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春节假期已过,人们纷纷抱怨春节过得越来越没有什么意思了。
记得自己还是孩子时,最盼望的就是过年。
过年,意味着小孩子们(甚至大人们也一样)有新衣服穿。那时,在大年三十之前,母亲总是将一家人的新衣服准备好,初一早上,吃过早饭后一定是个个一身崭新地上街,甚至在新衣服上还可以看到做衣服裁缝留下的粉饼的划痕。
过年,意味着可以享享口福。不知道当时的大人们是如何感受的,作为小孩子,欢天喜地迎过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可以有许多平时无法享受的零食,可以在口袋里塞满小糖豆、爆米花。还有,平时难得一见的大鱼大肉,可以一齐在餐桌上集合,令小孩子们吃不动了,可眼睛还是馋得不行。
过年,还意味着可以放鞭炮。年前的几周,卖鞭炮的商店总是挤满人。从父母那要到几块钱,就盘算着如何能用仅有的几块钱买到最多的鞭炮。那时,小孩子放鞭炮不是一串串地燃放,而是将成串的鞭炮折散了,一个个点着放。印象中,与哥哥俩,在过年期间最开心的事,就是一个衣兜装零食,一个衣兜装鞭炮,手里拿着支燃着的香,沿着小县城边的燕江,不时点上一只小鞭炮丢着玩。最常玩的是,将燃着的鞭炮扔向水面,如果时间掌握得好,刚好在入水时炸开,炸出的水花会引来孩子们的一阵阵欢呼。如果扔早了,鞭炮到水中就成了哑炮。如果扔晚了,鞭炮未触水就爆炸,只能看到清烟却不见水花了。再有就是常常用鞭炮炸得周围鸡飞狗跳,还吓得小姑娘哇哇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