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小憩 · Life音乐水吧历史文化 [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13  /  14  页   «7891011121314 跳转 查看:21017

[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回复:[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儿子石重贵即位,还算有点骨气,对辽主耶律德光只称孙不称臣,并且放出风声:“翁若来战,孙有十万横磨剑”。这句话翻得通俗简单一点,就是“祖冲之,孙行者。”辽主一生气,后果很严重,辽晋大战爆发。



  石重贵初生牛犊不怕虎,御驾亲征,竟然两次击败辽军。可惜事不过三,第三次辽晋战役,女婿杜威叛晋投辽,晋军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倒下。石重贵举国降辽,石晋一传十一年而亡。一唐一晋都亡于女婿之手,所以又叫碜龙快婿。



  旧廷新主,晋官们一样的山呼万岁,一样的坚决拥护。辽主也忍不住赞:多么团结和谐的领导集体啊,晋英!可不久辽主就发现,晋英们对房价高企等大事束手无策,反倒唧唧歪歪于方便面涨价和一次性餐具收费等鸡零狗碎上去了。



  有人请发军饷,辽主笑了:“我们从来没有军费开支,让兄弟们打草谷去吧。”于是胡骑四出,十室九空,中原老百姓惊呼:“军车,你为什么那么牛!”辽主自在宫中潇洒,宫女们还不象晋英那么善解人意:“大王请自重,小女子只卖身不卖笑。”



  辽主习惯了驰骋草原弯弓射雕,对蜗居九宫弯腰射精渐厌渐倦。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晋阳称帝,数镇响应。辽主长叹:“中国人如此难制,正非我所意料!”遂留下萧国舅留守汴梁,打道回国。刘知远乐得揶揄辽主:“丫的理想不过是:农妇,山泉,有点田。”


   
  辽主自我总结有三失。第一失:诸道括钱,苛捐杂税民不聊生。第二失:兵打草谷,鱼水之情水火不容。第三失:放纵藩镇,中央一套(政策)各地阳(奉阴)萎。辽主由愤生悔由悔生忧,尚未踏回国土,一疾而亡。



  辽主突亡,兀欲擅自抢位,一盆凉水将大汉奸赵延寿的傀儡皇帝梦浇醒。萧国舅归心似箭,辽晋防守体系立时土崩瓦解。刘知远行1295公里征途,破九道防线,闯进洛阳,大喝一声:“我的!”登上宝座。媒体惊呼:刘---九道奇迹!



  刘知远改汴梁为东京,国号大汉。当初由大辽帝国委任的地方和中央领导班子都各就各位,各司其职。铁打的集体流水的帝,晋英们都想穿了:政治其实就像被强奸一样——与其反抗招致痛苦,不如服从让人顺奸,反倒很享受。



  刘知远扯西汉高祖之旗作虎皮,总以为刘家江山从此万年长了。可惜天不如人愿,皇子刘承训单骑悍马游江南,被吴越六公子围在驿道低速戏弄。刘承训一气成疾,回首都不久就翘了。洛阳媒体震惊网民暴怒:马六党,垃圾!


 
  汉主刘知远痛失爱子,哭脸多,笑容少。大臣们劝汉主“宜将剩勇来泽民,不可沽名追家宝”,可惜汉主一悲成疾,一疾而亡,享年五十四岁,称帝不足一年。次子承祐即皇帝位,承父遗旨,棍杀杜威。“杀威棒”由此得名。
 

回复:[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杜威一死,作为故交的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兔死狐悲。心想皇帝周围都是一帮7080后,眼高手低目空一切,我们这些老人哪怕在殿上跌倒都不会来扶一把。李守贞于是连结赵思绾和王景崇,三叛连兵。汉主承祐对此发出主席令:整治群猪!


 
  枢密使郭威统兵镇压,三反之火顷刻熄灭。恰好辽兵入寇又来侵犯,于是汉主承祐授郭威为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仍兼枢密使,见威文书,不得违误。总理苏逢吉直摇头:党指挥枪的原则不能丢,否则国家必乱!


   
  郭威出镇,杨邠史弘肇王章势焰薰天。每天一早,群臣除了对汉主三呼万岁外,还要对杨史王三人下跪感恩,美其名曰“疯狂早朝”。承祐一气之下除了三人。郭威大怒:老臣之于国家就象核桃之于松鼠,储备既失,这冬还怎么过呢?



