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观众提问的精彩回答 主持人:您稍等,我们还有一些网友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会给大家足够的提问时间。因为对于蒋介石呢,很多网友也非常地感兴趣,像这边呢就有一个网友的名字,叫做天蝎座的蒋介石,他说传说蒋介石对这个风水命相特别地相信,而且素来有研究,他身边还有一班这种命相家来相随,时常地呢给他一些指点,而且他在用人的时候,听说也会找这些命相家,先给这个人看看,觉得这个人的面相适不适合他,被他来用,是不是真的这样?
杨:这个,我刚才讲啊,这个蒋是自命是一个新人,他受过这个五四思潮的影响,今天没有时间,蒋读的书里边啊,有《共产党宣言》,有《新青年》,有罗家仁当年在北大办的刊物《新潮》。这个而且蒋看这个共产党的这个,看《马克思学术概要》,看的时候你总也想不到,蒋在日记会怎么写呢,说这个,说《马克思的学术概要》这本书啊,我第一遍读不懂,我急需要把它…,但是我读了第二遍以后啊,越读越有趣味,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所以蒋啊在五四以后,一度接受过新思潮,自命是新人,但是我刚才讲,他思想里面有很陈旧的方面,比如说信仰风水,这就是蒋介石思想里很落后、很陈旧的方面。蒋介石是个孝子,他对他的母亲啊非常孝顺,他为他的母亲找这个墓地,为他的父亲找墓地,前后花了很多工夫,最后他当然要请风水先生,才把他父亲、母亲的墓地啊定下来。为什么选在这,在…的,为什么选这不选那,这就是他完全看风水,所以是蒋介石有确实有迷信风水的这一面。他用人的时候,是不是看面相,这个我没有研究,没有判断,我想蒋看人啊,有很不准确的一面。比如说大家知道啊,这个山东有个军阀,叫韩福居,这个人是后来抗战时候有逃跑啊,被蒋介石枪毙的,但是蒋介石第一眼的印象,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在日记里写了四个字,叫国之宝贝,但是他这个,这个,这个宝贝呀,后来是因为逃跑被蒋介石枪毙了,所以蒋介石常常啊看人不准确。他是不是有过,就是看到面相很好,就重用他,这种故事啊,坊间的那些小说,这类的书会有记载,但是我想蒋不会傻到这个程度,这个人长的好,我就派他去,去当将军,好像啊我,至少我不知道有这种情况。
主持人:好,谢谢。我们还有一个网友的名字呢,他叫做花心和尚。他说蒋介石之前想当和尚这种想法,他从别的地方,从网上也看到过,他之所以给自己取这么一个名字呢,就是觉得,他说以蒋介石这种性格,当了和尚可能也是个花和尚,所以呢他就想请问您,以他的这种性格,他和宋美龄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因为也有人觉得,可能宋美龄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他特别多的帮助,尤其是在西安事变当中等等,想请您讲一下他们两个人的故事。
杨:这个关于蒋宋婚姻啊,过去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重要的说法,说是啊蒋之所以追求宋美龄,好像是一场政治婚姻,是为了这个宋家是财阀嘛。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是这个蒋早年是不信基督教的,蒋早年,我刚才讲,他想当和尚,蒋介石的母亲也是个佛教徒,但是蒋介石后来呀信了基督教,而且他死的棺材里还特别放了一部《圣经》,所以说啊蒋是为了跟宋美龄结婚才信仰基督教的。这种说法也都是坊间的传说,不可靠。蒋和宋美龄谈恋爱的经过,在他的日记里边有很完整的记载。蒋宋的第一次见面,是1924年,在广州,这个蒋和这个宋美龄第一次见面以后,就非常喜欢宋美龄,他称之为什么呢,在他的日记里看啊,叫美妹,就是美丽的美,妹妹的妹,称她为美妹,他称她为什么呢,称她为三弟,兄弟的弟,这个宋美龄在这个宋家姊妹里是排行老三,所以称她为三弟,所以看出来呀,蒋对宋啊还是真喜欢。
