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名稱:Horowitz Plays Chopin 霍洛維茲百年誕辰限量珍藏版(一)蕭邦:夜曲、馬祖卡、華爾茲
作曲家:Frederick Chopin 蕭邦
演出者:Vladimir Horowitz 霍洛維玆
系列:霍洛維茲百年誕辰限量珍藏版
唱片公司:SONYBMG
音樂類型:古典音樂
唱片編號:SMK90426
中價版 / CD / 1 片裝

關於這張專輯:
Frederick Chopin 蕭邦是個混血兒,父親是法國流亡波蘭的教師,母親則為波蘭人,生在華沙、長在華沙。蕭邦六歲開始學鋼琴,八歲時公開登台演奏。1826年進入華沙音樂院,在這個學校待了三年。這段時間,他曾在沙龍演奏,創作過一些輪旋曲、波蘭舞曲與馬祖卡舞曲。
1829年蕭邦發表《f小調鋼琴協奏曲》,雖然這首協奏曲創作的年代早於《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但通常被稱為《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這一年他還在維也納舉行音樂會、訪問布拉格與德雷斯登兩地。1830年因波蘭為俄國佔領,蕭邦不得不離開華沙,自1831年起定居巴黎。
蕭邦在巴黎認識了許多音樂家,如,李斯特、孟德爾頌、白遼士等人,也與他們維持良好的關係。基本上,在巴黎的生活並沒有經濟上的困擾,他以教鋼琴與舉行音樂會為生,音樂家們賞識他、音樂會受到大眾的歡迎,教授音樂的的報酬也很好,他在巴黎的發展相當順利。
1838年起蕭邦與女作家喬治‧桑開始同居,兩人住在喬治桑的家鄉諾昂,蕭邦漸漸地減少鋼琴演奏,專心從事創作。蕭邦許多優秀的作品,諸如,《二十四首前奏曲》、《降b小調奏鳴曲》、《b小調奏鳴曲》、《f小調幻想曲》都在這個時期產生。蕭邦的作品幾乎全部都是鋼琴曲,他的作品優雅如詩,流暢精緻,具有完美的歌唱性。
蕭邦與喬治‧桑的關係一直如同暴風雨般,情況時好時壞,這大大地影響到蕭邦的身體健康。1847年兩人分手時,蕭邦的健康情形已經相當差,但他不顧健康問題,在1848年時仍然訪問英國與蘇格蘭,1849年死於肺病,死後葬於法國。
Vladimir Horowitz 霍洛維玆,鋼琴家,1904年10月1日出生於烏克蘭基輔,1989年11月5日在紐約逝世。
霍洛維茲早年跟隨母親與塔爾諾夫斯基(Sergei Tarnovsky)學習鋼琴,在基輔音樂院師事傳承自安東‧魯賓斯坦一系的布魯門菲爾德(Felix Blumenfeld)。1925年以前,霍洛維茲都在蘇聯各地巡迴,1926年首度赴國外(柏林)演出,在歐美各國都以柴科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受到矚目。他在1939年定居美國,1942年成為美國公民,和拉赫曼尼諾夫的私人情誼更維持到拉赫曼尼諾夫在1943年逝世為止。定居美國後,霍洛維茲的演奏事業以新大陸為重心,1970年曾在倫敦、巴黎、米蘭等地演奏,1985到86年歷史性的重返莫斯科與列寧格勒。霍洛維茲曾經三度暫別舞台。第一次是1935到38年,1953年在卡內基音樂廳慶祝在美演出25週年後再度退隱至1965年,80年代初期第三度引退。
這是新力古典於2003年10月1日霍洛維茲百歲冥誕紀念所發行的專輯,讓你細心領略大師級人物觸鍵時不同凡響的感受,一起聆聽吧!

專輯曲目:
01 Nocturne Op. 55 No. 1 1968
02 Nocturne Op. 55 No. 2 1989
03 Nocturne Op. 62 No. 1 1989
04 Nocturne Op. 72 No. 1 Live 1966
05 Mazurka Op. 17 No. 4 1971
06 Mazurka Op. 30 No. 3 1973
07 Mazurka Op. 30 No. 4 Live 1965
08 Mazurka Op. 33 No. 2 1973
09 Mazurka Op. 33 No. 4 Live 1966
10 Mazurka Op. 41 No. 2 1973
11 Mazurka Op. 50 No. 3 1973
12 Mazurka Op. 56 No. 3 1989
13 Mazurka Op. 59 No. 3 1973
14 Mazurka Op. 7 No. 3 1968
15 Walz Op. 34 No. 2 1971
16 Walz Op. 64 No. 2 1968

曲目下載: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本人所上傳之所有音樂專輯僅供試聽之用,版權為其發行公司所有,請會員於試聽之後24小時內刪除檔案,支持原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