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4-18]四兄弟乐队(The Brothers Four)精选集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聆听一辑欧美流行欧美流行-Mp3区(VIP) [2005-4-18]四兄弟乐队(The Brothers Four)精选集

版块说明:
◎ 本版块为社区本地下载收费版块,需付费成为音乐精灵,回复后才能看见下载链接。音乐精灵详情请查看 论坛置顶帖>>
◎ 『激动社区』品牌唱片公司及专辑下载索引汇总(附本地下载必备软件):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1553975.htm
【本地MP3区下载必备】txt、rar及mp3文件的批量下载自动重命名解压缩教程(简易版):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2556282.htm
   
1  /  25  页   12345678» 跳转 查看:48897

[2005-4-18]四兄弟乐队(The Brothers Four)精选集

[2005-4-18]四兄弟乐队(The Brothers Four)精选集

相信曾经经历过或喜爱六十年代欧美流行音乐的乐迷们应该都还记得由四位温文尔雅的大男孩组成的The Brothers Four吧。The Brothers Four成立于1958年的西雅图,成员包括Bob Flick、Michael Kirkland、John Paine与Dick Foley等四位当地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除了每个人都拥有一副优美的嗓子外,他们均还有相当英俊的外表,这使得他们在成团没多久便受到了广大乐迷的喜爱。
    The Brothers Four是着重美妙和声的合唱团体。在他们的歌唱生涯里曾演绎了许多著名词曲作者的作品,从Peter Seeger的民谣歌曲“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传统歌谣到Joni Mitchell的“Both Sides Now“,Simon & Garfunkel的“Scarborough Fair“等等。旋律优美的流行民歌是他们的主要曲风。这张精选集除了收录当时他们最畅销的冠军单曲外,还收录了许多相当柔和婉转的清新合唱曲,比如“Four Strong Winds“、“500 Miles“、“Try To Remember“等,都是当时许多美国大学校园里非常受欢迎的校园民谣。

你现在欣赏的是《500 Miles》: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回复

不错,我补充一点资料

The Brothers Four 在很多年轻人心目中是陌生的,但他们的确是美国最有生命力的组合之一,从50年代至今,他们的音乐已经流传了40余年。去年他们刚刚举行了40周年的巡回纪念演唱会。他们的歌曲有的取材于美洲、爱尔兰、苏格兰甚至日本等地,有的取材于同时代流行的各种乐风的名曲,经过他们的民谣风格的演绎,组成了涵盖今古的庞大的曲库。

  在beatles登陆以前,50年代末的美国,没有媒体的大声宣扬,一个音乐时代已经安静的诞生——那就是民谣时代。一般人认为民谣运动是由左翼的流浪诗人和抗议歌手发起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在当时美国的大部分学校里许多学生已经开始自组乐队创作并演奏他们的歌曲,带给小范围的听众好听的音乐并从中自娱自乐。 The Brothers Four正是站在这场运动的最前沿的乐队之一。当他们在学校音乐节上表演时,他们肯定不会想到他们从此会出50张唱片,并在世界各地巡回表演,这一合作就是40年!

  他们的生涯开始于1956年,这一年,Bob Flick,John Paine,Mike Kirkand,Dick Foley在华盛顿大学相遇了。当时的学校是很单纯的,人们沉浸在橄榄球,韩战的结束和流行音乐的快乐之中,唱歌是大家在各种联谊会中唯一可做的事,几乎人人都唱。Flick说:“只不过正好我们4个人都有乐器,所以我们成了乐队。”

  确实如此,由于他们都有丰富的乐理知识和弦乐器,四个人被经常邀请参加各种校园活动。终于有一天,一家西雅图最有名的俱乐部给他们打电话请他们去试音,四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带着乐器早早地到场,他们很快意识到这个电话对他们有多重要。