蒋的日记经常有这种记载,说这个,这个我不见三弟呀已经一周了,说我实在是想念得不得了,这样的话很多。我背不出来,这个,那么蒋是跟宋是在1927年下半年,在上海先订婚,在这个时候,宋美龄并没有向蒋提出来信仰问题,没有提出来,然后蒋从上海到了这个日本去见宋美龄的母亲倪贵珍,宋老太太。那么宋老太太也没有要求蒋介石要信仰基督教。蒋的日记里这样的记载,说老太太呀,见我的时候,眼睛老盯着我看,说盯得我很不好意思,这个情节说表示他有点羞涩,被他这个未来的岳母啊,这个看得不好意思了。然后见到这个宋母,得到这个允许以后,蒋宋回上海,1927年结婚,在这个时候也没有提出宗教信仰的问题。过了一年以后,大概是宋老太太呀对蒋介石讲,说我们一家呀都信基督教,说你还是啊也信基督教吧,就是这个要求啊,是蒋宋结婚以后,过了很长一段时候宋老太太提出来的。大家想蒋介石会怎么回答,说好啊,我加入吧,不是这样,蒋介石回答,我想诸位都会出乎意料,蒋回答呀,说我对基督教的教义我还不了解,让我研究以后再说。所以蒋表示啊,婉言拒绝了,说我对教义不理解,得让我研究一下。那么从此呢,蒋确实下了工夫,读《圣经》,这个花了工夫。但是蒋也还没有下决心要加入,参加基督教。
杨:那么有一次啊宋老太太重病,病重了,那么蒋介石从南京赶到上海去看他的岳母,这时蒋介石他日记里有这一段内心的独白,他说我这个岳母啊非常疼我,这个说她现在重病啊,我再不加入基督教啊,就对不起她了,所以后来蒋到了上海探望了他岳母的病以后决定加入基督教,所以这个呢就跟我们以前的传说大不一样。
主持人:好,谢谢。接下来呢,请我们在座的各位观众,看你有什么样的问题。
提问:杨先生,我想请问您,有人说开路难,走路更难,就是您认为蒋介石对,就是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还有三民主义实施如何?还有我想请问您,您认为蒋介石是一代枭雄呢,还是千古奸雄?
杨:你把最后两句话重复一下。
提问:您认为蒋介石是一代枭雄还是千古奸雄?
杨:是一代枭雄,还是什么?
主持人:千古奸雄。
杨:还是奸雄?
提问:对。
杨:这个问题呀是在网上曾经讨论过,讨论过,我想啊用枭雄、用奸雄这些概念啊都不是科学的概念,这个我还是倾向于按照我刚才的分析的方法,什么是他的功,什么是他的过,他在哪一件事情是做得对的,哪件事做得错的,这样分析呢好像比较准确。用枭雄和奸雄这样的概念来说呢,好像不大好说得准确。所以我不主张用,因为这些概念不是科学的,比较模糊。好,谢谢。
提问:杨教授,你好,有人说过,台湾部分民众对于回归大陆呢,有一种恐怖心理,恐惧心理,部分原因呢就是由于蒋介石在台湾时期留下的影响是一种专制独裁的影响,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杨:这个,我这个,现在耳朵不太好了。
主持人:我给您重复一下,好吗?就是她说台湾的很多民众对于就是两岸统一,回归大陆,可能有一种恐惧的心理,因为蒋介石统治台湾的时期,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可能指他,比如说这种独裁啊这种统治,请问您怎么看?