  郭威起兵南进,号称入清君侧。汉主承祐亲征兵败死于赵村,郭威入都,扫除余孽,立刘知远的养子刘贇为君装装样子,不久便自己登位,易汉为周。当年新年,各家的春联都清一色:四年汉朝刘少奇,万众齐欢周恩来。



  郭威易汉为周,提出“必须坚持大周道路,必须坚持大周专政”。河东节度使刘崇针锋相对,提出“必须坚持大汉领导,必须坚持大汉思想”,称帝晋阳,国号仍为汉,史称北汉。南唐媒体冷嘲热讽:郭威欺世,刘崇盗名。



  周主郭威攻克东鲁,谒拜孔子祠。手下小左道:“孔子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不当受拜!”周主大怒:“放屁!孔子为百世帝王师,岂可不敬?批X批孔是错误滴,批周公就更错鸟,那不是批偶吗?”



  周主半夜上网消遣,一对黑衣男女从天而降杀气腾腾。周主一惊致病,一病而亡。众网友以歌为悼:“当中一起经过了时代瓦解,十大执位再十大,网上风急雨大一起吓大,听惯了警戒。woo...你我眨眼抗战二十年,世界怎变,我答应你那一点不会变!”
  


 
  郭威生前对于中国统一问题的见解是:有和平解决的愿望,但对能否和平解决持怀疑态度,短期内解决不抱希望,估计需要100年。新任周主郭荣无论在眼光和决心上都要远胜乃父:大周有决心也有能力早日解决中国统一问题!
 

回复:[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为集思广益计,周主诏翰林学士入殿亲试,出题《打,还是不打?》。比部郎中王朴言简意赅:“打?还是不打?这是个问题。打,对不起社会对不起老婆;不打,对不起自己。武藤兰妹妹,你说我到底应该咋办?”周主:“打飞X???,@#$%*...”



  周主决定打!先命偏师攻蜀,继出正军击唐,声西击南。十年无战事的西蜀正沉浸在一派和谐之中,摩诃池上,蜀主昶为她的花蕊夫人作诗:“毫无疑问 / 我的花蕊夫人 / 是全天下...”, 边境战报到来,蜀主掷笔大怒:“可恨强寇,败我诗兴!”



  西蜀兵败地削,周主点到为止,挥军南下,告南唐人民书:“朕自缵承基构,统御寰瀛,经济和谐,共处和平。顾兹昏乱之邦,入联公投,须举吊伐之义。蠢尔南唐,敢拒大邦!须知助逆何如效顺,伐罪乃能吊民。朕言尽此,俾众周知!”
  
  

  南唐震动,股市爆跌。唐主李璟出来打气:“不必杞人忧天,不要自己吓自己”。周唐之战,最后以唐主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收场:宣布结束战争;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两黄金;割地四州两县;另订关税则例,废除公行制度。



  周主御驾征辽,可惜中途得病,不能全功而回。周主回京不久病亡,七龄童宗训继位,让都点检赵匡胤总督六军,完成先父未竟大业。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逼禅登位,易周为宋。史家有论:周主杰伦,宋祖英明。


  赵匡胤成了宋太祖,自然有人不服。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当年论资论功都不比宋太祖差,凭什么由你得国?于是先后造反,结果兵败人亡。宋太祖有诗为感:剪不断,李还乱,是离仇,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二李之反,给宋太祖敲响了警钟。惟有裁抑武夫集权中央,才能做到江山不变宋朝不改。宋太祖将石守信等军区司令召至首都设宴款待,客客气气举起手上的酒杯:“致中和,回家每天喝一点。”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不分白天黑夜,爱随时登门下访,总理赵普深受其害。赵普晚上睡觉都穿着工作服,怕到时来不及换衣。赵普自然不敢向宋太祖抱怨,于是把气撒在百姓头上。他指示汴梁公安局作出租房新规五不租:其中之一是,违背生活作息规律的,不租。



  宋太祖兵进西蜀,势如破竹,蜀帝束手成臣。爱妃花蕊夫人不仅被宋太祖“花开堪折直须折”,还以“十四万人齐解甲,也无一个是男儿”咏蜀,使宋太祖的虚荣心得到最大的满足。宋太祖击节称赏:胆小如蜀,莫此为甚!


