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7-5]【抗战第一名曲】 发出中华民族圣战第一声... 《杯酒高歌》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一曲倾心华语单曲 [2007-7-5]【抗战第一名曲】 发出中华民族圣战第一声... 《杯酒高歌》

1  /  3  页   123 跳转 查看:8979

[2007-7-5]【抗战第一名曲】 发出中华民族圣战第一声... 《杯酒高歌》

[2007-7-5]【抗战第一名曲】 发出中华民族圣战第一声... 《杯酒高歌》



引用:





[light]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light]




抗战时期的一句血泪口号,憾动了人心,也稳住了国本,

你我都不生在那个焦土的时代,爷爷奶奶口中的辛酸史,



你听到了吗?

你感受了吗?




你肯定错过了武昌起义,

你也许错过了八年抗战,

如果你又错过了这一帖,

那你就是....一错再错!







《 杯 酒 高 歌  》



作词: 安      娥   
作曲: EA.Fenstad   
原唱: 郎  毓  秀

演唱: 友爱合唱团




举杯高歌..救国军 
洒热血....抗敌人
粮缺弹少  勇敢争 
听歌声壮烈入青云
又高歌对我同胞们 
莫忘记    敌寇深
大家一起  向前进 
为民族牺牲不顾身

救国军....铁是心 
不怕饥饿风霜雨雪深
救国军....铁是心 
凭赤手与那枪炮拼
救国军....铁是心 
洒鲜血挽回民族魂
救国军....铁是心 
拼性命....救沉沦

又举杯高歌救国军 
洒热血....抗敌人
苦是生活  铁是心 
开民族战争第一声

又高歌对我同胞们 
齐加入....救国军
不怕敌人炮火凶猛 
看我们血肉筑长城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原唱: 郎  毓  秀






※ 注一: 郎毓秀女士是大陆著名声乐家,台湾著名摄影大师郎静山之女。

※ 注二: 友爱合唱团为一早期台湾的社团,即今台湾大学合唱团的前身。






 
 

回复:

前边的事件偶都错过了,我不会错过这个帖子,也不会一错再错
 

回复:

著名歌唱家郎毓秀

郎毓秀的名字牵动几代人的心旌。她从1944年踏进四川这块热土,风风雨雨数十年,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舞台上为人们歌唱。她那珠圆玉润的美妙歌声如同颗颗珍珠镶嵌在世人心中,日久弥新。

名门中的早慧“黄鹂”

郎毓秀出身名门。祖父曾在曾国藩幕下任文书,也是一个京剧票友,曾与名角吕月樵同台演出;父亲郎静山是中国最早的摄影家之一,世界闻名。  

回忆当年,也许真的是家族的熏陶,1924年郎毓秀6岁时,就迷上了西洋音乐,那是父亲用手摇留声机播放出来的。  

童年起,除正常上学,父亲还请来家庭教师教她学习声乐知识。天赋与勤奋,使她进步很快。一次学校组织的儿童歌舞剧表演《麻雀与小孩儿》,她的歌声犹如静谧清晨飞来的一只黄鹂鸟,感动了全校师生。  

郎毓秀在严格的训练中成长:12岁选修钢琴,16岁进入上海国立专科学校(即今日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苏石林等教授主修声乐。17岁时,郎毓秀已在学长贺绿汀创作的四重唱《湖堤春晓》中担任女高音;同时,百代唱片公司聘她为签约歌手,两年内录制了《天伦》、《乡愁》等多首歌曲,并同艺术家金焰等人共同录制唱片。她唱的《杯酒高歌》激昂高亢,在抗战大后方几乎人人会唱,影响极大。  

当时在报馆工作的父亲经常带她看外国名家演出,使小小年纪的郎毓秀得以博采众长,声乐技巧迅速提高。在名家荟萃的电台音乐大赛中,以意大利歌剧中的一曲《蝴蝶夫人》夺得第二名。随后她成了家喻户晓的当红歌星,在诸多大型舞剧中担任独唱,并从梅兰芳等艺术家那里学会了京剧、昆曲等多种民族演唱技法。  

比利时的“东方音符”  

1936年,青春妙龄的郎毓秀,演唱水平达到为专家称道的程度。从法国归来的冼星海听了她的歌声后,激动地向朗静山建议:尽早送她出国深造!   

朗毓秀终于去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因种种周折当时考期已过。鉴于她有实力,皇家音乐学院院长特意为她专设考场,由两位教授主考。她以一曲《艺术家的生涯》声震四座,考官连说“没想到中国人能有这么好的嗓子”,她直接考进了戴维教授的高级班。  

由于学习刻苦,朗毓秀这个第一学期还不太听得懂法语的学生,第二学期竟然在专业课“乐理及试唱练耳”上获得了全校同学中唯一的满分。  在一次排练交响乐的课堂上,有一个音发出来总是不准。戴维教授指定东方姑娘郎毓秀给大家唱,结果她一下就达到指挥要求的音准。教授幽默地对学生们说:“你们应该到东方去找这个音符!”   

