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历史上的今天------1月22日,23日,24日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小憩 · Life音乐水吧历史文化 【图文】历史上的今天------1月22日,23日,24日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1557

【图文】历史上的今天------1月22日,23日,24日

【图文】历史上的今天------1月22日,23日,24日

1998年1月22日 美巴首脑会谈  讨论挽救中东和平进程的问题
1997年1月22日 奥尔布赖特出任美国首位女国务卿
1973年1月22日 美国总统约翰逊逝世
1963年1月22日 甲壳虫乐队开始风靡英国
1963年1月22日 法国联邦德国合作条约签订
1949年1月22日 中国接管北平
1928年1月22日 湘南起义
1924年1月22日 英国工党首次执政
1916年1月22日 《日报》创刊
1905年1月22日 彼得堡的“流血星期日”
1901年1月22日 维多利亚女王去世
1788年1月22日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诞辰
1561年1月22日 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培根
754年1月22日 鉴真东渡到达日本
 

回复: 【图文】历史上的今天------1月22日,23日,24日

1901年1月22日 维多利亚女王去世



女王驾崩——维多利亚时代结束




  维多利亚女王,1819年生于伦敦。1837年继位成为女王。1838年6月28日在维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到19世纪末,维多利亚女王由于拥有许多皇亲国戚,被人称为“欧洲的祖母”。1876年成为印度女皇。1897年英国为她在位60周年举行庆典,成为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女王。由于这一时期英国迅速地向外扩张,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地,因此,被称为“日不落帝国”。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去世,但“维多利亚时代”却一直延续到1914年“一战”开始。




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葬礼上,德皇威廉二世站在爱德华七世身旁 

1997年1月22日 奥尔布赖特出任美国首位女国务卿

奥尔布赖特出任美国首位女国务卿



  1996年12月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名59岁的马德琳·奥尔布赖特为美国国务卿。1997年1月22日,此项提名获国会参议院批准,奥尔布赖特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国务卿。
  奥尔布赖特1959年毕业于美国韦尔斯利学院,获得政治学学士学位。后来奥尔布赖特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1976年卡特当选总统后,她为委员会成员,主管外交立法事务。1980年卡特总统竞选连任失败后,她去乔治大学执教,讲外交课程。1992年克林顿出任总统后,奥尔布赖特被任命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






1928年1月22日 湘南起义

湖南农民协会制作的土豪的宣传画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于1928年1月中旬从粤北转移到党和群众基础较好的湘南地区,在当地党组织的帮助下,发动了“宜章年关暴动”(又称“宜章起义”),并于1月22日顺利占领了宜章县城,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同时遵照广东省委的指示,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不久工农革命军和宜章农民武装,在宜章南部和坪石地区,击溃了前来进犯的许克祥部的第3师,取得了重大胜利,湘南地区的革命武装不断扩大。在工农革命军第1师的支援下,特别是在朱德、陈毅同湘南特委取得联系以后,湘南地区的宜章、郴县、资兴、永兴、耒阳、汝城、安仁等县,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革命烈火迅速蔓延到湘粤边界的广大地区,参加起义的群众达几十万人。趁李宗仁与唐生智的战争正向湖南发展,湘南敌人兵力较少之机,工农革命军和起义群众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占领了郴县、耒阳、永兴、资兴等县城,并在这些县城和宜章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到3月中旬,郴县成立了湘南工农民主政府。各县的农民武装也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宜章组成了工农革命军第3师,耒阳组成工农革命军第4师,郴县组成工农革命军第7师,永兴和资兴分别组成两个团。
  由于湘南特委犯了盲动主义错误,严重脱离了群众,起义武装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1928年3月底,湖南、广东的敌人调集7个师的兵力,从南北西三面向湘南地区进攻,起义部队和农军被迫撤离湘南地区,向井冈山转移,率部接应。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起义部队到达宁冈砻市。两军会师以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朱德任军长,全军编为三个师,共一万人左右。







1916年1月22日 《民 国日报》创刊

《民 国日报》创刊号


  1916年1月22日,以讨袁为主旨的《民 国日报》在上海创刊。该报是中华革命党在国内的主要言论阵地。该报创始人是中华革命党总务部长陈其美,主编为叶楚伧、邵力子、主要撰稿人有戴季陶、沈玄庐等。该报除刊载全国各地讨袁斗争的消息外,还设有“来电”、“专论”、“要电”、“时评”、“快风”等专栏。后该报成为国民党中央机关报。



