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治时期的台湾老照片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1  /  1  页   1 跳转 查看:1714

清治时期的台湾老照片

清治时期的台湾老照片




1894年,高雄,英国海关监察员Tait和Li Su-ling夫妇的合影。




1860年代,台湾府的英国领事馆(位于台南)。




1870年,打狗港。




1887年,台南长老教女学,图为第一个毕业班的合影。





1870 - 1895年,怡记洋行在台湾的办事处(左)和中国人的仓库。




1880年代,台湾凤山东大门



1870 - 1895年,蔗糖压榨机。





1870 - 1895年,种甘蔗的女工。
 

回复:

以下图片出自马偕所著的《From far Formosa》, 1896年出版。

马偕(George L. Mackay, 1844-1901)是加拿大长老会牧师,一心想到东方传教,1872年3月7日马偕从厦门来到台湾的打狗港,两天后乘船至淡水。与同行的李庥牧师约定,双方以大甲溪为界,马偕留在台湾北部传教。马偕娶台北五股地区的张聪明为妻,他的两个女儿也都嫁给台湾教徒,马偕一生可以说都献给了台湾,居台三十年,死后也葬于淡水。





马偕夫妇与子女合照





马偕与其学生在台湾东北部的崎岖山径




马偕及其助手拔牙的情景




马偕创设的淡水的牛津学堂




马偕创设的新店教堂




1890年8月,马偕等人乘船前往奇莱平原(今花莲)。



马偕博士及同行传教的学生合影
 

回复:

1890年8月马偕与三位汉人牧师前往台湾东部传教,经过宜兰,来到花莲,当时称为奇莱。以下有关东部阿美族的照片,也许是在这一次的传教活动中所拍。




吃饭的南岛民族人,可能属平埔族群




马偕与阿美族南势群的村落里当地住民合照




图片中的人物是「南势番」头目及其族人,晚清之「南势番」即阿美族的南势群,分布在花莲县新城、吉安、寿丰、花莲及凤林等地




图中的人物被称为「未归顺的山区原住民」,依据其服饰,应即北部台湾的泰雅族人。




武装的泰雅族猎头者



织布的平埔族群妇女,可能系噶玛兰族人。




汉人用风鼓车筛选稻榖




台湾东部的汉人聚落




载运甘蔗的牛车




  清咸丰十年﹝一八六O﹞英法联军后,签订天津条约,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至第三年又增开台湾打狗港。英国商人陆续在通商口岸设立洋行,输出米茶及糖,输入鸦片。于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在打狗港口哨船头小丘上设立领事馆,处理关税及商务。据文献研究,先前两年英商天利洋行即已在该地建造一栋洋楼,英国首任驻打狗领事郇和﹝RobertSwinhoe﹞很可能即承租这座洋楼作为领事馆。在台湾现存的西洋式近代建筑中,打狗的英国领事馆年代最古典,约在一八六四年至一八六六年之间,可列为台湾第一号洋楼,在建筑史上有其研究之价值。另外,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之见证,也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回复:

历史的见证 
 
1  /  1  页   1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