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0/13/2007]【古典】海顿:清唱剧《四季》(THE SEASONS) APE整轨
作品简介: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的作品《四季》是以四个乐章表现四季自然轮回的一部清唱剧。通过三位独唱音乐家对于全剧三个人物:老牧人西蒙(男低音),他的女儿哈娜(女高音)以及青年鲁卡斯(男高音)的演绎,自然与人事均得以诠释。海顿(生于1732年3月31日,卒于1809年5月31日)在他近七十岁的时候成为了全欧洲最著名、最受尊重的作曲家。
《四季》取材自英国诗人汤姆生(James Thomson)的叙事长诗《四季》,一位高雅的奥地利贵族Baron Gottfried van Swieten、一位外交家、作曲家和应景诗人凭着对音乐的热情,翻译了清唱剧脚本。
1801年,海顿在维也纳亲自指挥了《四季》的首演。
乐章简介:
【春】
序曲通过对暴风雨的描绘,象征寒冬过去,春天来临。紧接着的咏叹调和合唱塑造出了一幅万物复苏、生意盎然的景象。大自然的无限恩施在赋格曲中得以完美诠释。这个乐章以对“上天”的感激之歌结束。
【夏】
第二部分以一段交响乐开始,描绘出夏日的黎明,由男高音演绎,并有双簧管模仿的鸟声啁啾。
【秋】
这个乐章主要是对丰收季节的赞美诗,但也触及其他方面。除了狩猎和饮酒场面外,我们还听到哈娜和鲁卡斯之间的爱情二重唱。
【冬】
与“秋”生机勃勃的终曲不同的是,“冬”的序曲骤然转为忧郁的音乐,为作品最后一部分奠下了整体基调。几个乐章映衬了生命力量的逐渐衰败,在西蒙最后哀悼生命飞逝的咏叹调中得到清晰诠释。然而,海顿的想法并非都是沉重的。
哈娜的纺织歌和一个年轻的乡村女孩智胜贵族的故事即旨在使人振奋精神。最后的合唱期望在神的引导下进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