   
  亡国宠妃,不宜为后。花蕊夫人渐渐失宠,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咏梅示怨。宋太祖还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聊慰一下。此词后来竟被大宋主流媒体拔到反汉抗辽的高度,寒死!


 
  西蜀之后是南汉,南汉之后是南唐,大宋统一版图越画越大。宋太祖以“天下一家,卧榻旁怎容他人鼾睡?”强权出击南唐,李煜李后主的治国能力远远不及他的作词能力,其结果当然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勾,寂寞梧桐,亡国做词宗”。
 

回复:[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宋太祖决计北伐,提出“受国民之托,树立共和,惩治北汉邪恶,民治发达”口号,分兵三路,直取太原。可惜突患癌症,不治身亡,留下一纸遗言:北伐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皇弟晋王光义即皇帝位,史称宋太宗。



  宋太宗一上位,吴越王钱俶就拱手献出吴越十三州归宋。宋太宗指出,统一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坚强决心。同时警告北汉,不要以为有辽国的撑腰就可以搞什么“入联公投”或“正常国家决议文”,对“汉独”的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宋太宗召开中央会议,通过了“刻期北伐案”。庄严宣告:“本宋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北汉之势力……” ,挥师亲征。宋太宗围北汉之点,打辽国之援,迫使刘继元穷蹙乞降,北汉归宋。
  
  


   
  此时的宋太宗意满志得信心爆棚,喊出了“宋国可以说不!”,出发太原,顺道伐辽。宋军在高梁河遭遇耶律休哥所率的辽国陆军第一王牌师,大败亏输。宋太宗单骑出奔,绝望下要拔枪自尽。杨业杨令公过来一把夺过枪:“校长气短!”。



  宋太宗败回汴梁,为防辽军犯边,特派杨令公镇守代州。杨令公率儿子杨延玉杨延昭,雁门关大破辽兵,一时被辽人称为杨无敌。独有耶律休哥不服,铁骑也横扫了宋军几回。棋逢敌手,将遇良材。宋有杨令公,辽有耶律哥。



  太祖在世时,昭宪太后有金匮遗言:兄终弟及。那是写进了大宋宪法的。好总理赵普深谙太宗心思,一手炮制了秦王冤案,宋太宗指着鼻子骂他的亲密兄弟加战友廷美:“你是大有把泰山炸平,停止地球运转之势!”



  宋辽再战,此时辽国已经恢复国号大契丹。曹彬败于耶律休哥,杨令公被激出战,在陈家谷寡不敌众被擒。杨令公一路上骂骂咧咧,耶律休哥恼羞成怒:“信不信,我花两三百万撞死你!”。甲壳虫飞来,杨令公头撞李陵碑而死。



  杨令公之死,潘美王侁见死不救,曹彬米信攻敌不力,分别受到降官除名处分,另调良将戍边。对内,太宗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总理赵普为主,以“难得的人才”吕蒙正为副总理,锐意图进。史称太宗的这一做法为:文攻武卫。


 
  接班人问题是百年大计,但太宗却迟迟没有立储。用太宗自己的话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立储尚早。后来尽管在寇准的死缠烂打下,立寿王元恒为皇太子,但太宗还是认为:设国家主席,那是脱裤子放屁的干活!



  天(子)有旦夕祸福,人(子)有不测疯运。太宗立储不久,宫车晏驾。有人谋立故楚王元佐,幸好吕端力排众议,将太子扶上皇位,史称真宗。真宗当然感激在心,夸奖道:吕端大事不糊涂,一叶三剑终称英!



  对卧榻之侧的契丹,大宋第三代领导人真宗有自己的想法: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宋辽之间经过数次的打打谈谈之后,达成和议:契丹归还幽蓟地,大宋岁给十万银。真宗步行走过三八线,握住契丹主的手。辽人不善言词,见面都这样问候:“你们睡得好吗?”
  


