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图·读书没禁区 毛泽东、邓小平、爱看啥?

极少引用教科书上的话
两本名著近期重新出版,一本是《沉思录》,腰封上印着:温总理读了百遍的案头书;另一本《道德情操论》的腰封上印着:温总理五次推荐的大师巨著。
2007年11月,在新加坡访问的总理,提及罗马帝国凯撒马可·奥勒留所著《沉思录》,“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他频繁引用其间的名言“那些曾经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缕青烟消失了”。
《道德情操论》公开推荐不止五次。在2005年的“两会”,他就曾给企业家郑重推荐,毒奶粉事件之后,赴美访问的说:“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认为,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他曾对《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说。
作为1949年后受教育的一代领导人,温同样熟悉苏联文学作品。他近期在莫斯科对当地媒体说:“我记得小时候最早读的俄罗斯作品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他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人宁肯吃苦而不叫苦。”
是文学爱好者,也和许多西方杰出人物一样“仰望星光”。
2007年,他在同济大学曾作一首现代诗《仰望星空》,他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这句话来自黑格尔。
每年,媒体还要细数温总理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引用了多少古语、诗文和典籍,还有教授专门考究,发现温引用的诗句,95%教科书上没有。
与文艺界大师多有私人交往。尤谈及2005年去世的巴金,称“那本《随想录》出版后,我读了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到那是一部写真话的著作。”
自他担任总理,温每年还会去探望国学大师季羡林,还曾探讨“和谐”话题。今年8月,温第5次拜会季羡林,谈及这一年的多灾多难深有感触:“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此话出自苏轼《晁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