:張清芳、周秉鈞、楊海薇、林佳蓉、許淑絹、凃佩岑、黃安、江明學、薛忠銘、范怡文、丁曉雯、藍麗婷、錢幽蘭、李安修、林隆璿、李欣芸、何方、葉慶築、王秀如、胡藝芬、董運昌、謝宇威...等;還有幾位歌手,現在則在各自的工作領域中成就非凡:高德華、夏學理、詹育彰、謝乃嫻、蔡淳、廖柏青;
也有幾位”名人”,他們都曾參加過創作歌謠比賽:陶晶瑩、林志炫、光禹…不勝枚舉。
沿襲創作歌謠比賽的精神和模式,大學城製作中心在民國77年還承辦了另一類音樂風格的全國性音樂比賽,那就是全國熱門流行音樂大賽:張雨生、東方快車姚可傑、邰正宵、鐵之女女子樂團,當時以一曲”烈火青春”繼”飛揚的青春”之後,再一次風靡校園,更爲熱門樂團在現今歌壇的蓬勃發展,揭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