  真宗在澶州城与契丹达成和约,寇准也是主谋之一。参知政事王钦若对真宗进言:“澶州一役,城下乞盟,《春秋》所耻。”真宗点头:“朕知道了。”结果罢相寇准。寇准三次入相,三起三落。真宗这样评价寇准:有才无彩,有原则性无灵活性。


   
  王钦若的第二步棋是造神。嫦娥一号升空,天门黄帛落地,帛云:“赵受命,兴于宋,付于眘,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钦若念书二十字,群臣鼓掌四十次。真宗心里乐开花,嘴上还不忘调侃一下王钦若:“他要捉鬼,我做钟馗。”
  
  
  
  彩霞起岳,黄云覆辇。瑞霭绕坛,紫气护幄。是年孟冬,真宗封禅。泰山顶上,高屋建瓴:“大宋特色,伟大旗帜。太祖理论,太宗代表。科学发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社会和谐。汝崇孝奉,育民广福。锡尔嘉瑞,黎庶咸知。国祚延永,寿历遐岁。”
 

回复:[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真宗欲立刘氏为后,有人不解风情:“刘妃出身戏子,不足母仪天下。沈才人根正苗红,足孚众望。”有人善解君意:“主席要立谁为后纯属个人私事,立后不等于干部鉴定,无法勉强。”最后大宋政治局通过立后事宜,但对刘后“约法三章”。



  天禧五年,真宗寿终,死前留言刘后:“太子年幼,寇准李迪可托大事。”太子祯即位,史称仁宗。刘后垂帘听政,当初立后出过死力的丁谓青云直上。老百姓痛心疾首:“欲悲闻鬼叫,我哭丁谓笑。撒泪向寇老,扬眉剑出鞘。”



  刘太后临朝十一年,六十五岁那年病亡。仁宗一直以为刘太后是自己的生母,临丧那天由八大王元俨道破天机:“你爹是你的亲爹!你妈却不是你的亲妈!”仁宗虽然大哭一场,但还是出面澄清真相:“本无狸猫换太子,哪来包公断太后?”


   
  仁宗亲政,吕夷简入相,出手就是宋版八荣八耻。以正朝纲为荣、以反政府为耻;以塞邪径为荣、以走后门为耻;以禁货赂为荣、以行性贿为耻;以辨佞壬为荣、以结死党为耻;以绝女谒为荣、以包情妇为耻;以疏近习为荣、以学远华为耻;以罢力役为荣、以欠工资为耻;以节冗费为荣、以工形象为耻。


  西夏主赵德明既臣宋朝又臣契丹,他死后儿子赵元昊继任,打出了反宋的大旗。有人劝阻:“大宋中国可算厚待我了,此恩怎可辜负?况且大宋再怎么样,毕竟还是一头华南虎。”赵元昊笑了:“现在还有华南虎吗?即使有,也是PS出来的纸老虎吧?”



  宋廷疲于应付赵元昊之际,契丹也来趁火打劫,复求关南十县要挟,否则就要撕毁和约。富弼出使,磨破了嘴皮子,最后以增币了事。增币誓书上,仁宗许用“献纳”二字,真是妇人之仁,也够憋屈的。用“援助”二字,不是挺好的吗?


   
  元昊方平,侬智高又在岭南起事,自称仁惠皇帝。狄青自告奋勇,愿奉旨南讨。宋制重文轻武,文臣除授节钺,已成习惯。仁宗这次打破常规,独任狄青。狄青不负宗望,夜夺昆仑关,一鼓平息南乱。仁宗反思:“政委一把手”的制度,也要改一改才好。



  狄青因功任枢密入常委,京城谣言四起。欧阳修等就说了:“青掌机密,致启讹言,不如调赴外任,转得保全。”仁宗无奈,罢青出判陈州。狄青恹恹病终,仁宗追封了他一个“杰出军事家”的称号。史叹狄青:曾经红透半宋江山,一朝淡出九人常委。


   
  仁宗对立储之事一向感冒,殿中侍御史包拯因为直谏,被仁宗下调到基层开封府去了。包拯自幼丧母,从小被姨妈带大。包拯在天长县以牛舌一案出名,当地百姓说起包拯就一个字:牛!包拯不阿权贵,铁面无私。不过包拯也感叹:搞审计,得罪人!


