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资料大全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7  /  14  页   «345678910» 跳转 查看:30394

人物资料大全

回复:

孙夫人,乃孙权之妹,名字不详。刘备定荆州时,孙权对其十分畏惮,于是进妹予刘备为夫人,重固盟好。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身边侍婢百余人,皆亲自执刀侍立,刘备每入,心内常觉凛然惊惧。诸葛亮曾说:「主公(刘备)在公安时,北畏曹公之强盛,东惮孙权之进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此之时,进退狼跋……」后刘备入益州,使赵云领留营司马,留守荆州。此时孙夫人自以孙权之妹的身份,骄妄豪强,常带着一群东吴吏兵,在荆州纵横不法。既尔孙权闻知刘备西征,于是大遣舟船以迎孙夫人,而夫人带着后主刘禅回吴,幸得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方重夺刘禅。
 

孙尚香 - 简明演义传记 
 
 
孙夫人,乃孙权之妹,名字不详。刘备向东吴借荆州不还,鲁肃身负干系;周瑜一为救友,二为国计,于是上书孙权,教使「美人计」,进妹予刘备为夫人,诱其丧志而疏远属下。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身边侍婢百余人,皆亲自执刀侍立。不料在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安排下,假婚成真姻;后来夫人更助刘备返蜀,于路上怒斥追袭的吴将。后刘备入益州,使赵云领留营司马,留守荆州。此时孙权闻知刘备西征,于是遣周善引领舟船以迎孙夫人,而夫人带着后主刘禅回吴,幸得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方重夺刘禅。彝陵之战,刘备战败,有讹言传入吴中,道刘备已死,孙夫人伤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而死。后人为其立庙,号曰「枭姬庙」。
 

回复:

于《汉晋春秋》有载:其时蜀南夷帅作叛,诸葛亮来到南中,百战百捷。闻知有一个名叫孟获的人,向为本地的夷、汉所服,于是务要生擒他。后来诸葛亮果然擒孟获于盘东,并采马谡之策(《襄阳记》:「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让他在蜀军的营阵之间观察,问他:「这支军队怎样?」孟获答道:「我以前不知虚实,所以才会战败。如今既然承蒙你给我观看营阵,假若这军队真的祇是如此,我一定会轻易取胜。」诸葛亮大笑,便释放孟获让他再战,历经七纵七擒,而诸葛亮仍然让他离开。最后孟获止而不去,并说:「先生有上天之威,我等南人不再复反了。」于是蜀军会师滇池。南中平后,诸葛亮都沿用该地的渠帅领守当地。孟获则随诸葛亮赴成都任官。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孟获 - 简明演义传记 
 
 
南蛮大王。于建兴三年大起蛮兵十万造反。诸葛亮引军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智破蛮军,七擒孟获。孟获自知羞惭,遂举族拜降,永不复反。
 

回复:

汉著名文官,眉有白毛,后人称其为‘白眉马良’,是马谡的兄长。马良在刘备占据荆州时期出仕,诸葛亮西援后,马良留镇荆州。后马良出使东吴,得孙权敬待。刘备登基后封马良为侍中;刘备东征时期,马良奉命招纳五溪蛮夷。夷陵大战中,马良战死,年仅三十六岁。
 

马良 - 简明演义传记 
 
 
马良在演义中是蜀汉重臣,深得刘备、关羽的信赖,与诸葛亮交好。刘备东征时期,马良多次劝阻刘备冒进孤行,表现出沉着冷静的策士风范。刘备并未采纳马良谏言,马良火速赶回川中就八百里连营图请示诸葛亮,再赶回战场时,蜀汉大军已战败。诸葛亮南征前,马良病亡。
 

回复:

张苞,张飞的长子,早夭。
 

张苞 - 简明演义传记 
 
 
张苞,张飞的长子,蜀国后期名将,三国演义第81回登场。张飞被杀后,张苞与关羽之子关兴结拜为兄弟,一起随刘备伐吴,手持蛇矛,作战勇猛。张苞后随诸葛亮北伐,屡立战功,于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之际不慎跌落山下,头部受伤,被送回成都养病,后不治而亡。
 

回复:

赵广,赵云之子,在蜀官至牙门将,随姜维往沓中,临阵战死。
 
 

赵广 - 简明演义传记 
 
 
赵广,赵云的次子,三国演义第97回登场。赵云去世后,赵广前往成都报丧,被封为牙门将。
 

回复:

刘封本罗侯寇氏之子,刘备入荆州,收为义子。封武力过人,性刚烈。率军协诸葛亮向益州,战而胜,益州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建安二十四年,封与达克上庸备守。关羽麦城困,求救于封、达,令发兵助。封、达不承羽命。羽身死,先主恨之。又封与达不和,达惧罪,又忿封,率所领降魏。修书于封,劝之降。封拒之。魏徐晃等与孟达等袭上庸,封以内叛败归成都,刘备数责难之,后赐封死。
 
 