用歌声欢呼胜利

1944年11月,早已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中国人风采的朗毓秀,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在四川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45年8月,是朗毓秀一生中最为开心的日子,她放声歌唱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她的个人演唱会在成都、重庆、乐山等地相继举行。她用歌声点燃同胞欢呼胜利的激情,自发的游行队伍汇成欢乐的海洋。  

留洋期间,朗毓秀在介绍中国文化的演唱会上演唱过许多名曲。她回到祖国后,许多国家的音乐界人士盛情邀约她去演出深造。1946年她在美国十几所大学和城市举办了个人演唱会,场场好评如潮,创造了“东方奇迹”。在丈夫帮助下,经刻苦钻研,再次回国时,她已精通英、法、德、意等语言的演唱。后来她又学会了京韵大鼓、四川清音、京剧、评弹等,为圈内外人士所敬重。  

1958年,朗毓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京开会期间,见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总理与她亲切交谈,询问了她的教学与学习情况。  从1953年起,她先后举办过多次音乐会,参加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慰问团,参加了中国文化代表团的欧洲访问……她还要回学校上课,练新歌,写教材,夜以继日工作的朗毓秀成为中国声乐界的一个楷模。  

“终身名誉教授”的灿烂晚晴  

粉碎“四人帮”后,她青春焕发,不舍昼夜地苦练,她走路唱,做饭唱,为终于可以自如歌唱而欢欣鼓舞。9个受她牵连而下乡的子女有6个还在农村务农,但所有痛苦,都因“声音解放”而淡化了,对艺术的神圣追求使郎毓秀的心胸如大海般宽广。  

1981年,自以为要退休回家的她,由美国学成的音乐才子、大女儿担任伴奏,在昆明、重庆、成都、北京、上海、武汉等7城市举办了17场告别音乐会,所到之处欢声雷动。  

此后,她依然忙得分身乏术。1987、1988连续两年应邀担任美国纽约“罗莎·庞赛尔”国际声乐比赛评委,郎毓秀以自身影响力彰显出中国人在世界声乐之地位。1993年,她已75岁,在美国休斯敦华人合唱团举办的音乐会上独唱《蝶恋花》等,演唱时,全场鸦雀无声,人们屏息静气地欣赏着她的歌声……随后掌声四起,气氛极为热烈。  

1998年,她加入了四川音乐学院的合唱团,去无锡参加“夕阳红”全国老年电视合唱赛,她们以《太阳之光》、《雪花》两首歌曲一举夺得金奖;她本人荣获“特别荣誉奖”。  

2001年9月,她又捧回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终身荣誉勋章”。  60年歌声萦绕中国。与音乐的一世情缘,令她难以真正退休。她还想再为四川培养音乐人才。她创办了四川音乐学院歌剧系,自编教学大纲及相关教材;为诸多省市电视台担任声乐大赛评委等职。  

8月初的一天,笔者如约到她家采访时,来自北京大学的大二学生李可寒在她的指导下,声情并茂地演绎着意大利歌曲《在我心里》,郎毓秀用手指着歌谱,教这位学生用意大利语唱着:“唱歌不仅仅唱声,要寓情于声,寓意于曲,只有这样才具有感染力。你要克服四川方言中的错误发音,把每一句外语歌词唱清楚……”这是她对学生的谆谆教诲。  

87岁的老人曾经因为高血压引发脑溢血,因为中风导致右侧肢体偏瘫,她从沙发上走向钢琴还需要拄着手杖……可是,当她一面对黑白琴键,她的歌声真如清泉一般明澈甜美了。耄耋之年的她,不顾眼花体弱学会使用电脑,在老伴帮助下翻译并出版了《卡鲁素的发声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歌唱学习手册》等专业论著;同时,还准备翻译美声流派理论与实践等。  

四川音乐学院“竹园”里,总会听到郎毓秀家传出的潺潺流水般的琴声与歌声,听到的人都会觉得心旷神怡。  采访札记  郎毓秀的名字,也许是来自“钟灵毓秀”一词吧,很美妙的词语,正好对应她美丽的人生。走过87年风雨春秋,当年跻身上海音乐学院“四大名旦”的她,歌声依旧。是事业滋润她的生命,是感情浇灌她的心灵。  

在抗战岁月,她体现出以民族大义为重,以抗日救国为责的高尚志向。“七七事变”之后上海音专停课时,她曾和同学一起主动到医院去为伤兵换绷带、洗脸、作护理。正是在反对日本侵略的共同行动中,她与萧济增进了了解,后来结为夫妻。  

今天,国泰民安,郎毓秀力逐“夕阳红”。她心系培养声乐人才,办学,写教案,带青年教师;她教的学生出类拔萃的有许许多多。到9月份新学期开学为止,她已创办3年的歌剧与艺术管理系学生已近600名。她除每周到学校给学生上课,还在家里为清华大学李可寒等3名学生单独辅导声乐。弹琴、唱歌、翻译著作之外,就是照顾暂时无法下地活动的丈夫萧济。  

郎毓秀不但为祖国和人民留下经世不灭的歌声,而且还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声乐人才。这是她永远可以自豪的。《四川日报》05-08-19 巴蜀网
 

回复:

总算没有一错再错哈 
 

回复:

April:妳好

鍋: 杯酒高歌 這首愛國歌 許久沒聽到了
感謝你的收藏及分享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April 发表

总算没有一错再错哈 




        谢谢四月教授提供有关郎毓秀女士详尽的资料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shipman2 发表

April:你好

锅: 杯酒高歌 这首爱国歌 许久没听到了
感谢你的收藏及分享 




          缅怀七七,追思国难。 鸟锅久违了,问候!
 

回复:

听到了
听到了

来迟了
差点错过了这一帖
一错再错怕被删
小心翼翼来回复
1探劳苦功高请喝茶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恋之风景 发表

听到了
听到了

来迟了
差点错过了这一帖
一错再错怕被删
小心翼翼来回复
1探劳苦功高请喝茶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恋板板辛苦噜!
 
1  /  3  页   123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