   
  仁宗曾有三子,皆夭殇。偏偏后宫那些巧克力MM,只弄在瓦,不弄在璋。仁宗无法,只得立养子宗实为储。嘉祐八年,仁宗驾崩。在位四十二年,终寿五十四岁。仁宗宗仁,治术尚宽,不兴大狱,为一代仁主。宗实即位,史称英宗。


   
  英宗做主席不久,生了一场病,脾气就变得古怪了。财政大臣每次提出加息,英宗都要大发脾气将他暴打一顿。英宗最绝的一次是在早朝将退之时,伸出舌头舔了舔,翻出白色裤袋,对韩琦总理说:“Take a walk”。
 

回复:[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英宗在位四年升遐,终寿三十六岁。皇太子顼即皇帝位,史称神宗。神宗果然神,刚一上台,就请出了大名鼎鼎的王安石。王安石入京就职,上万言书,法古变今,理财足用。王安石有句名言:谁反对改革开放,就让谁滚蛋!



  王安石推出著名的富国强兵新法八条:农田,均输,青苗,免役,方田,保甲,保马,市易。京城立时炸开了锅。保守派也不是盖的,马上推出新八字方针针锋相对: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股对八卦,八荣对八耻,好不热闹!


   
  登州刺夫案,王安石与司马光有一场好辩。司马光认为“妇谋杀夫,谋杀同例,罪得首原,该杀!”王安石认为“谋自谋,杀自杀,杀未遂,又自首,不该杀!”从此大宋的法律中多了一条:坦白从宽。不过有经验的罪犯都知道:抗拒更宽。



  青苗法,是王安石心里挥之不去的XX主义理想之梦。可惜的是,初级阶段的大宋地方官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强行摊派与民争利,为人民服务演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百姓流离失所,但报上来的却是欢呼感德。神宗不知就里,还亲笔题词:青苗法好!



  青苗法,宋史上的“大跃进”;王安石,神宗的试金石。凡是反对青苗法的,如老臣文彦博韩琦之辈,统统靠边站。凡是迎合王安石的,如新锐吕惠卿李定之流,一律提上来。当时流行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贷,地有多大产!


   
  王安石改革军队,改革科举,用他的话说,就是“打倒封资修,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王安石的改革决心和春风得意,在他的元旦题词中丝毫不加掩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新法依次进行,民怨沸腾。神宗召开七千人大会,广求直言。郑侠奏章及所附流民图,让神宗辗转吁嗟夜不成寐。第二天神宗作了自我批评,认为新法是七分功劳三分过错,而犯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经验不够。



  流民图让神宗对新法一度产生怀疑,吕惠卿及时进言:“主席说过,您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猎了王安石的头,二是发动了新法。如果罢黩新法,那主席您不是一事无成了吗?”神宗被打中心窝,于是安石仍旧总理,新法仍旧令行。


 
  苏轼一向反对新法,他的“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等诋毁新法之诗,被当局斥为“大毒草”。苏轼被劳改下放,在西湖白堤后修理地球筑一新堤,称为苏堤。后来听说要他的老命,苏轼一惊,737出蒙古建了联邦,后称苏联。
 

回复:[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同样因反对变法而被降价处理的司马光积极多了,花十九年写出《资治通鉴》。神宗对此作了最牛的书评:好/好书/很好书/确实好书/少见的好书/真tmd好书/.../让人看后连成人网站都没兴趣的好书/让人半夜上厕所都要打开再看一遍的好书。
  
  
  
  元丰八年,神宗神崩;在位一十八,在生三十八。(这么多八!)三年级小太子煦即皇帝位,史称哲宗。高太后垂帘听政,请回司马光。司马光革除新法,罢保甲,罢保马,罢方田...。司马光说:“新法是一种宗教。我一生中最得意的,就是亲手断送了新法。”



  面对司马光的倒行逆施,已经靠边站的王安石痛心疾首:“竟一变至此么?司马光辈亦太胡闹了!改革喊了几十年,一旦改到他们自己头上,就改不下去了。”王安石病死后,宋中央追封他为:宋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改革派靠边站凉快去,保守派排排坐吃果果。新旧之争刚刚告一段落,宋政府内就分立洛党蜀党朔党,互相挖角。正义人士当然痛心:“我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优良传统,毁于今日!”倒是小哲宗看得穿:“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契丹复国号为辽,苏轼也从苏联海归,作了兵部尚书。辽使携一“三光日月星”,扬言中原无对。苏轼脱口成对连珠:四诗风雅颂;四德元亨利;六脉寸关尺;一阵风雷雨。辽使拜服,长史说这有啥看偶滴:二奶懂文化。