  他们很轻松就被录用了,在这家俱乐部唱到1959年。成为西雅图最有名的乐队。尽管没有挣到大钱,但意义不小,因为从这里他们走上了以音乐维生的道路。

  59年春假期间,The Brothers Four踏上了南下的货车,去旧金山寻找他们的梦想。他们之间具有坚不可摧的团结精神,这是他们最可自信的资本,也因此幸运女神也似乎总是垂青于他们,很快他们就在旧金山最大的一家爵士乐俱乐部上演出了。 更值得庆幸的是:经过朋友的撮合,他们结识了Mort Lewis,爵士乐传奇人物Dave Brubeck的经理人。

  当时The Kingston 三重唱已经打开了民谣时代的大门,Mort Lewis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点,他也被The Brothers Four的表演打动,他让他们出一张样片,并保证把这张样片推荐到Columbia唱片公司。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左右音乐潮流的Columbia公司很爽快地同他们签了十年的合同。

  Flick 说“我们有人和,又有最好的天时与地利”,不错,有Columbia做他们的标签,有Mort Lewis做他们的经理人,想不成功都很难!

  1959年7月,The Brothers Four第一次到纽约。他们住最便宜的旅馆,吃最便宜的快餐,每天步行到Columbia的录音间研究乐曲,排练,录唱片,1959年底,他们的第一张唱片《The Brothers Four》诞生了,第二年又诞生了他们的第一首单曲“Greenfields”,随着广播业的缓慢稳定的发展成第一媒体,这首歌也随之成为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歌曲之一。

  当他们忙于出唱片和巡回演出时,Columbia开始筹划为这四个有进取心的青年创造更大的机会,约翰·韦恩的电影《白杨》出片后,唱片公司根据电影的旋律,为他们录了“The Green Leaves of Summer",这首歌成为乐队历史上最成功的作品。

  The Brothers Four在大学范围内特别受欢迎,只所以在1960--1964年间他们忙的不可开交,正是因为当时真正意义上的college concert的形成。这种音乐会本是起源于爵士演奏会,但在60年代后逐渐融合了其他的音乐形式,特别是新民谣运动的浪潮。在当时的美国主流音乐界里,民谣音乐红极一时。电视上最红的节目是周末的“民谣合唱会”,这个节目的主题曲就是The Brothers Four的“Hootenanny Saturday Night”。

  Beatles的登陆,英国人的入侵,加上以PaulSimon与Bob Dylan的folk摇滚的诞生以及Dylan的电子化,使The Brothers Four的处境发生了变化,通俗民谣的地位无可避免的动摇,当每个唱片公司都迫不及待地推出一张Beatles式的唱片时,传统乐队的销量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年轻人深信更加真实的音乐是要有主题的针砭时弊的政治抗议音乐。这种观念使商业民谣的中心偏移了。对此The Brothers Four的解释是:“我们从来不声称自己生活在煤矿和棉花田,我们尊敬音乐,我们实现音乐,但我们的目标是娱乐。我们歌唱,演奏富有娱乐性的歌曲,如此而已”。

  60-80年代尽管音乐界瞬息万变,尽管乐队成员发生了一些变化,The Brothers Four却从来没有感到低沉。disco和其他强度电子乐的出现使他们的销量一蹶不振。但他们仍然坚持现场表演,Flick认为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失去听众。他们还建立了一个日益壮大的乐迷群体,包括欧洲和亚洲,特别是日本。为答谢日本歌迷,他们甚至每年都要到日本演唱。

  90年代以来,美国明显出现了通俗民谣的复苏现象,Flick认为这不是简单的怀旧之情,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很骄傲、很高兴,因为我们是民谣时代的一份子。这帮家伙(指民谣歌手)真棒!他们懂音乐,他们爱音乐,他们以音乐为生。而且音乐,”Flick说,“就是一切。”
 

回复

非常感谢!!!
 

回复

这些歌大概比较老,支持的人不多。
 

回復

謝謝樓主的分享
 

回复

听说过这支四重唱组合。
 

回复

下载听听,果然不错。谢谢楼主
 

回复

想起了大学时光
 

回复

阿貴的資料好齊全哦.
 

回复

经典呀,不支持怎么行,谢谢分享
 
1  /  25  页   12345678»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