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3-3]【古典】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学院节庆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指挥:巴比罗里/演奏:维也纳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聆听一辑西方古典西方古典-Mp3区(VIP) [2007-3-3]【古典】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学院节庆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指挥:巴比罗里/演奏:维也纳

版块说明:
◎ 本版块为社区本地下载收费版块,需付费成为音乐精灵,回复后才能看见下载链接。音乐精灵详情请查看 论坛置顶帖>>
◎ 『激动社区』品牌唱片公司及专辑下载索引汇总(附本地下载必备软件):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1553975.htm
【本地MP3区下载必备】txt、rar及mp3文件的批量下载自动重命名解压缩教程(简易版):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2556282.htm
   
1  /  7  页   1234567 跳转 查看:14487

[2007-3-3]【古典】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学院节庆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指挥:巴比罗里/演奏:维也纳

[2007-3-3]【古典】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学院节庆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指挥:巴比罗里/演奏:维也纳



专辑名称:BRAHMS:SYMPHONY NO.4、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HAYDN
中文名称: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学院节庆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         
乐  团: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  挥:约翰·巴比罗里(John Barbirolli)
发行公司:Royal Classics
发行时间:1990年
CD编号:ROY6435
资源格式:FLAC整轨(365MB) 
推荐指数:




    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e小调,OP. 98,作于1884-1885年(当时勃拉姆斯已52岁),当
时他对希腊悲剧极具兴趣,这首作品有一种古歌气息。1885年12月25日由勃拉姆斯自己指挥首演。共4个乐
章:1、从容的快板,E小调,奏鸣曲式。以三度进行为主的第一主题是寂寞和那种豪迈的憧憬的交织;第二主题呈
抒情性,为这首作品中最美的旋律。在发展部中,叹息、寂寞、憧憬、抚慰,各种情绪因素似乎都有机交织在一起。
再现部后持续有很长的结尾,像是要作最后努力而摆脱忧郁,但最终还是以忧郁告终。2、中庸的行板,E大调,有
序奏导引的奏鸣曲式,无发展部。这一乐章以古老的佛里吉亚调式音阶成为基础弥漫以一种古旧、荒寂的气息,在这
种气息中,荡漾着恬美,也有一种不安和骚动。这种氛围的静和氛围中涌动的动的对比十分精致。3、戏谑般的快板
C大调。快速乐章第一主题执拗而又充满欢愉,其中又隐含躁动不安和嘻笑谐谑,其变奏趋向热情而激烈,平静后有
慰藉味的G大调第二主题呈现,然后似乎沉湎于第一乐章的回想之中,等待第一主题又兴风作浪。发展部只是突出第
一主题的种种不同处理方式,始终洋溢着轻快与喜悦。4、热情而有力的快板,e小调。选用夏空舞曲(选自巴赫第
一百五十号清唱剧《主啊,我祈求您》),以这首夏空为32段变奏,形成4个变奏段,其变奏的出神入化,技巧调
性的变化越来越丰富,充分展示出一种庄严而又高洁的美,幻化无穷之后,最终以一抹孤寂清冷而收尾。

  勃拉姆斯的《学院节庆序曲》,OP.80,作于1880年。当时,德国布雷斯劳大学授于勃拉姆斯哲学荣誉博
士学位,勃拉姆斯特作此曲以答谢,勃拉姆斯自己称这首作品是“索贝(当时比利时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风格的快
乐的学生歌曲集锦。”这首作品中所用的几首学生歌曲的素材,都乃索贝之作,1881年1月4日首演于布雷斯劳
大学,由勃拉姆斯亲自指挥。这首作品由引子轻柔地开头,序曲中第一首学生歌曲的主题片断在主要主题前出现,第
一首学生歌曲《我们建造了巍峨的学院》形成引子的高潮。这首歌曲是怀念大学生联合会昔日光荣所唱的赞美诗般的
悲歌,在19世纪初德国解放战争中大学生联合会曾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组织,后为梅特涅时代的德国政府所禁。作
品中部所用的两首歌曲素材,一是《大地之主庄严颂歌》,另一是新生入学仪式上唱的《什么从天而降》。第一首歌
曲由第二小提琴奏出流畅的旋律,第二首是由强烈的乐队全奏应和,两支大管形成诙谐的二重奏。这两首歌曲一起形
成传说的第一乐章曲式的对比部分。主题再现后,最后融合成欢乐的歌曲《共享人生乐趣》,钢管和木管两组乐器辉
煌结合,饰以小提琴的飞速音阶,导致庄严雄伟的结束。

