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年破译日偷袭珍珠港密电真相
电文:
(一)11日停泊在珍珠港的舰艇如下:
战舰11艘 重巡洋舰5艘 轻巡洋舰10艘 驱逐母舰2艘 驱逐舰35艘 潜水母舰1艘 潜水艇12艘 运输舰15艘
(二)航空母舰××号,由两艘驱逐舰护航,正在××海域航行中。
其二:
发报:东京
收报:檀香山
时间:1941年9月24日
等级:绝密
电文:今后你必须尽量按下列所示,报告舰艇活动状况:
(一)珍珠港分5个水域:甲水域(佛德岛与武器库之间)乙水域(佛德岛之南及西)丙水域(东流之江面)丁水域(中央流之江面)戊水域(西流之江面及其通路)
(二)军舰与航空母舰只须报告其在港停泊者。
(三)扼要说明舰型、舰种。
(四)凡有二艘以上的军舰靠港时,盼照实登记。
池步洲又于12月3日破译出一份日本外务省致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的特级密电,主要内容是:
(一)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本,只留一种普通密码本,同时烧毁一切机密文件。
(二)尽可能通知有关存款人将存款转移到中立国家银行。
(三)帝国政府决定按照御前会议决议采取断然行动。
池步洲破译出这份密电后,激动不已,结合他半年多的时间里所破译的日本外务省与檀香山日本总领事馆的往来电报,他已感到日本要对美国“采取断然行动”了,他把这份密电立刻交给组长霍实子,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一)日本对美进攻的地点可能是在珍珠港;(二)发动战争的时间可能选择在星期天。霍实子也同意这样的分析,当即提笔签署意见;“查‘八·一三’前夕日本驻华大使川越,曾向日本驻华各领事馆发出密电:‘经我驻沪陆、海、外三方乘出云旗舰到吴淞口开会,已作出决定,饬令在华各领事馆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电报本子’,说明日寇已决定对我发动全面战争。现日本外务省又同样密电饬令日本驻美大使馆立即烧毁各种密电码本子,这就可以判明日本已经快要对美发动战争了。”对于这个重要情报,霍实子也不敢怠慢,马上送交代主任毛庆祥,毛阅后,立即亲自送到侍从室。
据蒋介石侍从室第六组组长唐纵在1941年12月5日所写的日记记载:“三日东京东乡发往英领各地领事电称:‘电报密本O密O密各留存一份,其他全部焚毁之,完毕后,立即以明电Haruna示知,又秘密及重要文件,全部焚毁之。以上系准备不测时而考虑者,仍希宁静。’查此种电报,‘八·一三’前夕,日外相亦曾致电青岛、济南、广州等地,着急焚毁密本。今忽见此电文,其将临于日英美战争,可想而知也。”唐纵的这则日记所记,日本外务省发出的密电,与池步洲所记,虽然收报单位有所不同,但所记发报时间都是12月3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5天,所述电报内容也大体相同,唐纵日记中的判断也与霍实子的签署意见相吻合。
又据当时曾在侍从室第六组任职的张令澳解放后所写的材料称:“当时技术研究室破译的情报一律均须送至侍从室第六组处理,绝不能自行对外。笔者当时在第六组就是负责研判用毛庆祥名义送来的技术研究室的情报”,“到了这年(按:指1941年)的12月上旬,技术研究室又破译了日本外务省的一份紧急通知。内容是电告日本驻华盛顿、旧金山、夏威夷、纽约等地的使领馆,限期销毁各类重要文件,准备撤侨。我们签注意见是:‘速送外交部密告美国大使高斯,并电告我驻华盛顿武官郭德权转达美国军方’。蒋介石批‘可’。但美方回答说:美日谈判已陷入僵局,国务院已知道日本撤侨计划,美国也准备同时撤侨。似乎美方尚未意识到日本对其突袭的意图。”“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当时重庆政府仅告知美方日本的侵略意图,而并没有告知日本空袭珍珠港的确切日期。外界所传实在是以讹传讹而已。”
一些在台湾的原军统局人员发表的著述中,没有记录军统破译日本偷袭珍珠港密电一事。
曾任军委会技术研究室代主任、军统局第四处处长兼军统局特种技术研究室主任的魏大铭,曾发表过《评述戴雨农先生的事功》一文,文中写有《戴先生对通讯之运用与保密有其独到之处》和《破译专家温毓庆的不辞而别》两个专节,如果魏大铭本人或是他的部下,有这一辉煌成绩的话,他绝不会舍此殊荣,而不去表功。又如曾任军统局武汉区区长的唐新(字良雄),写有一本《戴笠传》,从书中可以发现,他在写作过程中,使用了原军统局的大量文件材料,在《戴笠传》中,专门有一章《戴笠重要武器之一——电讯》其中有一个小节,《惊人的破密工作》,在这里也没有记载此事,他们也都未敢揽功。
由此可见,当时破译日本有袭击美军珍珠港海军基地动向密电的,是军委会技术研究室,具体破译的人是池步洲。这一功劳不能算在军统局头上。
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