杨:这个我曾经到台湾去过7次,应该说对台湾的民众,对台湾社会啊有比较多的了解,在台湾的百姓里边,包括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里边,确实有这种我称之为恐共症,这个害怕共产党,害怕这个大陆去…他,我想这个原因呢比较复杂,一个呢有蒋介石,包括蒋经国在内长期进行的反共宣传,这个是一个原因,后来这个民进党搞台独,他也是宣传啊大陆可怕,就是把,就是把大陆妖魔化,因为把大陆妖魔化,那么这个呢是他宣传台独,推行台独政策的一种手段,所以我们有一个很,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说要正确地向台湾人民、台湾百姓宣传大陆的改革开放的成绩,消除他们这种恐共恐大陆的心理。
提问:老师,请允许我问你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刚才说到蒋介石有大功,又说了他有大过,到底是他有,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在邓小平评价毛泽东的时候,他说毛泽东有功也有过,但是功大于过。第二个问题呢,你刚才说蒋介石坚持写了57年的日记,而且在那个凇沪会战的时候,凇沪会战失利,日军逼近南京的时候,党内很多人主持,主和,但他呢很坚定地主战,而且能够坚持到抗战到底,他还那个每天坚持6点起床,如果6点不起床的话,他会深深自责,但是从我个人观点来看嘛,我看他性格比较坚强一些,正如你前面说的,他是一个性格懦弱的民族主义者,是不是相矛盾呢?谢谢。
杨:这个刚才这位同学就提出来,这个蒋的功过的比例怎么样,以前呢我也碰到这种问题,这个问题呢我是倾向于啊,复杂的政治问题,复杂的人物,最好不要用简单的数学去分析,这个而且呢,我们可以实事求是地指出他的功是什么,过是什么,功有多大,过有多大,但是我想啊,最好不去讲它是三七开还是四六开。第一,不容易准确,第二,非常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论,比如说我要说是这个三七开,那么另外一个说四六开,另外一个说这个二八开,那这个争论啊是无休无止,而且永远达不到一个正确的结论,但是如果我说,我说他的两个大功,两个大过,我想这个大概,我想在座的都会同意。这个怎么说他抗战总是一大功吧,这个我想没有人能反对,但是我要说是,或者比如三七、二八,那么我肯定这个会场上啊,会出现七八种,十几种意见都有可能,所以我想啊,第一,这个问题留待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后人们去讨论,我们当代的人最好不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避免这个复杂化。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一开始讲,他,蒋是一个温和、软弱的民族主义者,温和体现在他对帝国主义的这个处理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上面,他比较温和,软弱是指的他长期推行妥协政策,即使在抗日过程里边,他对和平解决中日之间的战争也还存有幻想,也曾经希望美国出来调停,英国出来调停,这个也是他的软弱的一面。但是呢,他把抗战坚持到底,坚持到胜利了,我想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所以说他把抗战坚持到底了,所以我说他是民族主义者,这个我想你可以同意,但是由于他又有幻想,又有某些动摇,所以我说他有,他是有温和、有软弱的一面。
提问:杨老师,您好。刚才讲座中您提到蒋介石败走台湾,他的性格因素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那么您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他之所以败走台湾,主要的因素都有哪些?比如说美国撤销对国民党的支持,或者他在抗战中损失了比较多的实力,或者有没有其他一些更主要的因素?好,谢谢您。
主持人:他说,您刚才说了,他败走台湾,性格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有很多复杂的因素,那么这个复杂因素是什么,他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是不是,比如美国撤销了对国民党的援助等等等等,就是您讲一下他为什么会失败?
提问:或者是不是在抗战中,他损失了很多实力,会不会跟这个有关系?
主持人:就在抗战中损失了太多的实力,就损失了太多的军队。
杨:我想啊这个蒋介石为什么在三年的时间,很快地就丢掉大陆,主要的是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丢掉了农民,他没有能够满足中国广大农民渴望得到土地,要求摆脱极端艰难困苦生活的这个愿望,蒋介石在,在他的政治生涯里边,第一,他坚决反对用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蒋介石所想做的,是减租减息,叫二五减租,就是从农民交给地租的地租里面,减掉25%,或者是减掉千分之三百四十五,所以蒋介石推行的和中国共产党推行的是两条,一条是革命的,打土豪,分田地的路线,一条是减租减息的改良主义路线,但是呢蒋介石在大陆的时候,他几次想推行二五减租,只要地主阶级一喊、一叫、一反对,他的二五减租就搞不下去,就停了。
那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胜利,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说他采取的是土地革命,是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这样一种,一条路线,所以这是第一个原因,蒋介石丢了大陆,首先是因为他丢掉了农民,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的是有翻身农民组成的,农民的武装。蒋介石丢掉大陆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丢掉了民族资产阶级,也就是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他丢掉了民族企业家,蒋介石政权最后的情况是连他原来支持他的一批企业家,比如说中国旅行社的创办人,著名的银行家陈光福,他都认为国民党当权20多年,没有给工商业带来任何一点好处,所以就是第二个原因,他连民族资产阶级他也丢掉了。第三个原因是腐败,腐败,极端地腐败。第四个原因是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我想这个国民党丢掉大陆主要的是这四个原因。那么所以,也就是我刚才说的,主要的不是蒋个人的思想性格的原因。好。
提问:杨老师,您好,刚才您也提到了就是说,蒋介石日记里面有,就是英蕃不灭,焉能解放全人类。那在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的官方刊物也大量地宣传德国的强人政治和强人哲学,那您认为蒋介石的思想是否受到过尼采的影响呢?
