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今天上午开幕 各路名家已提前纷纷现身

翘首以盼的2006上海书展将于今天上午10点开门迎客。记者昨天下午从组委会获悉,上海展览中心的一切布展工作已经结束,10万种图书也已进驻现场,万事俱备,只等来客。而在昨天,书展尚未揭幕,一批文化界名人就早早来沪,其中有教授易中天、作家梁晓声、翻译家林少华,最出人意料的则是国学大师南怀瑾。

  说国学大师南怀瑾最出人意料,是因为昨天下午方才获知他将来沪做演讲的消息。南先生一向行事低调,年近九旬后,亮相公众场合的次数则更少。此次受上海人 
民出版社等单位之邀前来演讲,令人颇多期待。昨天的南先生鹤发满头,脱稿侃侃而谈,不见老态,他告诫青年人要多读古书。

  南怀瑾演讲的题目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作为通晓古书的国学大师,他自然对当下一些轻视传统文化的现象耿耿于怀。南先生现于苏州、吴江等地设有藏书楼,所藏古书典籍不计其数,然而有时他面对满壁的珍藏也陷入沉思:“如今的青年人还会读这些书吗?”

  南先生说,随着网络等电子传媒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迷恋其中,失去了阅读古书的兴趣,忽略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其结果必然给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隐忧。南先生有一个观点:“衣冠之物”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衣冠就是着衣,着衣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国家文化。“然而现在中国人已不穿民族传统服饰了,所以有外国人来中国,在为博物馆里的展品惊叹的同时,也惊叹现在的中国人的穿着怎么和他们如此相似。”

  青年人要多读古书,这在昨天南怀瑾的演讲中被提到多次。要读《史记》、读最完善的宋版古书,而在此过程中,出版社应该承担起他们应有的道德责任,“现在的书太多太乱,好书寥寥无几。”南怀瑾至今对自己小时候读到的商务印书馆的一套《大学丛书》念念不忘,这套书让他在熟知中国古文化之后,对西方文化又添了不少了解。“在引导读书方面,出版社责无旁贷”。



来源:青年报 作者:郦亮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