  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OP.56A,作于1873年,被认为是他创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这首
作品而开始了他管弦乐创作多产阶段。这首变奏曲有双钢琴和管弦乐队用的两种形式。其主题来自海顿传记作者波尔
在1870年给勃拉姆斯提供的《降B调室外管乐组曲》第二乐章的主题《圣·安东尼圣咏》。有趣的是:后来被证
实这首《室外管乐组曲》其实出自海顿一个学生的手笔,属海顿伪作。勃拉姆斯的这首变奏曲包括主题、8个变奏和
帕萨卡里亚终曲。其中第五变奏异常轻灵,而第七变奏运用西西里舞曲的优雅。勃拉姆斯的传记作者卡尔贝克认为,
这一变奏中,勃拉姆斯描绘了对圣·安东尼的女性的诱惑。

◆◇◆◇◆◇◆◇◆◇◆◇◆◇◆◇◆◇◆◇◆◇◆◇◆◇◆◇◆◇◆◇◆◇◆◇◆◇◆◇◆◇◆◇◆◇◆◇◆






  德国作曲家。1833年5月7日生于汉堡一个职业乐师家庭。父亲约翰·雅克能够演奏多种管弦乐器。勃拉姆
斯受父亲影响,自幼喜爱音乐,向父亲学习小提琴、大提琴和圆号,在父亲的教导下走上了音乐事业的道路。由于家
庭贫困,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13岁时在酒店里为人伴奏,帮助父亲增加一些家庭收入。迫于生计,这一时期他开
始尝试作曲,写作了150多首舞曲、进行曲和管弦乐曲改编曲等。这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奠
定了基础。勃拉姆斯十四、五岁时已能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开始了以音乐为职业的独立生活。1853年,20岁
的勃拉姆斯离开家乡汉堡,同小提琴家雷门尼一起前往欧洲各地旅行演出。旅行期间,结识了匈牙利小提琴家约阿希
姆,在魏玛结识了李斯特,在杜塞尔多结识了舒曼。这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从这些前辈音乐家那里得
到了许多帮助,舒曼发现了勃拉姆斯惊人的音乐天才,并向公众热情地介绍这位天才青年音乐家。

  勃拉姆斯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几乎涉及到音乐形式的各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四部交响曲、两部钢琴
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协奏曲、几首管弦乐序曲、二十多首匈牙利舞曲以及《德意志安
魂曲》和许多室内乐。19世纪中期,新的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已开始蓬勃发展,勃拉姆斯则倾向于古典主义,努力保
持和继承贝多芬式的古典音乐传统,同时在德奥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风格庄重严肃,
和声和配器手法丰富多彩,交响曲气势宏伟,抒情小品则优雅动听。由于他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德奥古典音乐,因而
被认为是德国十九世纪后半叶最卓越的、古典乐派最后的一位作曲家。音乐史上常把他和巴赫、贝多芬并列,称为近
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三B”。1897年4月3日,勃拉姆斯因癌症在维也纳逝世。





    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大提琴演奏家。1899年12月2日生于伦敦一个音
乐世家。1924年,他组建自己的弦乐团并任指挥。1929年巴比罗利转任伦敦皇家歌剧院巡回演出剧团首席指
挥。4年间他成功指挥了不少歌剧的演出,其中包括理查·施特劳斯的《瑰玫骑士》等。1943年英国哈勒乐团召
回他重整乐团,开始了他指挥生涯中最光辉的阶段。他在哈勒乐团直到逝世,1958年由常任指挥改任首席指挥,
1968年又成为“终身桂冠指挥”。巴比罗利一生事业最突出的贡献就是造就了一个哈勒乐团,鉴于巴比罗利对英
国音乐文化的卓越贡献,1949年受封为骑士,1969年受封为荣誉侍从,1958年获曼彻斯特荣誉市民称号
1950年英国皇家爱乐协会授予他金质纪念奖章。1970年7月29日,巴比罗利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SYMPHONY No.4 in E minor, Op.98