主持人:她是说,基本上的一个意思就是,30年代国民党的官方刊物曾经大量地去宣传德国的强人政治啊,强人哲学,他有没有受到过尼采的影响?
杨:是哪个国家?
主持人:德国。
杨:德国。
主持人:对,对,对。就是她基本上的问题就是,蒋介石有没有受到过尼采的影响?
杨:尼采的影响?
主持人:对。
杨:这个我没有发现蒋受到过尼采思想影响的确切的证据,蒋是啊他日文不错,因为他是日本留学生,后来呢学过,自学过一段时候英文,也自学过一段俄文,他不懂,不懂德文,英语也极端糟糕,所以他后来他讲啊,他幸亏娶了宋美龄,帮他处理了好多这个外交上的事情,而且蒋也曾经检查过自己,他说我的最大的一个缺点啊,就是他不能够使用外语,不能使用英语,所以我想蒋对,跟尼采没有关系。
但是我要跟你讲的是,蒋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有兴趣,而且呀做过研究,这个,不是…,咱们的北大的哲学的老教授贺龄,已经去世了,当年就曾经啊跟这个蒋介石讲过黑格尔的辩证法,而且蒋在日记里还有一段话,有两句话,这个诸位一听啊,也可能认为,说蒋怎么可能这么讲呢,你们会不相信,但是确确实实蒋的日记里有这样的话,说不懂得辩证法,就没有革命的资格。这个。这个你们,你们肯定想不到的。所以蒋从这个,从他的思想体系来说,他五四以后啊,他读过一些新的书,刚才我讲的《新青年》,他读,罗家仁的《新潮》,他也读,马克思的学术,泰戈尔的学术,他都读,列宁的学术,他也读,黑格尔是他抗战时候他研究过,但是我没有发现过他研究过尼采。
主持人:谢谢。
提问:杨老师,您好。刚才在您演讲的过程中,曾经提到过张学良将军。张学良将军曾经在他公开的一些文件中说到蒋介石这个人心胸狭窄,而且又任人唯亲,对这件事情,您怎么看待呢?
主持人:他说您提到了张学良,那张学良他的文件当中曾经说过,他说蒋介石这个人心胸狭窄,是吧,问您怎么看?
提问:他有点儿任人唯亲。
主持人:任人唯亲。
杨:维新?
主持人:任人唯亲。
杨:任人唯亲?
主持人:对。
杨:一个说他心胸狭窄,我想可以这么说,哎,任人唯亲,也可以成立,就是说,比如说吧,这个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部长,基本上是孔祥熙和这个宋子文轮流做,好像啊,我的印象里好像没有换过别人,或者是有别人,也是这个,也是很短,所以说他任人唯亲,说他心胸狭窄,甚至说他独裁,我都可以同意。不过我要,我还要讲一点,就是说蒋、孔关系,孔祥熙是蒋介石,可以说是最信任的一个行政院长,或者是财政部长,蒋和宋子文矛盾很深,蒋经常在他的日记里边大骂宋子文跋扈,少年得志,甚至于说宋子文居心不良。所以蒋、宋关系不好,但是蒋、孔关系长期是很好的。
但是,而且当,当那个重庆的国民参政会揭露孔的这个贪污罪行的时候,蒋最初是维护他的,但是孔的下台最后还是蒋自己处理的,当时在重庆有很著名的一个案件,叫买卖黄金案,就是孔祥熙利用买卖黄金,赚取高额利润,当时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揭发了这个事情,蒋介石亲自调查这件事情,最后蒋介石掌握了证据,找孔祥熙谈话,说啊,证据确凿,你还是…吧,让孔祥熙…。所以后来孔祥熙下台的原因,还是蒋找出了他的这个贪污的确凿证据,所以孔祥熙自动辞职。但是孔自动辞职以后,宋子文跟着上台,宋子文上台以后,把蒋在抗战期间积累的黄金、外汇很快就花得一多半花掉了,蒋又很后悔,他说呀,我千不该万不该,把孔祥熙财政部长撤了,因为孔祥熙管理财政啊,还是很有一套。这个抗战八年,八年里边,能够把抗战的财政支持下来,应该说孔祥熙起了作用。
主持人:谢谢您回答我们在场各位观众的问题。我知道有的人呢,曾经用八个字来形容蒋介石,说的是独裁无胆,民主无度,我想请问您会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来客观、公正地给蒋介石一个评价?