最后编辑aya168 最后编辑于 2009-02-04 10:38:46
 

回复: 【图文】历史上的今天------1月22日,23日,24日

【图文】历史上的今天------1月23日

1997年1月23日 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韩宝钢铁公司破产
1996年1月23日 给上将军衔获得者授衔
1989年1月23日 亚洲卫星发射合同在京签署
1984年1月23日 阿根廷、智利签署《和平友好联合声明》
1967年1月23日 中央决定人民解放军“支左”
1957年1月23日 世界上第一台醉酒呼吸分析仪首次在瑞典投入使用
1942年1月23日 女作家萧红病逝
1891年1月23日 意大利创始人葛兰西诞辰
1783年1月23日 《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诞辰
1368年1月23日 朱元璋建立明朝
 

回复: 【图文】历史上的今天------1月22日,23日,24日

1996年1月23日 江 泽 民给上将军衔获得者授衔

江 泽 民等军委领导和晋升上将合影



  1996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隆重的晋升上将军官军衔仪式,周子玉、于振武、丁文昌、隋永举4人晋升为上将。江 泽 民参加了授衔仪式。



  附录:我衔制是怎么产生的?已经授予了多少上将军衔?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实行军衔制问题很快被摆到议事日程上来。1950年9月4日,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成立时,设置了军衔奖励处,开始研究军衔制问题。1952年11月26日,总干部管理部向主席并军委的报告中,对实行军衔制准备工作等问题拟订了初步计划。1955年2月8日,颁布由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其中对军官军衔做了规定,分元帅2级、将官4级、校官4级、尉官4级,共14级。1955年8月11日,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下达了关于军士和兵评定军衔的指示,规定了士兵军衔制的内容,士兵军衔分为军士3级,上等兵、列兵,共二等5级。1955年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根据《军官服役条例》,审议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建议,决定授予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以元帅军衔。同年9月27日,在北京举行授予元帅军衔及勋章典礼,主席授予朱德等10人以元帅军衔;同日,国务院举行授予将官军衔和勋章典礼,周恩来总理将将官军衔的命令状分别授予粟裕等将官;28日,国防部举行授衔典礼,彭德怀部长授予在北京的部分校级军官军衔。此后,各大军区也先后举行了授衔仪式。第一次全军授予少尉以上军衔的军官53.1万余名,其中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共计1040名。之后,又选升上将2名、中将2名、少将560名。1963年对《军官服役条例》作了修正,将第一次授予尉官军衔和少校军官军衔晋级交由各军区、军兵种、学院、公安部队、各总部首长代国防部部长审批、奉国防部部长命令公布并上报备案。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讨论决定,自当年6月1日起取消军衔制。至此,全军共授予将官以上军衔1614名。


  1980年3月,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军队究竟搞不搞军衔制,也是组织路线问题。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解放军将恢复军衔制度;1983年6月19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成立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的通知》,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恢复军衔制领导小组,由余秋里、杨得志、萧克、王平、朱云谦、、张震等17人组成领导小组。其间,军委决定"裁军百万",恢复军衔制工作推迟。

  1988年4月,根据军委和总部的人事变化情况,重新成立了实行军衔制度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杨白冰、、起、郭林祥、李耀文、朱光、丁衡高、刘凯、邢智勇、等10人组成。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中央军委提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条例》对现役军官军衔等级的设置,现役军衔职务等级编制军衔,现役军官军衔的首次授予,现役军官军衔的晋级,现役军官军衔的降级、取消和剥夺,现役军官军衔的标志和佩带等都作了明确规定。现役军官军衔分为将官4级、校官4级、尉官3级,共3等11级。与此同时,会议还作出了《关于确认1955年至1965年期间授予的军官军衔的决定》。1988年9月14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授予上将军官军衔仪式,洪学智等17人被授予上将军衔。同年10月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实施新的军衔制度,共授予尉官军衔40.5万人、校官军衔18万人,将军官衔1452人。1993年6月7日,中央军委在北京举行晋升上将军官军衔仪式,等6人晋升为上将;1994年6月8日,徐惠滋等19人晋升为上将;1996年1月23日,周子玉等4人晋升为上将;1998年3月27日,等9人晋升为上将。

