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2008]聆听永恒。自然、和谐 风潮音乐《非常道》(192K MP3)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一曲倾心华语单曲 [6/11/2008]聆听永恒。自然、和谐 风潮音乐《非常道》(192K MP3)

2  /  6  页   123456 跳转 查看:6411

[6/11/2008]聆听永恒。自然、和谐 风潮音乐《非常道》(192K MP3)

回复:[6/11/2008]聆听永恒。自然、和谐 风潮音乐《非常道》(192K MP3)

试听曲 非常道--风潮音乐
 

回复:[6/11/2008]聆听永恒。自然、和谐 风潮音乐《非常道》(192K MP3)

幽雅 感觉不错
 

回復:[6/11/2008]聆聽永恆。自然、和諧 風潮音樂《非常道》(192K MP3)

當兵年代 看中國哲學 迷上了老子   他是一個愛好大自然的哲學家 我太愛他了 謝謝小屹這好曲

就小屹這帖  重溫舊夢

---------------------------------------------------------------------------------------------------------------------------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環境教育上的意函
蔡再祥
一、前言
在老子《道德經》一書中哲學味道要比「論語」濃得多。老子《道德經》書中著重講宇宙覲和認識論,而「論語」則著重講社會倫理問題。老子用「道法自然」的命否定有意志的天帝。「在希臘哲學家看來,世界在本質上是某種從混沌中產生出來的東西,是某種發展起來的東西、某種逐漸生成的東西。」而老子哲學就是這樣一種哲學。老子建立了一個以「道」為中心的哲學體系。「道」的性質是「物質」還是「精神」?雖然並不明確,但它是作為有意志之天帝的否定者而出現的。從這一點看,應該說老子哲學是帶有唯物論傾向的。這正是合乎規律的哲學開端。這個開端是對宗教的否定。范文瀾說:「古代哲學家中老子確是傑出的,無與倫比的偉大哲學家。」這個評價是很恰當的。
從「環境教育哲學」的角度看,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一系列範疇,如「道」、「氣」、「象」、「有」、「無」、「虛」、「實」、「味」、「妙」、「虛靜」、「玄鑒」、「自然」等等,有的本身就是環境美學的範疇,有的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從哲學範疇轉化為美學範疇,它們在中國古典美學的邏輯體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有些在後來則成為「環境教育哲學」的重要理念依據。

二、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涵義
「道」是「無」與「有」的統一。老子《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又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從作為「天地之始」來說,「道」是「無」。所謂下「無」,就是「無名」、「無極」、「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也就是無限性。所以「道」是沒有具體形象的,是不能單憑感覺把握的。這就是老子所謂「寂兮寥兮」,所謂「大象無形」,所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另一方面,從作為「萬物之母」來說,「道」又是「有」。所謂「有」,就是有規定性、差別和界限。千差萬別的事物都是由「道」產生的。這就是「有」。所以「無」和「有」並不是兩個東西。「無」和「有」都是「道」。「道」具有「無」和「有」這雙重屬性。「道」是無限和有限的統一,是混沌和差別的統一。
有些文章的作者看到老子說「道」產生萬物,「道」本身又是感覺不到的,就認為老子的「道」是一種精神性的東西,相當於柏拉圖的「理念」。這種看法的根據並不充分。因為在老子《道德經》全書中,我們找不到關於「道」的精神性的明確規定。「道」產生萬物,但產生萬物的東西並不一定是精神性的東西。「道」看不見、摸不著,但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也不一定是精神性的東西。當然,在老子《道德經》全書中我們也找不到關於「道」的物質性的明確規定。但是老子說過:「道法自然。」老子還說過:「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用這個沒有意志、沒有目的的「道」,否定了有意志的「上帝」、「天命」。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說,老子的哲學體系在總體上帶有唯物論的傾向。
在老子《道德經》書中,「氣」和「象」是兩個同「道」緊密聯繫的範疇。老子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這段話說明「道」儘管是恍惚窈冥,卻不是絕對的虛無。「道」包含有「象」、「物」、「精」。「道」是真實的存在。
所謂「精」,就是「氣」。老子這段話認為,「道」包含「氣」。老子曾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是老子的宇宙發生論。「道」產生混沌的「氣」(一),混沌的「氣」分化為「陰」、「陽」二氣(二),「陰」、「陽」二氣互相交互作用而形成一種和合的狀態(三),萬物就從陰陽二氣交互作用和合中產生出來。所以萬物的本體和生命就是「氣」,也就是「道」。萬物都包含有「陰」、「陽」這兩種對立的方面或傾向,而在看不到的「氣」中得到統一。既然萬物的本體和生命是「道」,是「氣」,那麼「象」(物的形象)也就不能脫離「道」和「氣」。如果脫離「道」和「氣」,「象」就失去了本體和生命,就成為毫無意義的東西。

