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氳樂》葫蘆絲
橫排:人淡淡,水濛濛,樂競月華,逐潮氤氳生
豎排:記不分明疑是夢,夢來還隔一重簾
葫蘆絲悠悠,巴烏情深深。月光下的情絲。人淡淡,水濛濛,樂競月華,逐潮氤氳生。訴不清傣家風情,如畫美景,沁人心脾。
葫蘆絲和巴烏,雲南特有的民族樂器,音色優美動聽,充滿魅力,在海內外均擁有廣大聽眾群;葫蘆絲、巴烏的唱片也就擁有頗大市場,可惜過往的高水準製作不多。
《氳樂》,一張以音符為墨,以旋律為色彩的專輯,由雲南著名民族管樂演奏家鄭強演奏,或葫蘆絲一支,或巴烏一管,抹一拔且濃且淡的水墨風情,演繹精緻剔透,格調高雅清秀。
它沒有過多的配樂,卻採用了最先進的錄音、編製技術,整個專輯在音質的密度、超高及超低頻的延伸、音場的深度、樂器的定位都有極佳的表現。於是,能在動與靜之間、緩與急之餘、重與輕之外,將多情的雲南似畫一幅畫卷般的,不經意地鋪陳在音樂中,纏繞在情絲裡:
香格里拉、西雙版納、蒼山洱海……有無數美麗的傳說,巍峨的雪山,明澈的洱海,美麗善良的阿詩瑪,俊俏開朗的五朵金花,萬綠之宗,彩雲之鄉,鍾靈毓秀,人間仙境——無數的神奇,無數的傳說,就在音樂中鮮活起來。
聽一曲《月光下的鳳尾竹》,音樂如清涼的泉水,拖著纏綿清越的質感從竹管的音孔裡跌伏、起揚、汨汨湧出,流淌四方,連心都彷彿痛飲了甘涼的泉水,痛快淋漓。
不過癮嗎?煮一壺好茶,再細細品味《氳樂》:那《歡樂的潑水節》輕鬆歡快,妙趣橫生,充滿了濃厚的節目氣息;彝族的《彝族酒歌》新奇獨特,風格濃烈;《竹樓情歌》纏綿多情,動人心弦;《緬桂花開十里香》清新暢達,陳情鬱鬱,音樂中散發出緬桂花甜甜的香氣……
聽《氳樂》,心靈不停歇地在音樂中穿行,時而雄渾時而委婉,有大唐時代的輝宏氣度又有江南絲竹的柔美悠揚。
攜一支葫蘆絲,帶一管巴烏,走在長長的旅途上,就可以把雲南的音樂帶在身上;品味《氳樂》,便可以一直一直地在純淨中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