  军衔的类别划分,在1955年颁布的文件中,全部衔称在类别上划分为八类18种:第一二类为指挥军官和政治军官军衔,包括12种;第三类为技术军衔;第四类为军需军衔;第五类为军医军衔;第六类为兽医军衔;第七类为军法军衔;第八类为行政军衔。各种军衔,除了按照条例规定在其称号前冠以相应名称外,还用缀在领章上的符号来标志。1988年实行的新军衔制,在军衔类别的区分上,作了较大精简,只保留四种:陆军军衔、海军军衔、空军军衔和专业技术军衔。陆军在衔称前不冠军种字样,以“八一”红五星衬托宝剑形光芒线的陆军符号作为领花加以标志;海军军衔,在衔称前冠以“海军”二字,以“八一”红五星衬托铁锚的海军符号作为领花加以标志;空军军衔,在衔称前冠以“空军”二字,以“八一”红五星衬托飞翔的空军符号作为领花加以标志;专业技术军衔,在衔称前冠以“专业技术”四字,以“八一”红五星衬托原子符号作为领花加以标志。

  附: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大将、上将一览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朱 德 彭德怀 林 彪 刘伯承 贺 龙
  陈 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均为1955年9月23日授予)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粟 裕 徐海东 黄克诚 陈 赓 谭 政
  萧劲光 张云逸 罗瑞卿 王树声 许光达
  (均为1955年9月27日授予)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王 平 王 震 王宏坤 王新亭 韦国清 乌兰夫 邓 华
  甘泗淇 叶 飞 吕正操 朱良才 刘 震 刘亚楼 许世友
  杨 勇 杨成武 杨至成 杨得志 苏振华 李 达 李 涛
  李天佑 李克农 李志民 宋任穷 宋时轮 张宗逊 张爱萍
  陈士榘 陈再道 陈伯钧 陈奇涵 陈明仁 陈锡联 周 桓
  周士第 周纯全 赵尔陆 洪学智 钟期光 贺炳炎 郭天民
  唐 亮 陶峙岳 萧 华 萧 克 黄永胜 阎红彦 韩先楚
  彭绍辉 董其武 傅 钟 傅秋涛 谢富治 赖传珠
  (均为1955年9月27日授予)


  王建安
  (1956年1月25日授予)


  李聚奎
  (1958年授予)


  洪学智  秦基伟  杨白冰 起 徐 信
  郭林祥 尤太忠 王诚汉 张 震 李德生 刘振华 向守志
  万海峰 李耀文 王 海
  (1988年9月14日根据中央军委主席签署的命令授予)


   于永波 傅全有 朱敦法 张连忠 曹双明
  (1993年6月7日,中央军委授予)


  徐惠滋 李 景 杨德中  周克玉 丁衡高 戴学江
  李文卿 王 克 李来柱 谷善庆 刘精松 曹芃生 张太恒
  宋清渭 固 辉 李希林 史玉孝 李九龙
  (1994年6月8日,中央军委授予)


  周子玉 于振武 丁文昌 隋永举
  (1996年1月23日,中央军委授予)


   张 工 邢世忠 王茂润 李新良 方祖岐 陶伯钧
  张志坚
  (1998年3月27日,中央军委授予)


   
  (1998年9月29日,中央军委授予)





1967年1月23日 中央决定人民解放军“支左”

广州部队陆海空军召开的“支左”誓师大会


  1967年1月23日 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小组作出《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不久,又赋予军队支农、支工、军管、军训等项任务。8月19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派人民解放军实行“三支两军”。1972年8月21日,中央、中央军委决定“三支两军”人员撤回部队。




解放军进驻北京航空学院,执行军管、军训任务 

1942年1月23日 女作家萧红病逝


萧红像


  萧红,黑龙江呼兰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1911年生。1930年因反抗封建家庭礼教出走,流浪各地。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1936年因病去日本疗养。战争爆发后回国。1938年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教书。1940年去香港,1942年病逝。


