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5]柏菲06年压轴之超高烧Hi-Fi震撼之作 令你享受“三绝”的听觉冲击:《触摸草原》[柏菲唱片][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激动社区爱乐之城 · 聆听一辑民乐国粹民乐国粹-Mp3区(VIP) [2007-03-05]柏菲06年压轴之超高烧Hi-Fi震撼之作 令你享受“三绝”的听觉冲击:《触摸草原》[柏菲唱片][

版块说明:
◎ 本版块为社区本地下载收费版块,需付费成为音乐精灵,回复后才能看见下载链接。音乐精灵详情请查看 论坛置顶帖>>
◎ 『激动社区』品牌唱片公司及专辑下载索引汇总(附本地下载必备软件):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1553975.htm
【本地MP3区下载必备】txt、rar及mp3文件的批量下载自动重命名解压缩教程(简易版):http://www.52jdyy.com/showtopic-2556282.htm
   
1  /  27  页   12345678» 跳转 查看:27404

[2007-03-05]柏菲06年压轴之超高烧Hi-Fi震撼之作 令你享受“三绝”的听觉冲击:《触摸草原》[柏菲唱片][

[2007-03-05]柏菲06年压轴之超高烧Hi-Fi震撼之作 令你享受“三绝”的听觉冲击:《触摸草原》[柏菲唱片][



引用:




柏菲唱片 触摸草原








专辑名称:触摸草原
专辑歌手:柏菲群星
ISRC:CN-A23-06-540-00/A.J6
出版公司: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发行公司:广州柏菲音乐制作有限公司
发行时间:2007-02-13
市场价:¥89.00





柏菲06年压轴之超高烧Hi-Fi震撼之作!令你享受“三绝”的听觉冲击!!

蒙古独特的“呼麦”唱法,震古烁今,穿越时空,绝对神奇;
近乎失传的“胡笳”演奏,源远流长,起死还生,绝无仅有;
悠扬激越的“马头琴”声,雄辉悦耳,质感鲜明,绝对正宗。

大草原风情尽情体验 “那达慕”壮观如在目前!

24Bit 192KHz高采样 声场宽广,音色纯净 德国母盘 柏菲出品!





01 草原的一天 06:20
曲:包. 达日丹
                         
02 草原蒙古人家 05:38
曲:勒.巴拉啥扎尔 词:斯.乌云其木格

03 那达慕 05:18
曲:包. 达日丹

04 科尔沁风光 05:56
蒙古民歌

05 送亲歌 04:25
蒙古民歌

06 诺恩吉雅 05:47
蒙古民歌

07 草原恋 04:47
曲:张立中

08 牧歌 05:07
蒙古民歌

09 马鞭情 04:23
蒙古民歌

10蓝色的蒙古高原 04:25
曲:斯琴朝克图





在线试听:03 那达慕 [32K mp3]


下载链接需登陆后回复可见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亚太流行』柏菲唱片索引

 

回复:

《触摸草原》之——那达慕

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或“游戏”。



早期的那达慕

    远在12世纪以前,蒙古族的首领们每当举行大会时,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分封奖惩外,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活动。摔跤、射箭、赛马已经成为那达慕的主要活动内容。历史上的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中的某一项比赛。公元1225年铭刻的《成吉思汗石文》说,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刺子模,为了庆祝胜利,在布哈苏齐海的地方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1260年,忽必烈作了蒙古大罕,建都开平;1267年迁至燕京(后称大都,今北京);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中国,那达慕活动也就更为广泛地开展起来。13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曾记述过海都王的公主阿尤剌克以摔跤比赛的方式选择配偶的情景。公主身穿华丽的粉色掖跤服,摔倒了所有前来应战的英俊青年。她还勇敢地冲入“敌阵”,从马上抓回了对方的勇士。这说明元代的那达慕,身强力壮的妇女也能参加。元代曾专门设立“校署”,统一管理全国的摔跤事务。14世纪末记载蒙古族风俗习惯的文献中有:那达慕开始时,蒙古族长者举起盛满鲜奶的银碗,高声朗诵祝颂词。蒙古族有很多关于那达慕的祝颂词,如土尔扈特蒙古族射箭祝颂词中说:“你擎起了万钧弓。啊,搭上了金色利箭,引弓犹如满月,‘啪’地撒放扣环。你能射倒耸立的高山,你能射穿飞翔的大雁……”