01. Allegro non troppo........................................................................【14’02】
02. Andante moderato..........................................................................【12’45】
03. Allegro giocoso...........................................................................【07’26】
04. Allegro energico e passionato.............................................................【11’19】

05. 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 Op.80
.........................................................【11’25】

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Haydn, Op.56a


06. Chorale(St.Antoni)........................................................................【02’04】
07. Variation Ⅰ: Poco piu animato............................................................【01’20】
08. Variation Ⅱ: Piu Vivace..................................................................【00’59】
09. Variation Ⅲ: Con moto....................................................................【01’38】
10. Variation Ⅳ: Andante con moto............................................................【02’03】
11. Variation Ⅴ: Vivace......................................................................【00’56】
12. Variation Ⅵ: Vivace......................................................................【01’28】
13. Variation Ⅶ: Grazioso....................................................................【02’51】
14. Variation Ⅷ: Presto non troppo...........................................................【01’00】
15. Finale: Andante...........................................................................【04’00】







文件01  文件02  文件03  文件04  文件05  文件06  文件07  文件08  文件09  文件10  文件11  文件12  文件13


文件14  文件15  文件16  文件17  文件18  文件19  文件20  文件21  文件22  文件23  文件24  文件25  文件26







试听曲目:SYMPHONY No.4 in E minor, Op.98 /Allegro non troppo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回复:

《勃拉姆斯第四号交响曲创作背景》



悲剧与人性的终结



    布拉姆斯的交响曲一直被冠以贝多芬XX号交响曲之称,第一号叫做第十号,第二号又名田园,第三号是英雄,弄得布拉姆斯又喜又悲,因为他不希望一辈子都和贝多芬脱离不了关系。第四号交响曲可以说是他一身中最重要的创作,这是他即一生创作之精华,也是唯一一首没有被冠上贝多芬称号的交响曲,到底他有怎么样的一个诞生过程呢?就让我们来探讨他。


三个创作背景



    1877年,布拉姆斯还在创作第二号交响曲,当时他对克拉拉舒曼说到「对于巴哈的夏康舞曲非常喜爱,因为这个曲子是表现深刻乐思与丰富情感的奥妙之作,如果我也可以创作出这样的杰作一定非常兴奋。」1880年布拉姆斯与毕罗讨论巴哈第150号清唱剧夏康舞曲,布拉姆斯说如果有一天我可以用夏康舞曲的主题来作交响曲该有多好,不过这个主题太过沉重,也太强烈,必须要有半音阶处理比较好。

    1883年12月2日,第三号交响曲首演,当时的布拉姆斯气势已经如日中天,严然维也纳作曲家第一人,但是却也树大招风,首演完马上遭到抨击,被评为错误与扭曲的大成。随后的得过各地首演,也是谣言四起,有人说布拉姆斯会出名是因为他贵为德国人,跟随俾斯麦的权贵。布拉姆斯虽然一笑置之,但是内心非常沮丧,他想要离开维也纳,但是却又因为一个问题而面临有家归不得。科隆管弦乐团邀请布拉姆斯担任乐团总监,该地负责人更是提出巨额薪资邀请他,但是布拉姆斯却必须放弃他,因为他不愿意背弃汉堡的父老兄弟。如果接受这个工作一定又会有来自各地的批评。当年的布拉姆斯正值人生事业顶点,却遭受如此打击,他当时的心境在第四号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一主题中可以发现。