  王安石的新法依次进行,民怨沸腾。神宗召开七千人大会,广求直言。郑侠奏章及所附流民图,让神宗辗转吁嗟夜不成寐。第二天神宗作了自我批评,认为新法是七分功劳三分过错,而犯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经验不够。
  


  高太皇太后听政九年,拨乱反正,经济软着陆,卫星飞上天。邻国艳羡之余深表担心,辽国传统基金会《政策研究》发表文章:“正在觉醒的龙---在亚洲真正的危险来自宋国”。边境无战事,九年不见番骑乱踪。正应了那句名言:高家庄,马家和。
  
  

  高太皇太后死,哲宗亲政。哲宗不折中,80后皇帝自有80后的作派。章惇蔡京新星升起,元祐旧党纷纷下野。7000公务员或被贬职或被辞职,宋民大呼“看不懂!”。还是辽主旁观者清,一针见血:“华之所为,意在应对新的《劳动合同法》。”



  哲宗政府对于元祐老臣一律做空,尚活的打翻在地踏上一只脚,已死的掘开坟墓鞭上一顿尸。刘后霸道,组织后宫观看《色戒》,警告MM们千万不要有“引道成一快,莫负少女头”的冲动,而自己生的唯一一个儿子才两个月就夭逝了。哲宗空前,所以绝后。
 

回复:[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哲宗失子痛心,不久驾崩。兄终弟及,端王佶即位史称徽宗。徽宗初政还算清明,文彦博司马光等恢复名誉,章惇蔡京等贬官革职。岂料徽宗形右实左,不久再重用蔡京董贯。百姓连叹: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蔡京入相,给老干部们上了一道酸菜。元祐党人一律被视为奸党,镌名刻石,立碑端礼门,叫作“党人碑”,司马光文彦博名列碑首。徽宗御书并批语: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蔡京将王安石与孔孟同列,时称孔子主义孟子思想王子理论。蔡京不仅有安内之才,还有攘外之能。蔡京内阁一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先人最高指示,主动出击羌酋西夏。番人惊呼:士兵突击!大国崛起!
  


   
  徽宗好珍玩喜花石,蔡京投其所好,在苏州设一应奉局,专办花石,号为“花石纲”,其国字号公司股票就是牛比哄哄的“中国石花”。应奉局为运花石,撤屋毁墙开辟京苏高铁,百姓稍有怨言便老拳相向:“打你又怎样?老子是应奉局的!”



  徽宗微服出行,行到长史发廊,与当家花旦李师师一见钟情。美女的力量是无穷的,李师师最后跳出红尘外,落在皇宫中。赵钱顺李的故事告诉我们:取消五一黄金周---说你不行,行也不行;三陪女当副局长---说你行,不行也行。



  辽兴北方,威行朔漠。南女真慑于淫威,臣服辽国。北女真不屈不饶,坚定地走宋国式道路。在蔡京董贯的影响下,徽宗豪气干云:辽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于是宋国上下掀起一场“抗辽援金”运动,准备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混同江。


   
  北伐尚未成行,南方方腊揭竿。徽宗深谙以流氓制流氓的道理,让知海州张叔夜收服梁山好汉。及时雨宋江一边心里骂着徽宗你才是最大的流氓,一边无奈接受招安去打方腊。可怜一百单八将,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杭州哇。
  


  杭城破,梁山好汉死伤过半。宋廷官员检阅梁山残阵:“好汉们好!好汉们辛苦了!好汉们都晒黑了。”梁山好汉齐声:“领导好!领导辛苦!领导更黑!!!” 宋廷拒绝抚恤,武松气得将半截残臂割肉于地,愤然离场,做和尚去了。
 

回复:[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腊惧成灰累死干。 方腊临死之前在山洞里疯狂作乐,被小校韩世忠生擒。韩世忠特谦虚:“这次成功,离不开徽宗主席的英明领导,离不开董贯元帅的大力支持,离不开辛兴宗团长的指挥有方...”结果董贯加太师,辛兴宗升军长,没韩世忠什么事。
  


 
  宋军北进,联金抗辽,十五万人马浩浩荡荡,却始终攻不下燕京。金主骂宋师“打外战你观我望,打内战你死我活”,亲自出兵,独立作战。如同警察对付教授,城管对付小贩,摧枯拉朽,快刀乱麻。辽主被金人生擒,辽国历二百一十年而亡。


   
  依照前约,宋可得辽山前山后十七州。金主认为宋廷出兵不出力,再加上宋奸“君王莫听捐燕议,一寸山河一寸金”的怂恿,于是态度强硬只许六州。徽宗政府最后只得了燕京及山前六州,童贯交割回来报告:燕城人民喜极而泣:解放啦!




