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在梅岭的生活

主力红军突围西征后的20多天——1934年11月上旬,中央苏区所有的县城均被国民党军队占领。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指挥的留守部队一退再退,最后只剩下一千多人了,由项英、陈毅统领来到粤赣边界的油山落脚。油山地扼信丰、大余、南雄三县,方圆七八百里。粤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以超出红军游击队60多倍的兵力,对油山进行了铁桶般的包围,进行严密的封锁和频繁抄剿,红军游击队被分割成十几支,在深山里与敌周旋。项英、陈毅带着十几个机关人员,加上侦察班共20多人,进入了大余与南雄交界的帽子峰西麓的梅岭,过起了陈毅后来在延安曾向美国观察组外交官谢韦思所说的“像野兽一样的生活”。

炼狱中的八天
陈毅和19岁的警卫员聋牯已经在树下、茅草、荆丛中熬过了三昼三夜。时令已是冬至,夜凉如冰,寒风侵肤,两人都是身无棉衣,仅穿一件俗称″卫生衣″的薄棉绒衫。晚上只得半躺著背靠背取暖,各人胸前抱住一团茅叶御寒。而陈毅不敢睡熟,怕自己打鼾被潜伏在周围的敌人听见。这样挨到第五天,情形更加糟糕了──陈毅已冻出病来,发起高烧,并引起脚伤发作,疾病和旧伤同时折磨著他。这下可把聋牯急坏了,可是他除了像狗熊那样小心地爬到山窝桲,用缸子舀回泉水外,没有一点其他的办法,只有眼睁睁地看著陈毅难受得张开嘴大口大口地喘气。与陈毅生病同样严峻的是:所带的炒米和红薯已吃光,他俩完全断粮了。聋牯明白,再这样待下去几天,“大老刘”(陈毅化名)不被病死,也得饿毙在山上。他很想自己找隙缝钻出去,找来治病的药和食物,可是接连几次作了尝试,发现没有办法潜出山去,因为敌人已在山脚下架起了军用帐篷,而山顶上也驻扎了敌人一个排。躺在茅草上的陈毅半睁着眼睛,自语般地细声咕嘟着:“可恶的刮民党,莫非晓得老子藏在这里?”停了少许,他抬起手对聋牯无力地招了招,对聋牯说:“你,你先出去吧,不要管我了。”聋牯(真名叫潘益民)对这句话已经听过多次了,照样嘟起嘴用力地摇头。

昏过去又醒回来多次的陈毅和聋牯,挨到第8天上午,就在他俩行将饿毙的时候,被侦察班的战士找到了。原来,连夜围山20多天的敌人也打熬不住撤走了,使他俩于最后关头获救。

虎口余生
这年5月间,对革命彻底失望的长征前夕原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在粤北亲手打死红71团政委石友生,带着一个营投向粤敌。他向余汉谋诌媚说:“赣粤边界的红军游击队最高领导人是项英、陈毅,我有办法把他们抓到。”余汉谋很高兴,封他为少将“剿共游击司令”,并给他配备一支武器精良的30多人的卫队。在路上,碰到了外出采购粮食的侦察班班长吴少华和战士老丁。吴听说要自己带这些人去见项、陈首长,不由得警惕起来。他观察到卫队的人个个面色很好,全是一色的快枪和驳壳枪,多数人讲广东话,更是心生疑窦。机警的吴少华在回答龚楚的发问时,有意说游击队指挥部有新近从河东开来的300多人,拥有5挺机枪和50多支20响手枪,使叛徒暗自害怕。

吴少华带着敌人走到离指挥部3里的地方,突然高声发喊:“他们是反革命”只听得一声枪响,游击队哨兵击毙了与吴少华在一起的那个敌兵,吴少华乘机与哨兵一道向山下滚去。 这时警惕的陈毅和项英已经开始向后山撤退了。山头上的枪声一响,龚楚就不知所措了:硬往上冲吧,又怕游击队真的有几百人枪,打起来定然于己不利。于是不顾叛徒何长林跺脚催促,带队下山逃遁。事后几天,龚楚得知北山顶上的游击队其实战斗力很弱,顶多只有十几支枪,而项英、陈毅确实还在那儿,不禁连连跺脚捶胸,大为后悔。

1937年的4月下旬,在龚楚、何长林的威逼利诱下,家住大余县城的地下党员陈宏供出了红军游击队的有关情况。于是,敌46师政训处伪造了中共中央的信件,说上级来人传达中央指示,要游击队的“主要负责同志”前来大余城南饭店会见。

陈毅与梅山区委书记黄赞龙来到离塘铺不远的街上,凭著本能,感觉到气氛不对。这时敌人已经开始戒严,派出一队队士兵在街上站岗,检查行人。顺原路出城是不可能了,陈毅与黄赞龙立刻从偏街走小路出了城。为避免行人的注意,两人分手各自取道回梅岭斋坑。

大难不死
陈毅回到斋坑,正赶上国民党军队在包围指挥部驻地的山头。陈毅见状马上弓背钻进一片冬茅丛。指挥围袭斋坑的敌营长,眼见只抓到红军的一个女交通员,其余人都逃向山上,便布置部队散开搜查。陈毅的心重重地沉了一下:这片冬茅丛只有一二百米宽,用不了多久,敌人就会搜到自己的。他不禁从腰间抽出手枪,顶上子弹。就在这当儿,他听到从后面赶上来的叛徒陈宏在喊:“这片冬茅不用搜,点火烧就行!”藏身于冬茅丛深处的陈毅,眼见就要葬身于这大火之中了。

就在大火快要烧到陈毅藏身之地的时分,突然狂风大作,搅动满天的乌云,催下一阵紧似一阵的大雨,很快地把太火浇灭了。陈毅继续呆在冬茅丛中不敢动。天色黑尽以后,陈毅确信敌人全部开走,并未留下暗伏人马,才走出冬茅丛。是晚9点多种,才在斋坑西侧的山上与项英等人会合。
最后编辑megajoycn005 最后编辑于 2009-01-20 17: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