杨:独裁无胆。
主持人:民主无度。
杨:民主无度。
主持人:无度,嗯。
杨:没有度。这个蒋介石确实不懂得现代民主是怎么回事情,这个我刚才讲的就是说这个,说蒋介石是一个温和、软弱的民族主义者,我只是在这一点上对他适当地有所肯定,但是在民主问题上面,你们发现我一句话也没有讲。刚才有个同学讲到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就说行政、司法、立法,这个本来是西方的民主制度,三权分立,孙中山呢觉得这个三权还不够,所以孙中山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边,又找出了两权,一个叫考试权,一个叫检察权,所以这就形成了《五权宪法》,那么孙中山认为呀,这个是他的一个破天荒的创造,可以解决西方民主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蒋介石他的国民政府是按照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架构的,国民政府下面是五元制,这个不错,但是呢我也是要介绍他日记的一段话,蒋介石说啊,这个五权制啊,上面必须还要有一个总统制管着,就说五权制不行,他说如果上面没有总统制管着,那互相扯皮,互相吵架,那个效率很低,所以他说五权制上面必须要有一个总统制。那么这个上面这个总统制呢,说穿了,就是他的独裁制,所以说呢,第一,蒋介石是没有这个现代民主的概念,而且蒋介石信仰这么一个主义,叫什么呢?叫一个主义。就是蒋是认为中国只能有一个主义,叫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之外的任何主义都不允许存在,叫一个主义。一个党就是蒋介石只允许中国有一个国民党存在,不允许国民党以外的其他党存在。一个领袖,那一个领袖是他,所以这个蒋信奉的呀是一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的这种专制主义,独裁主义,所以说,所以我说蒋呢不懂得现代民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说他民主无度,我觉得是对的。
抗战胜利以后啊,不同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要成立联合政府,国民党的政府是一党专制的政府,国民党叫党治,就是以党来治国。那么共产党提出来,要成立联合政府,而民主党派,像中国民主同盟,像张兰,吕继森这些人,他们也主张要成立联合政府。
美国人马歇尔、杜鲁门这样一些美国人,他们也希望啊国民党成为联合政府,但是呢蒋介石都拒绝了,这个本来是可以呀,抗战胜利以后是提供了一条,成立联合政府,中国按照和平、民主的道路发展,可是蒋介石拒绝了,所以说他民主无度我是同意的。至于说他独裁无胆,我觉得这个有点看不起他。那么蒋介石,应该说他是独裁有胆,而他不是没胆,这个。
主持人:那一句话,您能不能给我们来客观和公正地评价一下蒋介石,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杨:哎呀,你这个一句话很难,这个我在这个美国看日记的时候,一个新华社记者访问我,说,也是像你这个要求,提出啊是这个,要是蒋介石是一个什么人物。我给他说了三句话,一句话不行,我说第一,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我想这句话保险,左派、右派没有人不会,会反对这个观点,我说第一,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第二句话,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这个,这个我想也没有人啊这个扣我的帽子,要求开除我的党籍,这个不会,但是不瞒诸位说啊,我讲了这两句话之后啊,我自己也觉得等于没说,所以我就补充了第三句,是一个既有大功又有大过的历史人物。
主持人:非常感谢杨天时先生今天呢给我们带来的演讲。我想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其实他首先都是人,他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神,也不可能是头上长着角的妖魔,蒋介石应该也不例外。正像杨先生在我们节目刚开始所说的那样,历史的生命就在于它的真实,我想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去研究他所带来的这种价值,也应该在于还原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好,再一次感谢杨先生的演讲,也感谢我们今天在座的北京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来源:世纪大讲堂)
延伸阅读:李敖:谈蒋介石卖国过往李敖:蒋介石的发迹史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蒋介石父子移灵的五大悬疑蒋介石晚年生活的神秘面纱