三、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與環境教育有關的範疇:
本人認為應自老子《道德經》的背景知識說起,老子身處戰爭、國亂、民流無歸的周末春秋時期,眼見物慾吞噬人心,故而同當時諸子一樣,苦思解決之道,而老子是由探討人、群體等缺陷中著手。
首先由「人」的生物性產生「生存慾望的滿足」,而人的軀體之外就是「環境」,包含自然環境及人為的文明環境。在環境中充滿了生命所需的資源,也充滿了危害生命的事物,故而軀體憑藉器官功能去獲取資源、逃避禍害,但人的慾望是無限的,而導致「人與社會」及「人與自然」之間的衝突,並在衝突榨取的過程中衍生出「權力與慾望」,故而在資源取得、分配及交換上,將原本以維生為目的,引導至以掌權為目的,產生了文明的異化。例如:追求經濟價值是以追求極大化的資產為目標,因此不容許資產減少;另外追求權力價值則已獲取交換活動的「操控力」為目標,故而容許資產減少。
在人們只為了擁有而需索無度時,進一步便戕害了自然環境,又由於物品乃直接或間接取之於自然,在需索無度下便造成匱乏,輕者造成人與自然的供需平衡失調;重者則危害到人的生存;而開發自然的技術愈強,衝突就愈顯著。
於此背景下老子《道德經》便主張體「道」、悟「道」,進而「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爭」,即指在當時的國君或天子能怯除其「佔有慾」、「權力慾」,那麼行事、言教終究能避免陷蔽。因為「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以天地來喻聖人或聖王,以萬物來喻萬民,意即萬物的生化、活動依天地而有,但天地並不據以為功,天地只是開敞環境,任萬物生化、活動,自生自滅;而聖王也要如自然天地般,不據萬民為私有,而任意所使,只是敞開文明環境,使萬民生息其間,不授刻削。故而標榜「無為」也!則能在無為無私中,體限於組織生活內,使人人「各遂其生」獲得生活所需之資源,這就是老子思考脫離困境的解決之道之一。

四、結論
(一) 老子認為「道」乃真實存在的。老子《道德經》【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不知道其名的具體原因在於既聽不到它的聲音,亦看不見它的形體,(寂兮寥兮)。換言之,它不是具有具體形象的東西,而「名」是隨「形」而來的,故,既然「道」沒有具體形象,自然就「不可名」了。
(二) 雖然「道」真實存在,卻設定為「無形」,是因為只要「有形」,就必定是存在於特殊時空中的具體之物,是會隨之生滅變化的,但就老子來看,「道」卻是永久存在(「常」)的東西,所以要肯定「道」是「無形」的。
(三) 同理,之所以「道」不可名,是因為「名」會限定它(所謂語言的侷限),而「道」是無限性的。例如:以「桂花」指稱「桂花」這個東西,既經命名後,就不能在稱它為「玫瑰」或「薔薇」了。
由於道的無限性,所以無法以語言、文字來指稱之,故而老子於《道德經》第一章開頭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常的「道」是不可言說的,無法以概念去表達的,現在勉強以「道」稱呼之,只是為了方便起見。老子認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萬物之宗),也是一切存在的始原,是「自然界」中最初的發動者,據無窮的潛力與創造力,而舉凡萬物蓬勃的生長,都是「道」的力量不斷創發的一種表現。
最后编辑shipman2 最后编辑于 2008-11-07 01:53:04
由於百度網盤 對於台灣網友與對岸限制 以至於過去的鏈結不見 深感抱歉!!!
若能見時可能他們放寬了!!!
*** 上傳的文件 若失效就不再傳了 所以......***
 

回复 1F e213 的帖子

清雅幽静,喜欢
 

回复:[6/11/2008]聆听永恒。自然、和谐 风潮音乐《非常道》(192K MP3)

经典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1F e213 的帖子

谢谢分享!
 

回复:[6/11/2008]聆听永恒。自然、和谐 风潮音乐《非常道》(192K MP3)

太棒了,就喜欢这类音乐
 

回复:[6/11/2008]聆听永恒。自然、和谐 风潮音乐《非常道》(192K MP3)

不错,谢谢了
 

回复:[6/11/2008]聆听永恒。自然、和谐 风潮音乐《非常道》(192K MP3)

聆听永恒。自然、和谐 风潮音乐《非常道》
 

回复:[6/11/2008]聆听永恒。自然、和谐 风潮音乐《非常道》(192K MP3)

清心雅韵,感谢分享
 
2  /  6  页   123456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