清代那达慕的发展

    清代,那达慕爱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活动的规模、形式和内容都有了更大的变化。清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召集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巴林左旗、阿鲁特旗等十个旗的王公和札萨克诺颜,在克什克腾旗黄岗滦绿波万顷的大塔拉中举行了一次重要的集会,会中进行了规模较大的那达慕活动,这就是清史上著名的“昭乌达塔拉盛会”。1771年,渥巴锡率土尔扈特蒙古族部落历时八个月,历经千辛万苦,从伏尔加河流域归来,乾隆皇帝于九月在避暑山庄举行盛大聚会。国内各民族首领、蒙古各盟、旗的王公、札萨克咸集,规模之大是空前的。避暑山庄举行了包括射箭、赛马、摔跤在内的各种文娱体育表演和围猎活动,乾隆皇帝不仅亲自参加,还厚赏了各部众。

清代的蒙古族王公以苏木、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对得胜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称号。小型比赛中的摔跤冠军,一般奖一只羊或几块砖茶。比较大型的摔跤比赛冠军奖一匹全鞍马。有众多摔跤手参加的盟级大型比赛,则奖给冠军的是戴银鼻锔、背驮珠宝绸缎九九八十一件赏物的白骆驼。

现在的那达慕

    现在的那达慕,内容比过去更为丰富,比赛项目除了传统的射箭、赛马、摔跤外,又暗加了马术、步枪射击、柔道、摩托车表演、蒙古象棋等项目。七八月的草原,正是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们这时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于是,物资交流便自然而然地成了那达慕大会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商业部门搭起临时帐篷作为临时商店,及时地把大批商品运到大会所在地,供牧民们选购。各地区的文工团、剧团、乌兰木骑演出队、电影放映队和科技展览部门也云集而来,为牧民演出和服务。那达慕大会上还有饭馆、茶摊、书摊、说书棚,蒙古包内外到处是欢歌笑语,呈现出一派平和欢乐的景象。


《触摸草原》之——长调

    长调是蒙古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牧区。内部结构较自由,题材集中表现在思乡、思亲、赞马、酒歌等方面,在一首民歌中所反映的内容多集中于一个侧面,很少有长篇巨制。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几种民歌的总称。也是蒙古音乐草原风格的标志。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种。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采用复合式节拍。曲式结构以上、下句构成的乐段较为常见,也有复乐段乃至多乐段构成的联句体,以非方整性结构居多。歌词多以两行为一段,在不同的韵步上反复叠唱。词曲结合则“腔多字少”,常用甩腔和华彩性拖腔,以各种装饰音(诺古拉)点缀旋律。除独唱外,还有齐唱、对唱、伴唱,乃至“潮尔”合唱等演唱形式。


胡笳:古老的蒙古族乐器

    胡笳作为一种独特的蒙古族乐器,早在距今2000年的汉朝就已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



      东汉蔡文姬曾作”胡笳十八拍”成为千古名曲,用的就是这种乐器.胡笳在唐宋时期有了新的发展,许多诗人 词人都曾在诗词中以胡笳抒怀.清朝的宫廷乐队专设有”蒙古胡笳部”胡笳这种古老的乐器曾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变得销声匿迹.20世纪80年代,蒙古族音乐专家几经曲折,在新疆的阿勒泰地区寻觅到消失很久的胡笳.目前能够吹奏胡笳的也只有少数几个民间艺人.

