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回首望星辰 往事如烟云
最初由 心情车站 发表
这部以《再见,我的爱人》为题的作品发行于一九七五年九月十日,也就是邓丽君小姐在日本以一曲《空港》获得日本歌坛最高荣誉奖、本年度“红白歌唱大赛冠军奖”的后一年。早在前一年,既一九七三年,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来香港寻找新歌手,邓丽君被选上,赴日接受演唱与发声技巧训练,这无疑为她以后的演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岛国之情歌第一集就可以初见端倪,在这张唱片里,邓丽君的演唱方法较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与发展,表现在发声靠后,注重气息的流畅以及恰如其分地表达歌曲的意境等方面。
这张唱片的整体性很强,首先反映在歌曲的调性上。这十二首歌曲的调性关系都很近,最后一首《爱的理想》是C(转#C)大调,其他若干首,分别有e,D,d,bB等,这些围绕C调的歌曲为统一内涵起了重要的作用。欣赏者从一首歌到另一首歌往往觉得过渡得很流畅。另外,高音萨克斯管与铜管乐器在这里也发挥了它们的作用。在《情人的关怀》、《相聚更甜蜜》、《冬之恋情》、《谁来爱我》、《夜雾下的姑娘》,《爱的理想》中,它们或在开头强奏吹出,或在歌曲高潮处增添辉煌的色彩,极尽其所能地配合邓丽君高吟低哦的歌声。
可以用“清脆,婉转,华丽”等词语来形容此时邓丽君的声音。在先前,特别是早期的歌曲中,她的发音不太讲究章法,比较随意,给人的感觉有时很甜蜜,有时又颇为老气,可以用“好听,活泼”来形容。而在这张唱片里,她的歌声中已经透露出来些潜在的霸气,原本并无系统性的通俗唱法被她以一种科学健康的方式展现出来,成为后辈们学习的楷模。
在通俗唱法中有几个必须注意的地方,比如说“提前音”与“延迟音”,既是讲把原来应该在下一小节强拍发出的音提前到本小节的弱拍,或者把它延迟到下小节的弱拍,这样产生一种独特的摇曳风格。事实上,时机的掌握很困难,就像弹奏钢琴时表情要作得恰到好处,不能机械又不能泛滥。细听这张唱片,邓丽君在几乎所有的这类地方处理得都十分完美。典型的有《爱的理想》里,第一段:“小花猫,躲炉旁”,邓丽君没有把“猫”字放在下一小节的重音处,而是延长了“小”字,“躲炉旁”的处理也一样。这个处理非常精彩,因为在歌曲刚开始,节奏不宜过快,“拉长”一点能引导出意境。中段反复此处时,由于前面有打击乐的密集鼓点声,所以她的处理就变为了正常的模样。其他还有比如《再见,我的爱人》里最后:“总有一天能再见。”在这里把“天”字故意拖长,再缓缓吐出“能再见”,给人以依依不舍的感情冲击,听者无不为之动容,为之依恋。这样的例子比较多,这里就不多举了。
关于滑音的处理也是唱片的一大特色。邓丽君将滑音恰如其分地用到歌唱中,使得歌曲变得生气勃勃,曲风也活泼了很多。《不论今宵或明天》的高潮部分:“我的心,我的心跳个不停……甜甜蜜蜜,永不分离。”贯穿了滑音的运用。下滑音诸如“(我的)心”,“(我希)望”,“(和)你”等一唱出,听者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羞涩多情的美丽姑娘的形象。而上滑音有“今宵”的“宵”,“明天”的“天”,“甜蜜”的“蜜”,经邓丽君这般一“扬”,少女的憧憬与希望之情立即弥漫开来。《请你别再找我》里“今生(我俩的缘已尽)”的下滑强调,也无不强化了歌者无奈而又怨恨的感情。
邓丽君的高音不能算是最高的,但在通俗唱法中却是最有特色与魅力的。试看唱片中的高音部分,几乎处处可圈可点。《情人的关怀》沿袭了《空港》的特色, “我要珍惜你的爱”的呐喊华丽而富有穿透力,极具金属般的光泽。《雨下的花朵》中“(春风吹开了)草与花”,“可恨(把我抛下)”的悲号如泣如诉,震撼人心。《再来一杯》里对时光“似花飘零随流水”的感慨,《谁来爱我》中“不知谁来爱我”的苦闷,《夜雾下的姑娘》里对“美丽的眼带泪光,弯弯的眉深锁上”的姑娘(或者是“我”)的怜惜与不平,都透过她饱含深情的高音表达无遗。尤其是《爱的理想》中最后的连续高音:“我们俩在一起,啊,才是我俩的天堂”已经突破了一般意义下通俗唱法的发声方法,而具有了某种美声唱法的形式,如用腹中的“气”压出高音,加强胸腔的共鸣等。太多的歌者在发高音时只注意发音的要领,诸如喉结不能动,不能抬胸,要用横膈膜的力量等等,而忘记或无法倾入自己深挚的感情,可是邓丽君的高音里包含的感情却胜过其他的音区。我国女高音杰出者不乏其人,可有些却唤不起听众的共鸣,邓丽君在这方面比起她们可算是技胜一筹了。
另外,邓丽君的音准在唱片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用邓丽君的老师左宏元先生的话说,就是:“她最重要的一点好的就是配曲,就是音准,准确的音。”在这十二首歌曲中,许多都含有变化音,即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半音,形成色彩的变化。《冬之恋情》里“要寻回心爱的他”的“爱”,《雨下的花朵》里“(咬)碎(了银牙)”,“(春)风吹(开了草与花)”,“(我)愿(为他而)活”,《再见,我的爱人》中“(怀念)你那(醉人的歌声)”,《逃避行》中“(为了爱情)藏藏(又躲躲)”,“让我的人生(永远)美(丽如花朵)”,《再来一杯》中“似(花飘零随流水)”以及《爱的理想》里最富有韵味的bB音:“(白石阳)台(和小花园)”。邓丽君对这些音的发音就像刚调好律的钢琴一样准确,一点细微的误差都没有,完全地将歌曲色调的变化表现出来。细听“白石阳台”的那个“台”字,她所唱出的思恋,忧郁的感情与前面明朗,温暖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色彩性对照,勾画出的美景令人无限向往。
整张唱片也不是没有缺点,那就是邓丽君在歌句的结尾处仍然有尾音上翘的习惯,虽然较先前已经克制了很多。但瑕不掩瑜,岛国之情歌第一集无论在演唱方面还是作曲配音方面在通俗歌坛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这从歌手们争相学习邓腔以及编配人员研究邓丽君歌曲的配乐方面可以看出。岛国之情歌的出现,无疑开始了邓丽君小姐演唱生涯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