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各国洗浴风情实录(组图)
世界洗浴历史面面观
沐浴(俗称洗澡),作为人类正常的生活内容之一,大约始于公元前2500年,那时在印度的莫亨乔达罗,贵族曾设有私人沐浴间,设施相当简陋,仅以烧的砖堆成一个大圆池洗浴,周围八个小圆池盛水,洗浴时汇入大池,底下有简易排水管道,以便排放污水。当时沐浴是印度人信奉宗教的一项活动,用于净身。
古巴比伦人在马里宫里,设有专用的石砌浴池供国王洗浴,传说是用于涤罪。《圣经》上还记载着古埃及已有用大理石特制的浴室,供王室享用。考古学者从挖掘出土的古希腊陶制花瓶上,见到有关淋浴、推拿、按摩等图饰文样,表明希腊人沐浴是为了健身。
古罗马许多地方都设有浴室、浴场。罗马城就筑有用渡槽通向豪华浴场的供水系统。其中,公元211年至217年建成的“卡拉卡”浴场,周长约1英里,占地面积264000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同时沐浴,这样颇具规模的浴场,罗马城内就有十多个,较小的浴室约有800多个。
公元5世纪的希腊人,开始有了家用浴池。中世纪的拜占庭贵族,又让工匠用石材制成专用的浴缸。那时生活在克诺萦斯岛的土著,还有了供坐浴用的石制浴盆。
公元12世纪,罗马建成设施完善的公共浴室用来服务社会,大都选用洁白的石材制做,浴室内设有舒适的床榻,主要用于人们施行洗礼和命名之后的洗浴。
公元13世纪初,在法国巴黎的塞纳河东岸的繁华街市,建成有热水浴的公共浴室,内设大木桶,可供男女共浴,情侣纷至尝试,生意很是兴隆。
公元15世纪,巴黎市中心又出现了设备讲究的花园浴室,也是专供男女共浴的。宽大的落地式石制浴盆,木制的双人床,清新的花草,让男女浴客尽舒畅。
公元16世纪中期,法国外科医生巴雷发明了用蒸汽将冷水加热的单人浴缸。不久,形成专用设备,很快用于公共浴室,改善了浴室的环境。
1679,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让工匠制作了一只大理石浴缸,研磨工艺极其精细,可以隔缸见人,并雕饰美女形象。当时主要用来让待从帮助国王加冕之前净身。
17世纪初,法国还没有公共澡堂,这时巴黎出现了矿泉养浴,仅是将地下矿泉水用管道输送到石砌的浴池,也没有供热设备,专供王室贵族夏日洗浴享用。
184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澡堂和洗法令”,不久,伦敦也出现了公共浴池和家庭浴室。蒸气供热,管理供水,有床榻卧具,餐饮设施,服务完善,受到人们欢迎。
公元19世纪末,巴黎有了碳化水浴、化学处理水浴、 盐水浴、牛奶浴及药浴。当时,法国著名古典主义的画家安格尔,以洗浴为题材,创作了画《泉》、《土耳其浴女》、《瓦平松浴女》等,用以表现女性的人体美,成了现代艺术名作。
有些沐浴方式是带有地域特色的,如闻名于世的“土耳其蒸气浴”,兴起于13世纪末的奥斯曼帝国时期,不久遍及全国。
那时的土耳其浴室,实行男女分浴,浴室湿度为摄氏40-60度之间,内置烧红的木炭炉和泥炭炉,上铺大卵石。浴者用清水浇滚烫的卵石,即产生大量的蒸气,很快弥漫浴室,气温随之上升。以此洗浴促进人体循环,加快机体代谢功能。
俄罗斯人因地处严寒的西伯利亚,很多家庭都有蒸气浴,它是在内砌炉灶,在灶上放置大锅烧开水,锅边放许多小卵厂,水沸后浇到卵厂上,顿时室内充满气雾。人躺在木板回上让蒸气熏,同时用白桦树枝拍打身体。
男女同浴的习俗,曾兴起于中世纪的欧洲,以法国巴黎最为盛行,到了16世纪末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上个世纪,日本又流行男女同浴。
1996年6月,日本出现“大人浴俱乐部”,以公共浴池为场所,每月聚会一次。规模较大的是东京“大江户浴会”,男女同浴,用毛巾遮住下身,熟人也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洗澡业异常发达,遍及大江南北,流行城乡山村,浴池、浴园、桑拿浴、芬兰浴、洗浴中心随处可见,其内因是有“按摩”之鬼作祟。
最近,我国有一部故事影片《洗澡》,反映出一个时代背景条件下的京城洗浴业,从“一池清水,几多过客”,洗出了人生滋味儿。若干世纪的沐浴演绎,同样有人文的底蕴,当属人类文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组老照片实际上是一组明信片,是我在一家外国网站上找到的,图片的注解,是我借助于相关系统翻译的;介绍的博文是依据网上资料整理而成)

阿尔及利亚- Orleansville :摩尔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