胡笳演奏家  (宝力道)

      宝力道先生是内蒙古江格宫廷古乐团团长,擅长蒙古独特的呼麦唱法和吹奏胡笳,不仅具有匈奴人的血统,而且是成吉思汗第29代传人。在2004年1月中央电视台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上宝力道等人荣获金奖、银奖及当日之星三个奖项。在2004年8月中国第二届南北民歌擂台赛上宝力道荣获歌王奖。


马头琴:凄美的蒙古族器乐

    关于马头琴的传说,是苏和与一匹小白马的故事。蒙古族少年苏和救了一匹受伤的小白马,并精心照顾,小白马从此成了草原那达慕大会上赛马的常胜将军。王爷起了贪念,遭到苏和的拒绝后,王爷射杀了小白马。万般伤心时,苏和梦见小白马跟他说,用我的骨头做琴、尾骨做弓、筋做弦、头做装饰,就可奏出美丽的音乐,怀念我。苏和醒后照做,这就是马头琴的来历。

马头琴演奏家 (那日森)

      那日森先生,毕业与内蒙古艺术学院.曾在2001年德国世界音乐节和2002年西班牙世界音乐节代表中国参加演出,他的马头琴演奏结合了现代音乐和蒙古原生态多种风格和元素.受到国外音乐家的赞叹与好评.曾录制电影《嘎达梅林》《天上草原》等电影音乐并获奖..


呼麦: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

    “呼麦”在蒙语里是“喉头”的意思,呼麦是一种独特的演唱方式,演唱时,肺脏、喉头、舌头、上颚、牙齿、喉结、嘴唇和嘴角等发音器官全部参与,共同协作,运用特殊的发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单体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部。

  在中国,据说呼麦已经失传了100多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才请来蒙古国的呼麦老师,培训了一批学生,从此,这一音乐形式才又重现中国。因为演唱方式的独特,因此呼麦的演唱者多为男性,而作为我国的第一批女呼麦,内蒙古歌舞剧院的文丽是全国唯一的女呼麦演唱家.


中国第一女呼麦 苏依拉赛汗(文丽)

    苏依拉赛汗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曾是内蒙古青年合唱团的女中音演员,2001年开始从师于蒙古国“呼麦”艺术家奥都苏荣,同门学习的女歌手很多,但只有天赋过人的苏依拉赛汗真正“修成正果”,2004年苏依拉赛汗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西部民歌大奖赛”并凭借神奇的呼麦演唱技法而获得金奖。

    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苏依拉赛汗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第一位女呼麦歌手,因为呼麦虽然有800年的历史,可在这800年里呼麦一直都是男人的专利,没有女性加入。苏依拉赛汗能分别从喉咙里发出四种不同音色的声音,在舞台上,她的演唱有时候像群山发出的声响,有时候又像打猎时的号角齐鸣,有时细若游丝,有时壮如洪钟。

    呼麦唱法在蒙古草原流传了数百年,而到了50多年前在内蒙古地区已经失传了,近年来,经挖掘整理又向蒙古国老艺人学习,才使一些蒙古族艺人掌握了这种唱法。呼麦唱法是古代蒙古人从大自然中受启发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唱法。呼麦演唱法利用咽喉、口腔、鼻腔甚至胸腔等部位同时发音,一般来说至少能发出一高一低两个声部,二者高低之间甚至能达到6个八度的距离。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部的声音,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唱法中只有蒙古族的呼麦才能达到。苏依拉赛汗的呼麦演唱功夫已经达到了同时演唱4个声部的境界,用机器测试时能发现有8种频率同时存在。

  苏依拉赛汗说,她从来不知道自己演唱的呼麦达到了什么程度,直到后来她到蒙古国参加了国际呼麦大赛,并作为唯一的“女呼麦”手获了奖。呼麦是历来传男不传女的,“女呼麦”手在蒙古国也极为罕见。
 

回复:

坐沙发享受车版“三绝”,耳目一新,浓郁的民族特色,少见,多谢辛苦提供分享!
 

回复:

多谢车板提供分享! 板凳静听

 

回复:

谢谢车版分享 !
 

回复:

谢谢车斑斑
 

回复:

胡笳這種樂器 沒聽過 很棒的聲音

感謝車班的分享 及 "那达慕" 的詳盡的介紹
 

回复:

稀饭马头琴
 

回复:

感谢楼主辛苦提供 谢谢
 

回复:

谢谢车版,上传辛苦了!
 
1  /  27  页   12345678» 跳转

Copyright @ 2004-2024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