  著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

1783年1月23日 《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诞辰


法国作家司汤达


  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家,他的著名小说《红与黑》,以其进步的思想倾向,以及对当时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描写,和对典型性格的出色的刻画,在全世界享有盛名。
  1783年1月23日,司汤达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勒城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的本名叫亨利·贝尔。他早年丧母,父亲是一个有钱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司汤达在家庭中受到束缚和压抑,从小就憎恶他父亲。
  1799年,司汤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当地的中心学校,来到巴黎,在军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参加了两种力量,两种制度在整个欧洲的大搏斗。直到1814年,拿破仑垮台,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被“扫地出门”,不得已离开巴黎,侨居意大利的米兰。
  他在米兰期间,读书、旅行、研究意大利的音乐和美术,与从事意大利民族解放战争的烧炭党人有所交往。1815年,他的第一部作品音乐家传记问世,从此开始他的写作生涯。
  1821年,意大利的烧炭党人的起义遭到镇压,司汤达被当局视为危险分子,被迫离开米兰回巴黎。在巴黎,他一面写作,一面认真观察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对自己时代的矛盾有了深刻的认识,终于写出了深刻反映七月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使他成为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司汤达的作品《阿芒斯》插图 


司汤达的作品《巴马修道院》的两帧插图 


司汤达的作品《红与黑》中译本封面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红与黑》中的一个镜头 

最后编辑aya168 最后编辑于 2009-02-04 10:33:30
 

回复: 【图文】历史上的今天------1月22日,23日,24日

1994年1月24日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
1992年1月24日 我国与以色列建交
1986年1月24日 海曼猝死球场
1984年1月24日 视察深圳等特区并题词
1984年1月24日 中国剧院建成
1984年1月24日 美国批准研制第一个永久性载人空间站计划
1981年1月24日 波兰数百万人,争取5天工作制
1965年1月24日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逝世
1958年1月24日 英美科学家完成核聚变试验
1956年1月24日 我国首次颁发科学奖金
1938年1月24日 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被处决
1924年1月24日 黄埔军校开始筹建
 

回复: 【图文】历史上的今天------1月22日,23日,24日

1965年1月24日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逝世


1950年出席第一次欧洲会议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温斯顿·伦纳德·斯潘塞·丘吉尔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是大英帝国利益的坚决捍卫者。他为大英帝国的利益奋斗了一生。
  丘吉尔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受到典型的英国式教育。他曾三考军校,最后毕业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丘吉尔参加了英国在古巴、印度、苏丹、南非的殖民战争,并于1900年当选为下院议员,加入保守党,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政治生涯。
  1906年,32岁的丘吉尔首次入阁,先后担任了殖民副大臣、商务大臣、内政大臣等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过海军大臣、军需大臣,当时,他积极鼓吹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掐死在摇蓝里”。1924年到1929年,丘吉尔担任财政大臣时,咒骂工人是“民族的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丘吉尔重新担任海军大臣,并于1940年5月到1945年7月出任首相兼国防大臣。二战期间,他领导英国人民坚决抗战,挽救民族危亡,为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后他到美国发表“冷战”演说,并力图加强英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1951年,77岁的丘吉尔再次出任保守党政府首相,但那时他已力不从心,无法阻止大英殖民帝国的崩溃,4年后,他辞职退休。1963年4月9日,丘吉尔在接受美国“荣誉公民”称号时发表书面讲话,回顾了自己所走过的路程。他说:“我曾取得过很多成就,但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1965年1月初,丘吉尔因患感冒而卧床不起,15日因脑溢血而昏迷,24日逝世,享年91岁。1月30日,英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丘吉尔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演说家和作家。青年时他著有《马拉坎德远征史》、《河上战争》等,成名之后他的著作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6卷)、《英语民族史》(4卷)、《世界危机》(4卷)、《马尔巴罗的生平与时代》(4卷)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等历史著作和演说,丘吉尔曾在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1年丘吉尔在选举中没有忘掉他“二战”时常用的“V”型手势 


丘吉尔的国葬在伦敦举行丘吉尔的灵柩由炮车拉着通过两边排满致哀民众的街道 


丘吉尔的灵柩停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供人瞻仰 

1984年1月24日 邓 小 平视察深圳等特区并题词

邓 小 平(前排左五)、杨 尚 昆(前排左六)、王 震(前排左七)视察深圳


  1984年1月24日,邓 小 平视察深圳、珠海、厦门3个经济特区。26日,邓 小 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视察时,小 平同志说,这次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景象。深圳的建设速度是相当快的,蛇口更快。小 平同志还说,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政策的窗口,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特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收入可以高一点。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平均主义不行。2月7日至10日,邓 小 平在视察厦门经济特区时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邓 小 平视察深圳特区的题词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