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真味 日本新年菜 (组图)

国比中原国,人如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焙新酒,金刀脍锦鳞。年年三二月,桃李一般春。—— 明初日本使臣哈哩嘛哈
戴爱群 职业美食家。曾任《精品购物指南》、《北京青年报》美食编辑,现为美食策划人、撰稿人,CCTV《美食冠军》电视烹饪大赛美食顾问、文化评委。
柴小梵著《梵天庐丛录》,记载明初曾经征讨“倭国”,“倭国”派“哈哩嘛哈”赉表出使,明太祖就此结束战争。太祖向“哈哩嘛哈”询问“倭国”风俗,使臣遂赋诗一首:“国比中原国,人如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焙新酒,金刀脍锦鳞。年年三二月,桃李一般春。”
诗平常而已,但外交辞令堪称极为得体,既表达了对中国这个强邻的尊重和曾经的“老师”传统文明的仰慕,也不卑不亢地表现了与大国平等交往的态度和自尊。作为美食家,我当然更注重“银瓮”里的清酒和“金刀”下的刺身。

新年食俗 作为“唐制度”的农历新年在日本一样历史久远,深受重视,只是改用公历之后,与西洋的新年合二为一了。元旦早晨,阖家欢聚一堂,先幼后长,依次饮屠苏酒——据说,炮制此酒的配方源于中国三国名医华陀——然后,吃名为“御杂煮”的年糕汤,红豆饭、砂糖芋艿、荞麦面等也是新年饮食的题中应有之义。还有所谓“新年菜”,特指新年时吃的食盒。一般食盒的第一层放小菜或节庆点心,第二层放烤的鱼、肉,第三层放煮的菜,底层则放醋拌的凉菜。

便当一例 今年新年,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旬彩”日餐厅的老板程军先生特地请我去品尝他们的“新年便当”,菜单包括:
前菜:小沙丁鱼、干青鱼子、三文鱼子
清汤:年糕汤
刺身: 三种生鱼片
八寸:黑豆、海带卷、海鲫鱼、西京烧长腿蟹、乌鱼子、煮鲍鱼、烤鲑鱼、烤鳕鱼等等
煮物:芋头、虾、花菇、魔芋糕、胡萝卜、鳕鱼
蒸物:海胆蛋羹
主食:天妇罗红豆饭
甜品:豆奶果冻、水果
其中的一些食材都含有美好的愿望——黑豆代表健康,干青鱼子象征多子,小沙丁鱼祈求丰收等等。

五谷真味 我最爱看似简单、“和风”十足的粮食:年糕汤是咸的,加了虾和海带的清汤极醇鲜,内有糯米年糕一条,先煎后煮,米香扑鼻,黏得不仅粘牙,而且粘喉;樱花色的红豆饭除了大米、红豆之外,还放了芝麻——米、豆、油料是古代基本的农作物,也是人类长久以来赖以为生的主要食材——三者混合,产生一种被久居都市者忽略的纯朴而结实的芳香。
美食私用物八寸 即食盒装新年菜。来源于江户时代初期的叠食。当时将食盒分为三部分,分别放上米、年糕、干鲍鱼片、海带、捣栗子、柿子干、橙子等多种食品,然后主宾双方边吃边谈。到了幕府末年演变为纯摆设而非供食用。以后又将沙丁鱼干、干青鱼子、黑豆等节庆食品叠放,并被称为叠食。明治时期又出现了一种用白萝卜、红萝卜、牛蒡、魔芋煮成的新年菜。后来便渐渐演变成将这两种节庆菜装入同一个多层食盒成了现在的新年食盒。(摄影/刘志刚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