  宋得辽七城,举国欢腾。徽宗铭石夸功,大兴艮岳,惊动一只蝴蝶。蝴蝶飞起,惊动一只燕子。燕子飞到平州,勾动留守张彀复燕之情。张彀背金投宋,引动徽宗虚荣之心。徽宗反约,惹动金国南侵之意。西方有谚:飞了一只蝴蝶,亡了一个帝国。
  


  宋金之战,英国威廉希尔赌博公司开出最新赔率:1.220 5.000 9.500 。人算不如天算。宋虎虽大,终究年画;金狼虽小,尘上甚嚣。金人势如破竹,徽宗内禅出奔。沉默不再是金,国际金价一路飙升,突破85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



  钦宗受命于危难之际,谈判于京都城下。金人开出谈和条件:金五百万银五千万割让三镇地。钦宗面露难色:这要价也太膨胀了吧?金国统计局长干离不道:目前的要价不会对宋国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构成实质性的影响,要价其实是在下降的。



  战?还是和?这是个问题!以李纲为首的鹰派坚决反对让金人“零地价拿地”;以张邦昌为首的鸽派强烈支持“割肉以求生存”。金人讲力不讲理,索性攻破京城。金将粘没喝骑在京都华人街那只著名的铜牛上,金兵纷纷拍牛:“领导,你比牛还牛!”
 

回复:[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钦宗亲赴金营谈判,认输陪款,限日办齐。国库虚空,钦宗情急出招:炒股收入须申报个税,为征收资本利得税作准备;提高银行利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回笼。官方还要自圆其说:宋国并不需要过于频繁地调整利率水平,但不排除继续调整的可能性。
  


  金币不象人民币那样可以喜刷刷喜刷刷地印出来,金教练决定换人:赵钦宗下,张邦昌上。“张邦昌”荣登谷歌热词榜首,被网民称为“史上最牛第三者---张小三”。有顺口溜:皇后是抢来的,皇宫是租来的,号称是皇帝的,其实做小三的。
  


  四月初旬,金人将二帝以下,分作二起,押解北行。上皇徽宗一路行来一路哭:“赵佶离了汴梁城,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到长史发廊转,与我那师师把信传:就说赵佶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也要泡她。”


   
  徽钦二帝北去,一时无信,宋民纷纷猜测:二帝是否和嫦娥一号一样失踪出事了?专家出来辟谣:嫦娥没出现问题,她已进入环月轨道,跑不了的。二帝也没出现问题,他们已过燕山金道,受封昏德公和重昏侯,死不了的。



  社保金兵一撤,政客油子跟着转向,张政指数飞流直下五千点。有人劝张邦昌:“若想救市,只有请出康王赵构,赎回皇位。”张邦昌无奈派人往迎康王,康王从相州出发,一路磨磨蹭蹭,确认风险已尽,这才抄了大底,在应天府做了高宗皇帝。



  北方有风险,入都需谨慎。高宗不敢挥师北进,反而掉头南下扬州,且派使赴金,请休战议和,想安稳做个小朝廷主。岂知不敢冒风险正是最大的风险,金人看破对方软肋,“南股直通车”三路齐发,去抠地爱爱大宋了。



  金兵做空力量强大,相州徐州接连失陷,道指恒指次第跌破。警报飞到扬州,黄潜善总理留中不报,反而继续忽悠高宗:“宋币升值是主旋律,宋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金瓯无缺,黄金十年,牛市依旧。”



  高宗尚在“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不想粘没喝长驱直入,距扬州只有几十里了。高宗夺路而逃,“破船夜雪瓜洲渡,瘸马秋风镇江府”。黄总理被炒鱿鱼,赵高宗也下诏罪己,被逼下野,禅位三岁儿子,由太后训政。



  擒贼先勤王,张浚韩世忠起兵来护皇讨逆。韩世忠最近比较拽,升官发财外加桃花运,来长史发廊敲背,与小姐梁红玉一见钟情,以一首七绝情诗抱得美人归: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按摩床。发廊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13  /  14  页   «7891011121314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5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