刘封 - 简明演义传记 
 
 
刘备入荆州后,收刘封为义子,刘封跟随刘备征战创业。博望、新野、赤壁、入西川定益州累立战功。入西川后黄忠征讨汉中,刘封率兵接应。汉中平定后,又随刘备在汉中抵拒曹操。刘封和孟达等攻取了上庸而驻守。关羽被困麦城,向刘封求救告急,刘封误听孟达离间挑拨没有发兵救援,关羽败死麦城,刘备十分怨恨他。孟达惧罪降魏。与徐晃等兵伐上庸,修书于刘封,劝刘封归降魏。刘封大怒,扯书斩使。决战因为内叛败走,逃回成都,刘备责难他,后来杀了刘封。
 

回复:

马谡是马良之弟,素有才名,得到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并未听取。北伐时期,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结果蜀军在街亭惨败给魏将张邰,诸葛亮退军汉中,马谡下狱后死亡(一说是军法处死),终年39岁。
 

马谡 - 简明演义传记 
 
 
在演义中,马谡长于战争理论、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但是缺乏实战经验。街亭一战中,他担任先锋,不听取副将王平的建言,一意孤行,犯了兵家大忌,导致蜀军惨败。由于他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得不将他处死以正军法,“挥泪斩马谡”后,诸葛亮也自求降职,承担北伐失败的责任。
 

回复:

诸葛亮幼年时随叔父诸葛玄、兄长诸葛亮等人躲避战乱而背井离乡,后诸葛玄受任为豫章太守,但随后离任,于是诸葛玄举家投奔荆州牧刘表。后诸葛亮应刘备邀请出山,诸葛均后来官至长水校尉。
 
 

诸葛均 - 简明演义传记 
 
 
诸葛均在隆中草堂唱歌,被寻访诸葛亮的刘备误以为是诸葛亮,诸葛均向刘备简单介绍了其兄诸葛亮的概况。刘备三顾茅庐时,在野外遇见诸葛均,诸葛均通报诸葛亮在家后飘然而去,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第二天,诸葛均回家,诸葛亮叮嘱其守家后随刘备出山,后曹操获荆州杀刘综后,派人到隆中搜捕诸葛亮家属,但诸葛亮已把他们送至三江躲避。
 

回复: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建安中,杨仪为荆州刺史傅群之主簿,不久背傅群而投襄阳太守关羽。关羽命杨仪为功曹,遣往蜀中见刘备。刘备与杨仪共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甚为欣悦,因此辟杨仪为左将军兵曹掾,后丞相诸葛亮以杨仪为参军署府事。建兴八年杨仪迁长史,加绥军将军。诸葛亮数次出军,杨仪常为其规画分部,筹度粮谷,处事极捷。因此一应军戎节度,皆由杨仪取办。前军师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性格矜高,当时军中众人皆避而下之,唯独杨仪肯不假借于魏延,魏延因此忿怒,二人势如水火。不久诸葛亮病卒,杨仪等部领全师还朝,又诛魏延。杨仪自以为功勋至大,当代诸葛亮秉持朝政,但诸葛亮遗意在蒋琬。杨仪回都,拜为中军师,并无实际统领,但止从容无事而已。杨仪深深不忿,常发怨言,后军师费祎以其言密奏后主。杨仪被废为庶民,徙汉嘉郡。杨仪至徙处,又上书诽谤,辞指激切,朝廷于下郡收押杨仪。结果杨仪自杀,妻子还蜀。
 

杨仪 - 简明演义传记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北伐时,丞相诸葛亮以杨仪长史绥军将军。诸葛亮数次出军,杨仪常为其规画分部,筹度粮谷,处事极捷。因此一应军戎节度,皆由杨仪取办。街亭之战中,参军马谡不听号令,诸葛亮料其必败,正欲使杨仪替其回,可惜已经不及。镇北将军魏延勇猛过人,但性格矜高,当时军中众人皆避而下之,唯独杨仪肯不假借于魏延,魏延因此忿怒,二人势如水火。不久诸葛亮病卒,杨仪等部领全师还朝,又诛魏延。杨仪回都,拜为中军师,后主刘禅亦嘉奖其功。然而杨仪自以年宦先于蒋琬,才能亦过于蒋琬,如今位在其下,深深不忿,口发怨言,费祎以其言密奏后主。后主大怒,将欲斩之,蒋琬以其有功谏止,于是后主废杨仪为庶民,徙汉嘉郡。杨仪至徙处,因不胜羞惭而自杀。
 

杨仪 - 历史评价 
 
 
◆陈寿评曰:「杨仪以当官显,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杨戏赞杨威公曰:「威公狷狭,取异众人;闲则及理,逼则伤侵,舍顺入凶,大易之云。」(《三国志蜀书十五杨戏传》引《季汉辅臣赞》)

  ◆孙权尝大醉问费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三国志蜀书九董允传》引《襄阳记》)
 

回复:

董和是蜀中名臣,先后为刘璋、刘备政权效力,政绩显著,为人简朴,执法严厉,联通少数民族,深受下属、百姓、少数民族爱戴信任,并得到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董和 - 简明演义传记 
 
 
董和是蜀中名臣,刘备攻蜀时期他主张向张鲁借兵,导致马超出阵;后来成都被围,他力阻刘璋投降刘备。刘备收蜀后,任命董和为掌军中郎将。
 
7  /  14  页   «345678910»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