    1884年,苦恼的布拉姆斯来到维也纳附近的慕祖许拉克渡假。他在17年前已经来此游览过,之前的游览经验令他愉快,因此这次重游心情开朗许多。他在此接受朋友们的招待,沉重的心情眼渐渐开朗。许多朋友,包括克拉拉舒曼也特地来此探望他,这一住没有想到住了两年。在慕祖许拉克的这段期间,布拉姆斯除了创作,也阅读了许多作品,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最完美的悲剧故事伊底帕斯王对布拉姆斯则造成创作上巨大影响。这个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底比斯王获得阿波罗的精神指示,告诉他儿子伊底帕斯未来将会杀父娶母,所以忍痛命令宫中仆人将伊底帕斯丢弃在山上,但是伊底帕斯却被经过的牧羊人发现,将他献给该地方的柯林思国王抚养。伊底帕司长第之后,也获得阿波罗的指示说他将会杀父娶母,伊底帕斯担心之余离家出走。但是在流浪到底比斯的途中发生车祸,心情一直低落的他一气之下杀了对方(车主就是他的父亲)。到了底比斯时接受人面狮身像的考验,因为解答成功而成为依底帕斯王,娶了当时的皇后为妻(就是他的母亲)。不久底比斯发生瘟疫,依底帕斯再度获得指示,神明说这是为了惩罚当年国王被杀的事件,依底帕斯查出凶手时发现原来自己就是那位杀父原凶,而他的母妻也在知道事情真相后自杀。伊底帕斯伤心之余弄瞎自己的双眼,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之中。布拉姆斯在创作第四号交响曲时,正好阅读到这部作品,内心激动之余,将这股蕴藏的悲剧性写在作品中,呈现在第一、二以及四乐章中。


创作结束以及首演



    布拉姆斯在慕祖许拉克住了两年,一直到1885年10月才回到维也纳,幷且完成第四号交响曲的总谱。他邀请了多位好友一同前来鉴赏他的这首作品,他与好友布律尔弹奏双钢琴。第一乐章结束时,大家分别发表意见,但是就以伊莉莎白赫佐根堡(Elisabeth von Herzogenberg)说的最贴切,它是一个非常美的乐章,其中的节奏、合声、音色变化都非常丰富,如果从这个乐章发现你创作的奥秘,将会让人感到兴奋,但是这个乐章的曲式变化非常复杂,必须要有一点理论分析的头脑才能够对它的整体结构有更深刻的印象,因此它的美似乎无法为一般听众马上体会,只有博学深思之士才能够呼吸到音乐中崇高的气息,一般人或许可以体会一点皮毛,但是却难以掌握大局。

    后三个乐章谈完之后,有人发表意见,觉得诙谐曲(第三乐章)太长,第四乐章的变奏非常棒,但是作为结尾却不适合。

    第二天,前一天到访的朋友们再度齐聚布拉姆斯家中,布拉姆斯说他已经将第三、四乐章做了修改,但是第四乐章依然采用变奏曲形式,布拉姆斯说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也是使用变奏曲形式,我当然也可以用。1885年10月17日,指挥家毕罗在麦宁根作首演,布拉姆斯也到场,首演完欢声雷动,证明了这是一首成功的作品,经过了一百年后的今天,他依然是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回复:

終於坐到沙發啦!
謝謝孤舟的分享!
 

回复:

嗬嗬,又见勃拉姆斯,且是高品质的资源,谢谢!
 

回复:

勃拉姆斯的曲调听起来很忧郁
 

回复:

学习来啦.资料好详尽 赶快做些笔记.....

感谢孤舟的无私奉献 元宵节快乐!
 

回复:



引用:
最初由 浪漫蚂蚁 发表

学习来啦.资料好详尽 赶快做些笔记.....

感谢孤舟的无私奉献 元宵节快乐!



愿音乐带给所有的朋友温馨和快慰,元宵节好
 

回复:

好漂亮的帖子,好悅耳的樂曲,願P版元宵節愉快!

 

回复:

勃拉姆斯音乐经典,他的爱情故事也堪称经典
 

回复:

感谢楼主啊  喜欢勃拉姆斯4交
 
1  /  7  页   1234567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