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王气”之谜

南京古称金陵,后来被秦始皇改称秣陵。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车骑将军、徐州牧孙权在“金陵王气”的名义下,将其治所从京口(今镇江)迁到秣陵,并将秣陵改名建业。孙权走入金陵的这一步,成为影响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标志,随后的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也相继在此建都,南京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 
隋文帝灭陈后,为了杜绝“金陵王气”,下令将六朝宫殿“平荡耕垦”,使金陵凋敝,但“王气”并没有被消除,后来还是有一个个帝王在这里登上了宝座,就连近代的民国也建都于此,“金陵王气”成了南京城的宿命。 
金陵究竟有没有“王气”,这是历史上一个严肃的政治话题,长辩不衰,久无止息,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和历史之谜。在此建都的帝王以“金陵王气”为天命,而北方的帝王则要时时提防这个可怕的梦魇再现。由于这里的王朝立国时间很少超过百年,也极少有能统一中国的,所以就有人说,即便金陵有“王气”,在这里建都的王朝也是短命的,往往还属于分裂、偏安一类。在六大古都中,这是南京所独有的最不光彩的评语。郑板桥就曾在诗中说:“南人爱说长江水,此水从来不得长”。南京既在“金陵王气”的氛围中书写自己的历史,又在人们对“金陵王气”的讥嘲中饱受奚落。显然,只有解开“金陵王气”之谜,才能还南京历史的真面目,才能正确认识古都南京的历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